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獸
去年扎克·拉文和阿隆·戈登的巔峰之戰讓全明星扣籃大賽重新發光,這幾乎讓所有球迷都期待今年的扣籃大賽會繼續翱翔,但對不起,讓大伙失望了。整個扣籃大賽讓現場觀眾昏昏欲睡,讓電視機前的球迷提前換臺,根本沒有去年你追我趕的架勢。
扣籃大賽比的是什么?無非就是彈跳力和空中姿勢的結合,如果再來點創意,那就是一個合格的扣籃王。但這一切都是發生在扣籃成功的基礎上的,如果你扣不進,難度再大也沒用。
今年扣籃大賽的成功率是近年來最低的,如果不是五位評委(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加里·佩頓、大衛·羅賓遜、克里斯·韋伯和阿隆佐·莫寧)給面子,戈登的預賽就是完全的“車禍現場”,本來萬眾期待最終卻落得噓聲四起,而戈登演砸似乎也預示了扣籃大賽又“一夜回到解放前”,那感覺就像從宇宙蒼穹跌回了地球表面。
參賽的四位球員中,已經證明過自己的戈登是最熱門的冠軍人選,他的賠率高達1/2,盡管他最近因為右腳骨頭挫傷而缺席了比賽。而從名氣來看,曾經入選NBA第一陣容的德安德魯·喬丹毫無疑問最突出。其實早在2015年,小喬丹就對外宣稱若是他入選了全明星,必將加入扣籃大賽,兩年之后,他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自從克里斯·保羅2011年掌舵快艇,小喬丹一直是聯盟中最高產的扣籃王,現在已經連續四年領跑聯盟的扣籃榜,他最為精彩的戰斧式的空接劈扣早已如病毒般在網絡上蔓延。小喬丹天生搞笑的性格是他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但是大個球員在扣籃大賽中并沒有得到多少成功與關注,上一次有中鋒贏得扣籃大賽還是2008年的德懷特·霍華德,而最近一次中鋒闖入扣籃大賽決賽的還是2011年的賈維爾·麥基,像2015年的梅森·普拉姆利和2016年的安德魯·德拉蒙德都早已被人遺忘,或許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小喬丹今年的奪冠賠率為最低的12/1。
與這兩位已經成名的球員相比,另兩位參賽者則有些星光黯淡,當然格倫·羅賓遜三世還是要比小德里克·瓊斯名氣大些,畢竟人家可是狀元“大狗”格倫·羅賓遜的公子。有人曾經評論羅賓遜三世為“那個值得你關注的球員”,這位23歲的小前鋒是2014年的二輪秀,在三個賽季中坐穿了板凳,直至今年才進入步行者的輪轉陣容,但有著標準1.98米身高的他早在高中獲得過扣籃冠軍,而且在夏季聯賽中曾完成了一次360度的大風車扣籃,于是Bovada博彩公司給出了15/2的賠率。不過要說身體素質,最沒有名氣的小瓊斯可不遑多讓,他是四位球員彈跳最好的,甚至比拉文的41寸還要高2寸。身為一位20歲的落選秀,小瓊斯在拉斯維加斯大學僅讀了一年,去年秋天還在發展聯盟打球,目前也只是太陽的邊緣人物,僅在NBA出場了20分鐘,不過由于他之前曾征戰過無數扣籃大賽,并且善于挑戰高難度,Oddsmaker博彩公司將他列為戈登的最有力競爭者,并拿出了3/2的賠率。
比賽依舊遵循以往的標準形式——每個參賽者在第一輪中完成兩次扣籃,每次滿分為50分,并有三次嘗試機會,分數最高的兩位將會晉級決賽,然后再度奉獻兩記精彩的扣籃,合計分數高者就是冠軍。至于出場順序,則是按照賠率由低到高來進行的。率先登場的是小喬丹,他似乎沒有什么熱身的準備動作,脫了訓練服直接就指揮工作人員幫他搬道具——現場DJ的操作臺。隨著躁動的音樂響起,DJ左手拿著球,右手則拿著手機。在多次調整DJ手持球的位置之后,只見小喬丹大步跨出,做出一個接球后直接飛躍DJ臺的拉桿扣籃。而在小喬丹飛躍操作臺接球的瞬間,DJ還配合玩起自拍。
現場觀眾對這記扣籃似乎并不感冒,小喬丹在扣籃后也沒有太過興奮,或許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那個現場DJ了,最起碼他保存了小喬丹扣籃的直接證據,以后沒事就可以跟別人炫耀一下——當然,別忘了給小喬丹也傳一份,好歹這也是他被期待多年之后頭一回參加扣籃大賽。這個看起來幾乎沒有什么難度的動作,小喬丹只得到了41分,只有莫寧相當給面子地給出了9分。
第二個出場的是羅賓遜三世,他也選擇了和助手配合扣籃。先是找來了曾在TFB當過職業扣將的好基友查克站在籃下,看似要來一個運球后的躍人扣籃,但是他在助跑起跳之前突然停了下來。正當全場觀眾表示不解的時候,從底線附近又跑上來一個黑人小家伙,他是羅賓遜三世的表弟。羅賓遜三世隨手把球扔給了他的表弟,然后跑回到一開始的位置,而基友和表弟兩人前后站立,由表弟單手持球舉過頭頂。正當所有人都屏息期待羅賓遜三世的飛躍時,他再次來了急剎車,并用手朝籃筐上指了指,似乎在說“能再高點嗎?”
