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野香優2號是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育成的感溫秈型三系雜交稻組合,2013年通過廣西品種審定(桂審稻2013010)。近年在荔浦縣試驗示范種植表現熟期適中、生長整齊、易種、豐產穩產、米質較優等特點。本文介紹該組合種植表現和栽培管理技術,為充分發揮其高產潛力提供參考。
關鍵詞:野香優2號;種植表現;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40
野香優2號是廣西綠海種業有限公司用野香A×R002(R002是用9311×桂99的F1代與明恢63復交系選育成)配組育成的感溫秈型三系雜交稻組合,2013年通過廣西品種審定(桂審稻2013010)。在荔浦縣種植早稻全生育期124d左右,熟期適中,田間表現分蘗力較強、生長整齊、抗逆性強、豐產穩產、米質較優等特點。該縣于2015年引進試種,2015—2016年列于全縣主導品種,2016年列于該縣水稻高產創建示范片統一推廣品種,2a全縣推廣種植面積650 hm?。
1 種植情況
1.1 產量表現
荔浦縣于2015年引進參加新組合對比試驗,產量8625kg/hm?,比對照五優308增產1.8%;2016年作為水稻高產創建統一采購供應品種,在荔城鎮、馬嶺鎮示范100hm? ,經縣組織專家組測產驗收平均產量8115kg/hm?,比目標產量增產20.2%;經2a試驗、示范推廣表現豐產性好。
1.2 生育期適中
2015年早稻試驗,3月22日播種,7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125d;2016年早稻示范3月25日播種,7月27日成熟,全生育期124d;與超級稻品種五豐優T025生育期相仿,熟期適中,晚稻7月10日左右播種,10月26日成熟,全生育期108d適宜在荔浦縣早、晚稻推廣種植。
1.3 主要農藝性狀
株葉型集散適中,分蘗力較強,劍葉直立,通風透光性好,后期轉色好,葉鞘、葉片綠色,谷粒、稃尖黃色。有效穗259.5萬/hm?,株高119cm,穗長25.3cm,每穗總粒數145.9粒,結實率83.1%,千粒重26.1g。
1.4 抗性表現
據審定公告,稻瘟病綜合指數7.4級,穗瘟損失率最高級9級,白葉枯病7~9級;感稻瘟病,感-高感白葉枯病。經2年種植,在不同土質的肥田、瘦田均可種植,抗逆性強,較耐肥抗倒,紋枯病、稻瘟病輕度發生,未發現白葉枯病。
1.5 米質優
據審定公告,野香優2號米質檢測指標:糙米率80.7%,整精米率57.8%,長寬比3.1,堊白米率10%,堊白度1.6%,膠稠度73mm,直鏈淀粉含量16.8%,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2級,種植示范的農戶普遍反映米飯香軟,口感好。
2 栽培技術要點
野香優2號屬多穗型優質雜交稻,對水肥要求較特殊,高產栽培應選耕層深厚、肥力中上、排灌方便的傳統高產田種植。
2.1 適時播種
早稻播種期氣溫變化大,要把握好播種時機,采用“冷頭浸種,冷中催芽,冷尾回曖播種”的方法適時早播,爭搶季節,播種期3月20日左右為宜。晚稻宜在7月10日前播種結束為宜,為避過寒露風,安全抽穗揚花。
2.2 均勻播種,培育多蘗壯秧
2.2.1 秧田準備
旱育秧選用肥力中上、疏松、有機質含量高、無菌偏酸性的菜園土或優質稻田,先將泥土整碎,去除雜質,淋施稀糞水15000kg/hm?漚地,播前按大田用7500g/hm?水稻壯秧營養劑撒于秧廂面與土拌勻,淋足水可播種。采用塑盤秧和機插秧的一般用塘泥、河溝泥進行過濾去除雜質處理,用7500g/hm?水稻壯秧營養劑配細沙撒于塑盤底,再將泥漿放入軟盤中,待泥漿沉實即可播種。
2.2.2 均勻播種
秧田播種量關系到秧苗個體空間和秧田分蘗多少,是影響能否培育壯秧的關鍵,一般大田用種量22.5kg/hm?,半水秧田播種量225~300kg/hm?;塑盤育秧采用434孔塑盤育秧,播975塊/hm?塑盤,每孔2粒種子;機插秧大田播375塊/hm?塑盤,做到稀播勻播。
2.2.3 施肥
