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士洪
摘 要:獨特的自然氣候環境造就了華寧柑桔豐產、優質和成熟早等優勢,柑桔已成為當地果農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提高“華寧柑桔”品牌知名度,推進標準化生產,加大無病毒苗木繁育體系建設,推進老果園更新改造等,是推動華寧柑桔持續健康發展的現實選擇。
關鍵詞:柑桔;發展的障礙;措施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44
1 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1 品牌意識不強
華寧柑桔雖然先后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登記及綠色食品認證,并先后注冊過,“秋波兮”、“華寧柑桔”等商標,品牌意識不強。
1.2 種植標準化程度低、龍頭企業少
2006年實施第五批國家標準化示范區建設計劃,全縣共建立3個標準化示范基地(企業)和18個標準化生產基地,2個標準化示范村。這批基地的建設為推進華寧柑桔產業標準化發展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因面積小,作用發揮不明顯。標準化栽培措施不能全面落實到位,果品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1.3 栽培技術模式結構不合理
華寧縣柑桔種植技術沿用20世紀80年代的種植模式(高密度種植),經過多年的生長,果園封行、相互遮光、病蟲害滋生,勞動力投入加大,生產成本增加等不利柑桔生產發展的現象出現。
1.4 苗木質量、數量難于保障生產的發展
全縣有牛山柑桔實驗場、新村柑桔有限責任公司2個有育苗資質的單位為華寧縣提供苗木,由于苗木供應不足,部分農戶私下育苗,苗木質量難于保障。
1.5 柑桔病蟲害控制難度較大
華寧柑桔種植區得天獨厚的“溫室”氣候成就了柑桔早熟、優質、豐產3大特點,市場競爭優勢非常明顯,但由于冬季氣候溫暖,無凍害,病蟲害很容易越冬,病蟲害生存、繁殖的生物鏈連年循環不斷,造成病蟲害控制難度加大,這是華寧柑桔生產環節中致命的問題。
2 保障措施
依照華寧柑桔發展2013—2017年規劃:
2.1 健全完善柑桔產業服務體系
柑桔產業服務內容主要有4個方面:柑桔無病毒苗木的供應;柑桔栽培技術的試驗示范與培訓推廣,包括重點病蟲害的有效控制市場營銷平臺與信息網絡建設;項目資金支持。要將以上4項內容服務到位,鄉(鎮)、村(柑桔專業村)2級要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和配備較扎實的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特別是柑桔大鎮、柑桔專業村,每個鎮需配置6~10名專業技術與管理人員服務于柑桔產業,每個柑桔專業村有3~5名農民技術員指導農民搞好柑桔栽培管理。玉溪市柑桔科學研究所、新村柑桔有限責任公司、農業局亞熱帶水果示范園在科技試驗示范,無病毒苗木繁育、技術推廣等方面,要發揮主導作用。
2.2 加快柑桔產業經營組織建設,提升產業化經營水平
2.2.1 發展壯大柑桔龍頭企業
柑桔經營企業要做大做強,靠企業自身努力,也需要政府的扶持。因此,縣級要制定支持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機制,把做得好、有發展前景的柑桔企業,認定為縣級龍頭企業,并加以不斷扶持培植壯大,使之成為市級、省級龍頭企業。通過培植出一批具有較強實力的龍頭企業,搞活產品市場流通,帶動桔農發展 ,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2.2.2 大力培植柑桔專業合作社
柑桔專業合作社是桔農聯系公司,聯系市場的橋梁,通過合作社將松散型的桔農組織起來,實現技術標準,生產資料供應,產品營銷“三統一”,并與經營企業對接,形成“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產銷一體化模式。通過本合作社的成功運作,帶動鄉(鎮)村柑桔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將千家萬戶桔農組織起來,逐步實現柑桔產業的“六個”統一。
2.3 加強科技試驗與研究,促進技術不斷創新
華寧縣在近三十年的柑桔產業發展中,取得了53項柑桔科技成果,這些科技成果在柑桔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市場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柑桔產區科技的不斷進步,這些科技成果還不足以滿足發展柑桔的技術需求。還需要按照安全、優質、高產、高效的要求,重點在新品種、無害化栽培技術、控制重點病蟲害、提早成熟等領域下功夫,進一步開展試驗與研究,為大規模柑桔產業發展提供先進的、可靠的技術支撐。
2.4 長期抓好科技入戶推廣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桔農生產技術水平
鞏固和保持華寧縣柑桔產業健康持續發展,首要問題是將柑桔栽培技術成果傳播到每家每戶。要挖掘全縣柑桔技術力量,組織做好對桔農的技術指導和培訓工作。重點加強柑桔技術薄弱的鄉(鎮)、村、組和新開發區到園到戶的指導。要通過柑桔專業合作社這個平臺,培養一批農民技術員,在栽培技術生產過程中逐步實現農民指導農民再通過5a的時間,扎扎實實地搞好柑桔技術培訓,促進柑桔產業整體生產技術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2.5 抓好柑桔無病毒苗木繁育與推廣,確保供應
華寧縣牛山柑桔實驗場、新村柑桔有限責任公司2個有育苗資質的單位,要充分發揮無病毒苗木繁育基地的有利條件和縣政府指定供苗單位的優勢,嚴格按照無病毒優質苗木繁育規程搞好柑桔苗木繁育,為全縣柑桔種植提供無病毒品種純正的優質壯苗。各鄉(鎮)要大力宣傳推廣應用柑桔無病毒苗木,同時,依法控制縣外無證苗木流入本縣。
2.6 搞好新區開發、穩步擴大種植規模
新區開發重點在南盤江西岸的盤溪、通紅甸、青龍3個鄉(鎮)的山坡地。發展新區關鍵是做好果園規劃設計,爭取項目解決新區水利條件差、道路交通不便、電不通等重大問題。新區桔園建設從規劃設計、品種選擇、開挖定植到栽培管理要有專業技術人員跟蹤指導,做到新栽一片,成功一片。
參考文獻
[1]楊文.寧夏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
[2]常山.可持續運輸發展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