此時全場觀眾已經有點不耐煩了,其中甚至摻雜了少許噓聲,但下一秒他們就閉緊了嘴巴——只見查克俯身蹲下,然后用肩膀扛起了表弟,兩個人就這樣擺出了一副疊羅漢的造型,表弟雙手持球放在腦后,整體高度大約在2.5米左右,難度和高度頓時增加不少。羅賓遜三世助跑、擺臂、雙腳起跳,從容飛躍“疊羅漢”的同時來了一記側身的左手小風車扣籃,整個動作十分連貫,極具視覺沖擊。場下了哈登和沃爾都驚呆了,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樣,而評委席上的韋伯和莫寧也被直接嚇到了,就連苛刻的威爾金斯都不停鼓掌,于是第一個滿分出現了。
現場的情緒此時被點燃了,除了對羅賓遜三世的驚嘆外,頗受關注的小瓊斯即將登場。盡管這位小將本賽季出場時間非常有限,但他的扣籃天賦卻小有名氣,被很多人看好。小瓊斯的首扣也選擇了隔人扣籃,他讓包括德文·布克和馬基斯·克里斯在內的四位太陽隊友站成一排,然后一并飛躍他們暴扣。小瓊斯的動作難度、高度和完成度都非常好,只是很遺憾,他花了兩次機會才扣籃成功,而且有一個明顯的“撐桿跳”動作,因此只得到了45分。最后登場的是奪冠大熱門戈登,他選擇了一個噱頭十足的動作,操作一架曾在“超級碗”表演中大出風頭的Intel的無人機飛入現場——這是毫無疑問的廣告植入——把無人機停在指定的位置后,他把遙控器交給了去年與他配合出色的魔術吉祥物手中,等到籃球落下彈地后他接球完成胯下扣籃?;蛟S是由于操作不熟練,戈登用滿了三次機會也沒有成功,只是在評委們的通融下,他才加扣一次成功,這一扣戈登僅僅得到了38分。
一個好的對手是會讓人激發不可估量的潛能的,去年正是戈登的發揮逼著拉文不斷地突破自己,而在此過程中,戈登也在不停提高自己的難度,兩個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地成就了2000年后最好看的扣籃大賽。但隨著拉文左膝蓋前交叉韌帶撕裂,他不但沒有參加今年的扣籃大賽,甚至賽季都已經報銷,這似乎讓戈登沒有了爭冠的欲望。他在第二扣首先登場,他準備來一記招牌式的“臀下換手大風車”扣籃,但這一次他的表現比第一輪還讓人失望,連續四次都沒有扣進,只能悻悻離場,五位評委也給出了全場最低的34分,賽前最被看好的冠軍爭奪者就以這樣悲慘的方式出局了。
隨后小喬丹完成了一記運球后的轉身反胯下扣籃,這是他經常在賽前熱身中出現的動作,大個子球員能做出這樣的動作實屬不易,但評委只給出了43分。第三個出場的小瓊斯再次找來了隊友布克,由布克將球拋向籃板側沿,小瓊斯接反彈球后來了一記胯下換手的左手扣籃,這記扣籃頗有當年賈森·理查德森的打板胯下扣籃以及伊戈達拉與艾弗森的籃板后胯下反扣的神韻,而且兩人配合一次就成功了,這讓評委們不得不為他打出了滿分。憑著這記今年扣籃大賽的最佳扣籃,小瓊斯以兩扣95分率先挺進決賽,而最后出戰的羅賓遜三世則只需要得到35分便可超越小喬丹入圍,因此他在最后一扣中選擇了相對保守的扣籃,一記360度的轉身大風車扣籃,而通過慢動作回放,羅賓遜三世還在球扣入籃筐之前加了一個左臂蒙眼的附加動作,最終他得到了41分。
決賽中率先出場的是預賽得分相對較低的羅賓遜三世,他先是找來了步行者隊吉祥物站在籃下,但突然保羅·喬治走進了場內,對吉祥物說了幾句話然后對羅賓遜三世招手要球,原來他是想為自己的小弟保駕護航。站在籃下的喬治雙手把球置于腦后,或許想到要飛躍球隊老大有些緊張,而且喬治的站位有些靠后,羅賓遜三世的前兩次試扣以失敗告終。兩人經過交流和調整之后,羅賓遜三世的這記躍人大風車扣籃終于成功,只是在創意上有些與預賽的扣籃雷同,而且還降低了難度,評委最終只給他打出了44分。
