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橋+梁逸群+杜婧婧
[關鍵詞]測試體系;獨立學院;英語應用能力;創新
1 獨立學院英語教學和考核現狀
我國獨立學院一般是在申辦高校的優勢學科、特色專業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與母體高校在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方面的雷同現象十分嚴重。據統計,僅湖北省17所省屬高校舉辦的20所獨立學院中,專業與母體高校的雷同率超過96%,依附于母體產生的獨立學院在教學和考核方面依然沿用了母體學校的體系,存在重知識、輕能力,重借用、輕創新的問題,在考核方面,更是以傳統題型和一次考核為主。這些教學和考核的手段對于學生英語能力參差不齊的獨立學院學生來說,在提高英語應用能力方面的作用非常有限。
2 創新測試體系,提高英語應用能力-以鎬京學院為例
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結合獨立學院和自身實習,制定了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特色的課程體系和測試體系,主要特色如下:
2.1 建立了層次豐富的大學英語立體課程體系
為了充分實施因材施教,結合獨立學院學生的語言能力實際水平,鎬京學院建立了內容由淺入深,難度從簡到難的層次豐富的大學英語立體課程體系。大一入校,為了強調基礎能力的培養,要進行一學期的新概念二冊的學習,在掌握基礎詞匯,打好語言基本功的情況下,從大一第二學期過渡到《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1-2》和《新視野大學英語聽說教程1-2》的學習,由外研社出版的新視野系列教材,進一步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同時又培養他們較強的實際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保證了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穩步提高。從大二開始,學習內容過渡到了《新核心大學英語讀寫教程1-3冊》和《新核心大學英語聽說教程1-3冊》,語言難度進一步加大,課文內容涉獵范圍進一步擴大,充分體現了應用能力培養的需要。
2.2 傳統教學+寒暑假大學英語網絡教學和考核模式
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在秉承傳統教學理念的模式下,注重培養學生以聽說為主的輸出能力,教學模式還原英語學習本質,強調課文內容的理解和聽力能力的提高。同時,為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特別是寒暑假時間,學院在低年級階段利用寒暑假安排四六級單詞和課文內容的假期學習任務,每個寒暑假安排四周,每周有具體的教學任務,假期回校后全院要進行統一的考核,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計入學分,這些創新模式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自主性學習為主的模式,提高了學習效率。
2.3 聽寫+口語PK的創新測試體系
教學評估是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課程目標至關重要。它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大學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大學生掌握外語,獲得以外語為工具參與國際交流、獲取本專業所需要的各種信息的能力。大學期間的外語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僅憑傳統式的期末考試一項成績,只能片面地反映出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很難說明學生的實際語言應用能力。大學外語課程在遵循語言學習本質和學習規律的前提下,形成了聽寫考試+口語pk的考核模式和多模塊考核的考核形式。大學英語聽寫考試根據課程特點和課程安排,每學期分3個模塊進行。由外語教學部統一按照課文內容進行出題,教務處組織考試。每段次不合格學生進入下學期的重修。聽寫考試一改以往以填空選擇為主的客觀題型的考試為以聽寫為主的主客觀結合型考試題型,還原了英語學習本質,促進了應用能力的提高,改變了以往學生考試投機取巧的心態,從考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有效的監控,幫助教師和教學管理部門對教與學的過程及結果實施有效的監控,促使學生更加自覺、有效地開展外語學習。口語PK考試是針對大一新生第一學期的新概念學習而獨立設置的口語考核模式,在PK過程中首先根據學生在聽寫考試中的成績,不同的班級按照位次5人一組“廝殺”,每組最后1名的同學進入下一輪繼續PK,第二輪的最后1名同學下學期進行重修。通過這種方式有效地促進了學生的聽讀能力,使得學生在剛邁入大學門檻時便快速融入了大學生活,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奮發向上,努力進取的精神。大學英語口語考試采用自編教材,在大一第一學期針對新概念英語第2冊的課程特點共安排3次,由外語教學部統一安排和組織考試,外語教師充當評委老師,各輔導員輔助監考。大學英語的聽寫考試和口語PK制度,按照“用過程管理的階段能力測試替代目標管理的期末考試”,設計為“應用英語”測試體系和方法。加強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語言應用能力發展情況的檢測,建立多元化的評價體系,由于考試本身的特點,大大降低了學生為準備考試突擊備考的成分,形成了良好的學習風氣。
3 創新測試體系成果
鎬京學院經過多年的創新和實踐,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顯著提高,自2008級以來,在全部學生參加考試的情況下,四級一次性通過率(以大二末累計通過率統計)已連續7年超過80%,最高達到93%,遠遠超過全國獨立學院甚至公辦本科院校的平均水平,由于測試體系的創新所帶來的學習風氣的改善和學生自信心的提升,特別是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也直接影響了學院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的連年攀升。
參考文獻:
[1] 麻金星.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以貴州大學科技學院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
[2] 張宇紅.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初探—以海南大學三亞學院為例[J].教師,2009(24).
[3] 何畏.對大學英語教改的思考—以就業為導向[J].學苑教育,2016(05).
[4] 韓紅建.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路徑探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5).
作者單位:
陜西科技大學鎬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