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霞 董俊祝 徐建廣 王德志 徐兆波

摘要:根腐病是草莓生產中的重要病害之一,嚴重影響苗木的成活率及果實產量。通過開展了不同藥劑對草莓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比較試驗,結果表明,15%嗯霉靈可溶性粉劑900g/hm2(500倍)浸根30min,成活率可達90.67%,效果較好。
關鍵詞:草莓根腐病;防治藥劑;成活率
草莓屬于薔薇科(Rosaceae)草莓屬(Fragaria)的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莓果實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素有“水果皇后”的美稱,深受人們喜愛。近年來,我國草莓種植業迅速發展,2009年全國種植面積達到9.01萬hm2,總產量達220.6萬t,居世界第一位,主要產地分布在遼寧、河北、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等地區。近年來,由于農戶普遍缺乏輪作、間作的積極性,導致病蟲害發生嚴重,因此,盡快摸清草莓病害發生現狀,為科學防控提供依據,已成為當前草莓種植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草莓的無公害管理,應做到以控制溫濕度、物理及生態管理手段為主,化學防治為輔。根腐病主要危害草莓根部,該病害的病原菌只侵染草莓。該病菌屬低溫性疫霉菌,鞭毛菌亞門真菌,當地溫10℃左右、土壤水分多時,發病一般較嚴重,當地溫在25℃左右,即使水分多,發病也輕,因此,在氣候冷涼和潮濕的土壤環境,此病成為草莓生產的毀滅性病害。目前,根腐病等土傳病害常用石灰氮、棉隆、威百畝、溴甲烷、氯化苦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對土傳病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成本較高、毒性大、污染環境。為此,筆者用60%多菌靈·福美雙、15%嗯霉靈可溶性粉劑、60%多菌靈·福美雙+15%嗯霉靈可溶性粉劑不同藥劑組合進行防效比較試驗,旨在篩選出最佳防控根腐病的藥劑組合,為科學防治根腐病提供參考。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青島市萊西市夏格莊鎮五四農場草莓生產日光溫室。土壤為格陸谷進口椰糠基質塊,pH為5.8,電導率為0.8ms/cm,無任何土壤肥力。試驗地內草莓為全日照日光溫室栽培,試驗前10d和整個試驗期間未施用過其他藥劑,栽培條件、田間管理水平均一致,草莓長勢均衡。
1.2試驗設計 基質消毒試驗(覆膜與未覆膜)設置2個處理,每個處理50株草莓苗,各3次重復;將重茬基質采用甲霜·嗯霉靈15kg/hm2+高氯毒死蜱15kg/hm2+阿維丁硫15kg/hm3兌水3 750g/hm2處理后覆膜21d后進行試驗。泡根試驗+清水對照(CK)共設計10個處理,選取感病草莓苗與未感病健壯草莓苗(CK)剪除毛細根,留主根,在用上述覆膜消毒后的基質上進行以下試驗。將感病草莓苗根系分別在以下不同組合濃度下浸泡30min,輕微晾干后定植。不同組合處理如下:60%多菌靈·福美雙(北京諾達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0倍、500倍、1 000倍液;15%嗯霉靈可溶性粉劑(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250倍、500倍、1 000倍液;60%多菌靈·福美雙(北京諾達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5%嗯霉靈可溶性粉劑(陜西標正作物科學有限公司)250倍、500倍、1 000倍液;清水(CK)。每個處理用草莓苗50株,各3次重復,共計30個小區。每個小區面積20m2,處理區組間設立間隔行。
1.3試驗期間天氣情況 試驗觀察期共30d(2015年10月16日至2015年11月16日),試驗期間日最高溫度30℃,最低溫度6℃,平均氣溫18℃。
1.4調查與計算方法 0級,無病斑:1級,0<病斑面積占總面積(x)≤5%;3級,5%
2.結果與分析
從表1可以看出,未經藥劑處理的對照株發病率達46.5%,病情指數最高達25.83;其次是經藥劑處理后未經覆膜的發病率達33%,病情指數最高達18.33;覆膜后的基質草莓苗病情指數最低,發病率達20.5%,病情指數最高達11.39。由此可見,藥劑防治后覆膜處理后使用可有效降低根腐病發病率。從表2可以看出:供試藥劑對草莓根腐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900g/hm2嗯霉靈防治效果最佳,株發病率為9.33%,病情指數為4.07,病株防效達90.43%,病指防效達90.43%,病株防效與病指防效顯著高于其他組合藥劑處理。由此可見,900g/hm2嗯霉靈浸根30min防治根腐病效果最好。
3.討論與結論
2015年10-11月青島地區降雨次數較多,氣候濕潤,加上部分農戶種植密度過高、連年重茬,導致田間菌源量較高,草莓根腐病呈大發生態勢。本次試驗藥劑處理時間正值根腐病發病上升期間,見效比較明顯,試驗結果準確性較高。選擇的2種藥劑主要囊括了廣譜性殺菌劑和常用土壤消毒劑嗯霉靈,進行不同濃度設置以及復配使用,篩選出了最佳防治濃度配比:15%嗯霉靈可溶性粉劑500倍浸根30min,成活率可達90.67%。
通過以上試驗及管理經驗總結,出現根腐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1)品種單一,山東地區以章姬為主,種植面積占90%以上。(2)種植模式及管理不規范,多數農戶采用日光溫室促成栽培,溫、濕度較難掌控,通風透氣性差導致病原菌滋生。(3)連續輪作,導致重茬。重茬是引起根腐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應合理間作,選擇抗病品種進行輪作。(4)選取無病菌種苗,避免因原產地感染而導致地區交叉感染。(5)采用高畦栽培,可有效降低濕度。(6)覆蓋地膜,避免大水漫灌:覆膜提高地溫,地溫10℃左右,土壤水分多時,發病較重;避免大水漫灌,采取滴灌模式。(7)減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鉀肥,提高根系硅元素含量,增強根系抗病性。可以有效減少發病。(8)及時清理老葉、病葉,拔出病株,降低病原基數。
綜上所述,重茬地繁殖草莓苗木,采用甲霜·嗯霉靈15kg/hm2+高氯毒死蜱15kg/hm2+阿維丁硫15kg/hm2兌水3 750g/hm2處理后覆膜21d后,在定植時采用15%嗯霉靈可溶性粉劑900g/hm2浸根30min,可有效防治根腐病發生,與其他消毒方法相比成本較低,安全性好,可作為育苗基地土壤消毒處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