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鵬
摘要:結合宣州區氣候特點,選擇日本松島交配中型茄進行種植。該文從品種特性、栽培條件、播種育苗、苗期管理、整地施肥、定植和田間管理、采收及病蟲害防治8個方面具體介紹了該品種的栽培技術。
關鍵詞:茄子;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2013-2016年,宣州區寒亭鎮引進推廣日本松島交配中型茄,通過試驗示范目前種植面積達20hm2,1hm2產量約10.5萬kg。種植的茄子通過外貿加工企業按訂單合同收購價1.6元,kg收購,收購后加工出口到日本市場。每1hm2產值16.8萬元,去除成本,每lhmz利潤達10.5萬元。經過近3a種植,種植面積有擴大趨勢,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良好。現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品種特性
松島交配中型茄中熟,根系發達,株高110cm、株冠80cm左右,莖葉較大,生長旺盛,耐肥水,抗倒伏,耐熱性、耐寒性均較好,茄子長約18cm,粗5-7cm,單果重200-250g,果形直長,果皮紫黑色,光澤度好,肉質白色、疏松少籽,商品性好,采收期長。
2.栽培條件
該品種低于20%植株生長緩慢,10℃以下停止生長,0℃植株受凍害;對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要求較高,需較長的光照時間和較強的光照,若光照條件好則光合作用旺盛,植株生長健壯,花芽分化快,果實生長快,著色好;比較耐微堿性土壤,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持水良好,土質疏松為宜。
3.播種育苗
于3月中旬播種育苗。用30℃清水浸泡種子20-24h,浸種水量一般為種子量的5-6倍,浸種過程中要保持器皿和水質清潔,如有污染物污染則會造成種子氣孔堵塞,影響吸水,容易引起爛種。一般每12h換1次水,種子吸足水分加快出芽速度。把用水充分浸泡的種子用濕紗布包好,放人恒溫箱內催芽,溫度控制在28-30℃。催芽期間要保持種皮濕潤、透氣性良好。為避免種子帶水過多或附著的粘性物質過多,每隔10-12h用新鮮的溫水淘洗種子一遍,洗去種子表面上的粘液,然后晾去種皮上多余的水分或用干布擦干種皮上的水珠,包起種子繼續催芽。催芽需要6-7d。
采用50孔的穴盤育苗。基質為泥炭土(2份)和珍珠巖(1份)的混合基質。每m3基質中加入50%多菌靈150-200g進行消毒,同時加入復合肥2-3kg。將配好的基質放到穴盤里。中午前后將催好芽的種子播種在穴盤內,播種深度為1cm左右。
4.苗床管理
4.1控制溫度 苗期溫度管理的重點是掌握好“三高三低”,即“白天高,夜間低;晴天高,陰天低;出苗前高,出苗后和定植前低”。出苗前溫度要高,適宜溫度應保持28-30℃,不足時應采取多層覆蓋、人工加溫等措施提高溫度。當70%以上幼苗出土后,適當降溫,把白天和夜間的溫度降低3-5℃,防止幼苗的下胚軸生長過旺,形成高腳苗。第一片真葉展開后,白天溫度保持在25℃左右,夜間溫度15℃左右,使晝夜溫差達到10℃,促使幼苗健壯,提高花芽分化質量。定植前7-10d,逐漸降低溫度,進行煉苗,白天溫度下降到15-20℃,夜間溫度5-10%。
4.2追肥 育苗后期要定期補充肥料。采取淋施法,即先把適量的速效化肥溶入水中,配制成0.5%濃度的肥液,或者用預先漚制的有機肥液加水稀釋至色淺味淡狀,淋人穴盤內。每10d追肥一次。
