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厚雄++++++王德志



[摘要] 目的 探討2012~2015年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方法 利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統,采用描述流行病學方法對2012~2015年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監測資料和病原學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采用實時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檢測EV71病毒、柯薩奇病毒A16、其他腸道病毒。結果 2012~2015年,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發病數呈減少態勢,重癥病例數和死亡數在2013年顯著減少,重癥率、死亡率、重癥病死率呈波動趨勢。重癥患者實驗室診斷病例構成比高于普通患者(P<0.05)。死亡患者實驗室診斷病例構成比高于普通患者和重癥患者(P<0.05)。重癥患者與死亡患者的EV71病毒構成比高于柯薩奇病毒A16、其他腸道病毒(P<0.05)。農村患者發病數較多,且重癥率、病死率、重癥病死率高于城市(P<0.05)。結論 2012~2015年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發病人數有減少趨勢,重癥發生率和死亡率雖然有波動但呈低水平狀態。
[關鍵詞]手足口??;EV71病毒;柯薩奇病毒;流行病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R51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03(c)-01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Ningde area, Fujian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5.Methods The information system of China CDC was applied.The epidemiological data were us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monitoring data and pathogenicity result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Ningde area,Fujian province from 2012 to 2015.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as used to test EV71 virus,coxsackievirus A16,and other enteroviruses.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Ningde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was analyzed.From 2012 to 2015, the number of incidence was in a reducing trend.The number of severe cases and the number of death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2013.Severe disease rates, mortality rate,and mortality rate of severe diseases were fluctuating.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composition ratio of severe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patient (P<0.05).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composition ratio of deceased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patients and severe patients (P<0.05).The composition ratio of EV71 virus in severe patients and deceased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xsackievirus A16 and other enteroviruses (P<0.05).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rural area was higher,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severe diseases, mortality rate and mortality of severe diseases were higher in rural areas than in urban areas (P<0.05).Conclusion The number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Ningde area of Fujian province is in a decreasing trend from 2012 to 2015, and incidence rate of severe diseases and mortality rate, although fluctuating, still remain in a low level.
[Key words]Hand-foot-mouth disease;EV71 virus;Coxsackievirus A16;Epidemiological methods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病,常見病毒類型為EV71病毒和柯薩奇病毒[1-3]。多發于5歲以下兒童,尤其是3歲以下兒童,風險度更高。如不能給予患兒及時有效的對癥治療和處理,有可能進展為無菌性腦膜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心肌炎等病癥,嚴重時可危及患兒生命,影響其預后[4-6]。了解該地區手足口病狀況,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此次研究對2012~2015年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流行狀況進行統計學分析,以期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學依據,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寧德市2012年1月~2015年12月所有手足口哨點醫院(可以代表福建寧德地區)送檢的手足口病臨床診斷病例的送檢資料及實驗室檢查結果。
1.2手足口診斷標準
參考《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版)》[7]和《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8]。
1.3實驗室檢測方法
檢測標本來自2012-2015年寧德市各哨點醫院采集送檢的手足口病臨床病例的咽拭子;試劑采用上海之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腸道病毒通用型核酸測定試劑盒(熒光PCR法)》、《腸道病毒71型(EV71)核酸測定試劑盒(熒光PCR法)》、《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核酸測定試劑盒(熒光PCR法)》。儀器為ABI7500系列實時熒光定量PCR儀。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用SPSS 19.0軟件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2012~2015年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發病情況
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發病情況分析,發病數呈減少態勢,重癥病例數和死亡數在2013年顯著減少,重癥率、死亡率、重癥病死率呈波動趨勢(表1)。