小瓊斯在決賽首扣中也選擇了“躍人”,他先是找來了太陽隊的吉祥物、拉拉隊女郎以及自己的朋友三人站成一列,然后在三人頭上完成胯下換手扣籃。但可惜的是前兩次試扣都沒有成功,這讓小瓊斯不得不降低難度,可是在撤掉了拉拉隊女郎之后,小瓊斯飛躍兩人的第三扣依舊砸在了籃筐上,他只得到了37分的安慰分。在“躍人”方面,小瓊斯還是不如羅賓遜三世有經驗,于是他在第二扣中更改了戰術,來了一記經典的接反彈球后的胯下換手扣籃。這一扣與2000年文斯·卡特與麥迪配合的那記胯下扣籃十分相似,因此得到滿分50分一點都不讓人意外。
最后出戰的羅賓遜三世只需要做出與首輪難度相似的動作便可奪冠。其實“小狗”還是很有頭腦的,他在決戰的時候做出了小瓊斯剛剛失敗的那個動作,由拉拉隊女郎、步行者吉祥物和保羅·喬治依次站好,然后他飛躍三人并來了一記雙手折疊反扣,不但一次就成功,而且還比約翰·沃爾2014年奪得扣籃王時更有難度。羅賓遜三世在落地之后就知道自己成為新一代的扣籃冠軍了,他作出了類似詹姆斯的慶祝動作,然后與喬治擊掌擁抱,而此時評委席也炸開了鍋,就連見過大場面的威爾金斯也跟身邊的莫寧和韋伯討論著那記扣籃。最終,五人都給出了10分,羅賓遜三世逆襲稱王。
盡管羅賓遜三世今年引領了“躍人”新主題,并且完美展現了自己的彈跳和滯空能力,但總體說來這屆扣籃大賽太缺乏新意了。曾經在扣籃大賽創造出雙手雙扣兩個籃筐的麥基就第一時間更新了推特:“扣籃大賽?。ㄋ膫€拇指向下的表情),還不如把道具重新帶回扣籃大賽中!在高個面前站兩個人然后再扣籃根本無關緊要,那是約翰·沃爾幾年前做的事情?!笨墒?,如果可以飛得夠高并俯視籃筐,如果可以隨意在腿間反轉大風車,如果可以飛躍一排人墻且輕松扣籃,那么何必要那些華而不實的道具呢?
扣籃大賽總是無法滿足人們的期望,究其原因,是人們對它的期望實在是太高了,而過高的期望往往來自于諸如2016年這樣的扣籃大賽,正所謂“檔次上去了再想下來就難了”。當時的戈登和拉文展開了跨時代的博弈,只要他們有力氣,我們甚至看他們連續扣上三個小時也不會覺得乏味。兩位扣將為觀眾帶來了強大的視覺沖擊,但同時也給觀眾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和期待。
在戈登決定今年再次參賽之后,我們的期待無疑更高了,然而他辜負了我們對2016年扣籃大賽的回憶。事實上他基本上辜負了所有的期待,即使借助無人機實現扣籃的想法可以說是創意滿滿——當然,要是他能第一次扣成功就更好了,那么他也許就不會失去心氣而以這種慘淡的方式收場了。
雖然羅賓遜三世和小瓊斯也上演了不少精彩的扣籃——決賽中的最后尤其引人注目——但是,這些扣籃,我們可都已經看過了,如果有區別那也是對前人動作的微調或者組合后的結果。當然,某種程度上2016年也是這樣,拉文和戈登也沒有發明什么新的扣籃方式,但他們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折疊的更厲害、跳的更高、扣的更飄逸。所以怎么辦?我們要如何才能確保未來的扣籃大賽更接近2016年的水平,而非2017年的水平?
其實莫不如恢復到曾經的6位參賽者,然后拒絕平均分,難道一個完美的50分扣籃加上一個略顯瑕疵的45分扣籃,就比兩個48分扣籃差嗎?不!完美的50分就是最佳的扣籃,扣籃王應該由最佳的扣籃來獲得。所以我也在考慮另一種方法,最后一輪評委們先不給評分,等到扣籃全部完成后,投票選出最強的投籃。評委們將根據扣籃之間的直接的比較給出評分,既然有五位評委,自然平局也不會出現。
當然,我們不應該因為今年的失望就開始吐槽扣籃大賽的退化,既然已經跌到了谷底,那么明年即使再差也不會到夸張的地步。所以,還是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只要能在扣籃大賽看到幾個能讓我們為之一振的動作,那就算不枉我們忍受這三個小時的直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