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玲
[關鍵詞]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問題;對策
1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基本認識
關于知識產權質押的涵義,國內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我比較認同吳升華在碩士論文中的描述,“知識產權質押,是指債務人或第三人依法將其可以轉讓的知識產權作為債務的擔保設定質押,于債務履行期限屆滿而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時,債權人得依法折價或拍賣、變賣該知識產權,并以所得價款優先受償的權利。”
知識產權質權是一種擔保物權而不是一種債權。知識產權質權作為質權的一種,有著質權的共通的屬性,即可讓與性、價值性和高風險性。知識產權質權標的具有可讓與性,即知識產權作為財產權在質權人的債權難以實現時,能夠通過流通交換,將質押的知識產權轉化為現金。
2 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中小企業自身特點制約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我國的中小企業在產品的研發、制度、重視程度、人才等方面缺乏系統的管理,中小企業一般很難獲得銀行的支持和吸引到投資者的注意力,這也在客觀上造成對知識產權融資的限制。技術創新是形成知識產權的前提,而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中小企業的資本社會化程度低,總量少,融資渠道缺乏,缺乏研究資金的支持,融資困難已經成為困擾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瓶頸因素。
2.2 我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現行法律對知識產權質押標的規定過于模糊,缺乏操作性,我國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登記制度缺乏漏洞,知識產權等級制度產生社會公信力,不僅極大的削弱了登記作為公示手段的作用,而且這種對知識產權質押多頭登記的做法也加大了當事人的成本及結果的不確定性,從而危及到知識產權質押的安全和效率。
2.3 我國的知識產權質押評估制度不健全
知識產權因為受制于自身的復雜性,本身的價值受到市場、政策以及科技等多方面的影響,價值波動幅度比較大,因此在實踐的評估過程中產生很大的不確定,知識產權本身的價值無法得到確定,很多企業往往會避而遠之,銀行等金融機構也不愿意辦理此項業務,很大程度的制約了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發展。
3 我國中小企業質押融資制度的完善建議
3.1 提聞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首先,改革職務發明的歸屬,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總體上來講,企業知識產權創新主要有兩大來源:一是企業內部的研發機構,二是大學的科研院所。對于大中型的企業,企業內部研發機構的知識產權創新遠遠大于大學的科研院所。其次,完善商業秘密的保護制度,促進科技人才流動和中小企業發展。
3.2 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法律制度
首先,明確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標的范圍。現在我國的《擔保法》和《物權法》都只明確規定了可以出質的知識產權質押標的的范圍僅僅限于商標專用權、專利權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三種法律規定的過于狹小的融資標的范圍,嚴重影響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功能。其次,完善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制度。現階段要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理論研究,盡快出臺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出臺統一的知識產權質押登記制度,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機構的管理,提高登記機構的權威性和專業性。
3.3 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服務機制
金融機構要健全知識產權質押評估制度,建立信用評級,對知識產權采取動態的評估策略,防范風險。要鼓勵商業銀行積極開展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企業為服務對象的信貸業務,對中小企業以自主知識產權質押的貸款項目予以優先支持。要充分利用國家財政現有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資金政策,對擔保機構開展的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擔保業務給予支持。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方式的優勢一定會體現出來,但是囿于我國現階段的基本情況,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怎樣規避融資過程中的矛盾,怎樣創新新的融資模式,是以后研究的重點。本文對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提出了一些拙見,希望我國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制度能夠更加的完善,相信在不久的以后,通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相關金融機構和服務機構的建設,我國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制度一定會更加的完善,從而提升市場經濟的活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基礎,從而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
作者單位:
西北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