2.2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的實驗檢測結果分析
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的實驗檢測結果分析,重癥患者實驗室診斷病例構成比高于普通患者(P<0.05)。死亡患者實驗室診斷病例構成比高于普通患者和重癥患者(P<0.05)。重癥患者與死亡患者的EV71病毒構成比高于柯薩奇病毒A16、其他腸道病毒(P<0.05)(表2)。
2.3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的城鄉分布情況
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的城鄉分布情況分析,農村患者發病數較多,且重癥率、病死率、重癥病死率高于城市(P<0.05)(表3)。
3討論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特別3歲以下的幼兒容易得這種病。全年均有發病,以夏秋季節多發,9月是高峰期。臨床表現中,首先為中等熱度發熱(體溫在39℃以下),隨后表現為咽痛,并發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偶有患者存在神經系統癥狀,亦可伴有無菌性腦膜炎和皮膚繼發感染。
近年來,隨著診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及大眾對于手足口疾病的全面認知不斷深入和重視度不斷提高,手足口病的感染風險降低,但仍處于高位水平,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監測[9-11]。手足口病的發病水平在各個地區有明顯差異。研究結果顯示,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發病情況分析,從2012到2015年,發病數呈減少態勢,重癥病例數和死亡數在2013年顯著減少,重癥率、死亡率、重癥病死率呈波動趨勢,說明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控制狀況得到了逐步完善,能將疾病的蔓延有效控制。重癥與死亡患者的實驗室診斷病例構成比較高,說明該檢測方式是準確的,可用于手足口病的臨床診斷。
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的實驗檢測結果分析,重癥患者實驗室診斷病例構成比高于普通患者(P<0.05)。死亡患者實驗室診斷病例構成比高于普通患者和重癥患者(P<0.05)。重癥患者與死亡患者的EV71病毒構成比高于柯薩奇病毒、其他腸道病毒(P<0.05),說明手足口病的發生與EV71病毒密切相關[12-13]。病毒從咽部或腸道侵入,在局部黏膜或淋巴組織中繁殖,并由局部排出,此時可引起局部癥狀。繼而病毒又侵入局部淋巴結,并由此進入血液循環導致第一次病毒血癥。病毒經血循環侵入網狀內皮組織、深層淋巴結、肝、脾、骨髓等處大量繁殖并由此進入血液循環,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癥。病毒可隨血流進入全身各器官,如中樞神經系統、皮膚黏膜、心臟等處,進一步繁殖并引起病變。易感者感染EV71后,出現血管變態反應和組織炎癥病變。當病毒累及中樞神經系統時,組織炎癥較神經毒性作用更加強烈,中樞神經系統小血管內皮最易受到損害。細胞融合、血管炎性變、血栓形成可導致缺血和梗死。在脊髓索、腦干、間腦、大腦和小腦的局部組織中,除嗜神經性作用外,還存在廣泛的血管周圍和實質細胞炎癥。
柯薩奇病毒也是一種腸道病毒,可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體的病毒,感染后人會出現發熱、打噴嚏、咳嗽等感冒癥狀。妊娠期感染可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質炎性病變,并致胎兒宮內感染和致畸,危險度很高[14-15]。柯薩奇病毒可以引起腦膜炎和輕度麻痹、胸膜痛、肋間痛、Herpangina、呼吸性疾病、結膜炎以及手足口綜合征。手足口病患者中許多與柯薩奇A組病毒16感染有關,是手足口病暴發傳染的重要病因。其他柯薩奇組病毒如CoxA4、CoxA5、CoxA9和CoxA10及CoxB5也可以引起手足口病。本研究顯示,柯薩奇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的重要病原體之一。
福建寧德地區手足口病的城鄉分布情況分析,農村患者發病數較多,且重癥率、病死率、重癥病死率高于城市,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手足口病的流行存在城鄉差異。原因是農村衛生條件欠佳且對疾病認識不足,重視不足,使得農村手足口病爆發的風險增加,重癥病例發生的風險增高。此次研究也存在一定弊端,樣本量較少,仍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再進行研究。針對手足口病的流行情況,可制定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提高疾病的防控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國英,李潤青,張曉慧,等.腸道病毒71型和柯薩奇病毒A組致手足口病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2, 15(11):1271-1272.
[2]余雄武,馮琳,潘虹,等.實時熒光RT-PCR法檢測手足口病病原體EV71和CA16及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6,31(2):408-410.
[3]鄭書發,崔大偉,余斐,等.浙江省杭州地區手足口病病原譜分析和腸道病毒71型VP1基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1,38(2):305-308,311.
[4]宋春蘭,郭燕軍,成怡冰,等.合并神經損害的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兒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5,50(1):128-130.
[5]李建明,劉映霞,林益敏,等.258例手足口病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分析[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4,28(4):241-244.
[6]盧秀蘭,左超,仇君,等.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對重癥手足口病患兒病情及預后評估的意義[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5,30(10):750-753.
[7]衛生部.2008年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08,2(3):210-213.
[8]俞蕙.兒童手足口病重癥病例的臨床早期識別[J].中華兒科雜志,2012,50(4):284-285.
[9]嵇紅,李亮,吳斌,等.江蘇省2008至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及病原學特征分析[J].中華兒科雜志,2012,50(4):261-266.
[10]錢海坤,田祎,李錫太,等.2007-2012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研究[J].國際病毒學雜志,2013,20(1):6-10.
[11]常昭瑞,張靜,孫軍玲,等.中國2008-2009年手足口病報告病例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1, 32(7):676-680.
[12]陳清.IL-6和IL-13與EV71型腸道病毒感染手足口病患者發病的相關性[J].重慶醫學,2015,44(26):3634-3636.
[13]王忠敏,滕淑,邵啟民,等.EV71病毒載量與手足口病病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浙江臨床醫學,2014,16(11):1723-1725.
[14]游彩玲,王金華,陳秀清,等.TORCH感染與不良妊娠結局的關系[J].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2010,26(7):712-713.
[15]姜海利,王小新,路暢,等.柯薩奇病毒宮內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6,44(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