摘要:民間美術在民間藝術中占據著一定的位置,人民群眾正是民間美術的創造者,同時也是使用者和傳承者。蘭西剪紙掛錢藝術正是民間藝術中的一種,它深深地植根于廣大人民群眾之中,也是當地有著悠久歷史的民俗文化。蘭西剪紙掛錢藝術于2007年第一批被列為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文主要基于藝術人類學角度來研究蘭西剪紙掛錢藝術。
關鍵詞:藝術人類學 蘭西 剪紙掛錢藝術
蘭西剪紙掛錢藝術是具有我國傳統特色的民間藝術,蘊含了豐富的民間文化,自明清形成之后,一直被廣泛地傳承。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變化,蘭西剪紙掛錢藝術已經具備了比較豐富的造型,將寫實和寫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將年文化、祭祀文化和黑土文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一、蘭西剪紙掛錢藝術源起和發展
掛錢又被稱為過門錢,它是一種特殊的民間剪紙藝術。在古時候,掛錢的圖案大多數是古錢狀,由此得名。蘭西掛錢整體呈現的是矩形,底邊伴有穗狀。一套掛錢通常有三張到五張左右,顏色為單獨的紅色或者彩色組合。主要是在春節期間貼在窗欞和門楣上,和春聯相互對應。蘭西剪紙掛錢最早發源于中原地區,而蘭西縣則是位于黑龍江省的西南部。[1]相關資料顯示,剪紙掛錢最早在河北、山東等地產生。清朝末年,中原地區的民間藝人流落到蘭西,這種剪紙掛錢藝術在此地逐漸地生根,進而得到了快速地發展。20世紀80年代,蘭西剪紙掛錢生產方式逐漸由個人發展成為群體,而且也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蘭西剪紙掛錢在發展的過程中,不但保留了傳統的藝術品質,而且在創作的理念上進行了創新,積極地融入了當地的民俗文化,更加重視傳遞意境和形式美,使剪紙掛錢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其藝術價值也得到了提高,已經不再局限于對年文化的表達。經過多年的發展,蘭西剪紙掛錢已經在多個城市舉辦了大型展覽,比如北京、天津、西安和哈爾濱等地,而且還多次到國外參展以及銷售。
二、蘭西剪紙掛錢的主要分類
蘭西剪紙掛錢作品按照不同的劃分條件可以分成不同的種類,通過合理科學的分類可以讓人們更加清晰地了解它,這樣才能對其進行更好的傳承。
(一)以時間為條件分類
以時間為條件,可以將蘭西剪紙掛錢分成現代掛錢和傳統掛錢。正如我們所學過的哲學中提到的,任何事物都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而且發展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蘭西剪紙掛錢的發展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用途,繼而具有不同的特點。傳統的掛錢一般形式比較單一,而現代掛錢的主題和形式都變得更加多樣化。
(二)以技法為條件分類
按照剪紙掛錢的技術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剪刻相結合、刻制和剪制等,另外隨著新技術的融入,還產生了拼接、熏燙等創新方法。剪制掛錢藝術家自身的學習習慣和行為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他們在具體制作剪紙掛錢的過程中,也會有屬于自己獨有的技術和方法,這樣所呈現出的掛錢作品形式就更加多樣了。
(三)以題材為條件分類
剪紙掛錢是人們情感表達的載體,所以為了表達不同的情感,其主題也是不同的,比如常見的掛錢題材有現實生活類、宗教祭祀類以及神話傳說等。欣賞者在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時候,最為直接的感受就是其反映的題材和內容。蘭西剪紙掛錢具有豐富的題材內容,這些內容也都是來源于創作者自身對生活的感悟,最主要的是體現了勞動者的真情和美意。
(四)以用途為條件分類
實用性就是掛錢的用途,民間剪紙藝術都會依附于當地比較特殊的文化和生活背景,不同的用途也會表現出不同的藝術形態。就蘭西剪紙掛錢來說,它可以用于祭祀、節日粘貼、家居裝飾,還可以作為禮品送給親友。
三、蘭西剪紙掛錢藝術的傳承
隨著蘭西剪紙掛錢被列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蘭西縣對其發展做了保護措施和計劃。比如成立專門的蘭西剪紙掛錢博物館和產業公司等,而且還在哈爾濱師范大學成立專門的實習實踐基地。[2]
蘭西剪紙掛錢藝術的發展和傳承可以將其產業化,充分利用當地的傳統文化資源以及地域優勢,讓傳統的民間手工藝術不僅是謀生手段,更是致富的途徑。當前隨著蘭西剪紙掛錢產業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蘭西掛錢。當地政府更是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很大的支持,不但使這種傳統的民間文化藝術得以保存,而且也為剪紙掛錢藝術家和當地政府帶來更多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結語
在剪紙藝術中,掛錢有著十分獨特的地位,而且在我國的民俗活動中也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黑龍江蘭西剪紙掛錢藝術經過了長時間的發展,其形式和內容都得到了極大地豐富,是我國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為了使其得到更好地傳承,當地政府不但在政策上提供優惠,而且也使其朝著產業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楊凱.藝術人類學視角下的黑龍江蘭西掛錢研究[D].大連:大連大學,2015.
[2]許華.蘭西掛錢藝術的傳承與發展[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與發展初探[C].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宋成玲,女,本科,黑龍江省蘭西縣文化館,中級職稱,研究方向: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