4.3澆水 穴盤育苗容易發生干旱,需要經常澆水。保持水分供應,通常采取小水勤澆法。不可一次澆水過多,以盤底有小水流出為宜,澆水過多容易流失營養,積水也容易傷根。
4.4光照 苗期光照不足不利于培育壯苗,容易形成下胚軸細長的“高腳苗”以及夜色偏黃的“黃化苗”等,如若光照不足要及時采取人工補光,增加光照強度、延長光照時間。
5.整地施肥
該品種茄子根系發達,栽培期較長,要求多施人底肥。基肥要以優質有機肥為主,以保證足夠的供肥時間。有機肥應選用充分腐熟、肥效高的菌肥、雞糞等,化肥要以復合肥和磷鉀肥為主。在4月上旬結合整地施肥,每1hm2施入有機肥22.5t、高鉀復合肥1 350kg、硼砂7.5kg。施肥后深翻,將肥混入30cm深的土層內,與土混勻,防止發生“肥害”。1hm2撒施3%辛硫磷30-45kg防治地下害蟲。
6.定植和田間管理
6.1定植、澆水 于4月底至5月初定植大田。大田定植行距1m、株距0.8m,單株定植。選擇晴朗無風的天氣定植。定植前苗床澆1次透水,以便于起苗。定植水澆足,緩苗后開花前不干旱不宜澆水,開花前可適當干旱,有利于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水分多容易徒長,延遲坐果。門茄坐穩后,果實膨大期需水量大,要保證充足的水分供應。
6.2合理追肥 該品種茄子生長期長,結果多,產量高,采收嫩果,需肥較多。生長期以氮肥為主,門茄坐果前,水肥管理以植株生長良好不徒長為原則;坐果后是需肥高峰期,對氮、鉀需求量大;盛果期根據結果和植株缺肥的表現程度結合中耕培土,多次追肥。門茄瞪眼時是追肥的臨界期,結合澆水施尿素10kg,以后每隔15d左右追肥一次,每次追尿素或磷酸二銨10-15kg。結合施肥可噴施蕓苔素內酯,以提高果實品質,延長采收期,提高產量。
6.3及時接枝、摘花 門茄坐果后及時摘除門茄以下側枝,上部各分枝每一花穗下只留一個側枝。栽培過密或生長茂盛的植株,應摘除部分葉片。松島交配中型茄每個花穗連續開花3-5朵,只有1朵花能長成茄子,要及時摘除后開的雌花,集中養分供應坐果茄,增加單果質量,提高產量。
7.采收
該品種茄子以嫩果為食,采收晚了果肉變軟,種子發硬,風味變差;采收過早,影響產量,容易萎蔫,不耐運輸。判斷成熟度要觀察萼片與果實連接處的白色環狀條帶,條帶不明顯時是適宜采收期。宜于下午或傍晚采收,采收的方法是用刀將果實齊果柄割下,不帶果柄,以免裝運過程中相互刺傷果皮。門茄宜稍提前采收,可防止與上部果實爭奪養分,促進植株的生長和后繼果實的發育。夏季采收的茄子,因為溫度較高,呼吸作用強,蒸騰水分多,需要在裝筐后澆冷水降溫,遠距離運輸,在筐內裝冰塊,最好用聚乙烯塑料瓶裝清水凍成冰后再裝入筐中。采收期從6月底到10月中旬,每株大約可采收15個茄子。
8.病蟲害防治
松島交配中型茄常見病害有青枯病、黃萎病、褐紋病和綿疫病等。栽培上實行輪作、土壤消毒、降低濕度、合理密植、增施鉀肥,可有效控制病害的發生。青枯病用絡氨銅水劑或青枯凈水劑灌根2-3次。黃萎病用40%根腐寧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2次。褐紋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3-4次。綿疫病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3-4次。
蟲害有紅蜘蛛和蚜蟲。紅蜘蛛用73%克螨特乳油2 000倍液防治。蚜蟲用20%蚜克星乳油800倍液防治或用黃板誘蚜殺滅蚜蟲。病蟲害高峰期要密切觀察發生動態,及時用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