早稻播后宜采用拱架塑料薄膜覆蓋保溫,防止爛種爛秧。同時根據秧苗生長需要施好3肥:施腐熟農家肥15000 kg/hm? ,45%三元復合肥375 kg/hm? 作底肥;三葉一心期施尿素60 kg/hm? 作斷奶肥、噴施濃度為300mg/hm?的多效唑控苗;移栽前5d施尿素、氯化鉀各75kg/hm? 作送嫁肥。旱秧和塑盤秧施肥以水肥為主,一般三葉一心和移栽前5d分別施稀糞水或2%尿素液。
2.2.4 防爛秧防病蟲
秧田前期低溫陰雨天多易誘發腐生性病菌侵害出現爛秧死苗,一葉一心期用50%立枯凈1.5g/m2噴撒或用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敵克松等殺菌劑進行防治;移栽前4~5d用30%愛苗乳油225mL/hm?+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50g/hm?兌水噴秧作送嫁藥,防病蟲帶下大田。
2.2.5 秧苗管水
半水育秧掌握出苗前秧畦無水促扎根,增強土壤通氣性;一至二葉濕潤薄水養秧,三葉后以后保持秧畦上有淺水,若遇寒潮灌深水護苗。塑盤秧或旱育秧播后淋透水,一至二葉可不淋水,保持秧床濕潤,三葉左右,保濕促蘗,以干促根,煉苗控長,三葉后由秧苗吸收營養生長,耐旱力弱,表土干白時要及時淋水,天旱干燥葉片無水珠需淋水補充。
2.3 適齡移栽,合理密植
早稻秧齡掌握在旱地秧、塑盤秧3.5至4.5葉左右;半水育秧20~23d左右移栽大田。晚稻秧齡掌握在旱地秧、塑盤秧12~15d(3.5至4葉)左右;半水育秧15~20d左右移栽大田。為達苗足穗多,可適當增加種植密度,中上等肥力田塊種植30萬穴/hm? ,株行距13.3cm×23.3 cm,一般田塊種植37.5萬穴/hm? ,株行距13.3cm×20 cm,每穴插2粒谷苗,基本苗為150~200萬/hm? ,爭取有效穗數270~300萬/hm?[1] 。
2.4 平衡施肥
施肥的原則是施足基肥,早施分蘗肥,后期酌施穗肥,控氮增施磷鉀肥[1]。基肥施農家肥15000 kg/hm?、測土配方肥450kg/hm?;促蘗肥于移栽后第5~7天左右苗根扎穩,葉片舒展返青時,結合化學除草施尿素187.5kg/hm? 、氯化鉀150 kg/hm? ;在幼穗分化始期至5期看禾苗長勢適量補施促花肥,促大穗形成,一般施尿素60 kg/hm? 、氯化鉀75kg/hm?;巧施壯尾肥,齊穗后用磷酸二氫鉀3 kg/hm? 、尿素7.5 kg/hm? 兌水750 kg噴施葉面肥,防早衰,增粒重。
2.5 科學管水,強根促蘗
在水分管理上采用增氣養根保活力的好氣灌溉方法,一般前期薄水拋栽,濕潤立苗,除水分敏感期(分蘗期、孕穗期)和用藥施肥時采用間歇淺水灌溉外, 平常保持田間濕潤,增強根系活力。在莖蘗數達預期有效穗70%~80%時開始露田,邊露邊封行,達到有效分蘗臨界期時曬田,葉色濃綠、長勢過旺的田塊適當重曬田,控制無效分蘗,孕穗期至抽穗揚花保淺水,后期干干濕濕到成熟 。
2.6 綜合防治病蟲害
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根據植保部門的病蟲情報和田間觀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口農藥及時用藥防治[1]。一般在移栽后分蘗期間要注意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紋枯病的防治,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50g/hm?+30%愛苗乳油225mL/hm?兌水750kg噴霧。孕穗破口期用18%阿維菌素1500mL/hm?+30%愛苗乳油225mL/hm?+75%的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00g/hm?兌水750㎏噴霧防治稻飛虱、三化螟、稻曲病、稻瘟病,后期注意稻飛虱、紋枯病的防治,確保增產豐收。
參考文獻
[1] 何少梅.水稻新組合H兩優991在柳江縣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科學種養,2014(3).
作者簡介:陳桂忠(1960-),農藝師,主要從事農作物新品種試驗示范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