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聰才
摘 要:吸塵罩在除塵工程系統中處于前沿陣地,它主要借助于風機在罩口造成一定的吸氣速度而有效地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有害氣體吸走經過處理達到收塵凈化的目的。要合理、經濟地解決粉塵治理問題,正確地設計吸塵罩也是至關重要的。針對梗絲處理線粉塵超標,梗絲外溢的原因進行分析,利用車間原有的除塵器和控制設備,設計制作一套粉塵收集罩,有效降低了粉塵濃度,保障了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
關鍵詞:揚塵;吸塵罩;除塵器;吸風量
中圖分類號:TS4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079-01
粉塵是空氣的重要污染物質之一,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對人體健康、生產、環境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和危害。落差大的輸送機落料處等易散發粉塵區域散發出來的含塵氣體,應設吸風罩捕集粉塵。由于工藝條件的限制,生產設備無法進行全密閉,只能把吸塵罩設置在塵源附近,依靠罩口外吸氣流運動,把粉塵全部吸入罩內,使工作地點的空氣含塵濃度符合國家標準。吸塵罩的計算是否準確、設計是否合理對整個通風除塵系統的技術經濟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
1 改進前分析
烘梗絲出口振槽之間存在落差,產生較多二次揚塵,對作業人員職業健康造成威脅。經職業病防治研究中心現場檢測,最高地點粉塵濃度達8mg/m3,而國家標準工作場所空氣中粉塵容許濃度為小于2.0mg/m3,生產現場粉塵嚴重超標。
2 方案制定
為最大限度的降低現場粉塵濃度,對烘梗絲出口振槽揚塵部位加裝吸塵罩捕集粉塵。本著“經濟、節約”的原則,利用車間原有的氣力輸送設備,增加一套粉塵收集罩。根據生產設備和工藝條件等各方面因素,擬采用上懸式傘形吸塵罩。
3 方案實施
設置吸塵罩的地點,應保持罩內負壓均勻,要能有效地控制含塵氣流不致以罩內逸出,并避免吸出物料。為使罩內氣流均勻,一般采用傘形罩。傘形吸塵罩常安裝在粉塵源的上方,飛揚的粉塵場不具有浮力,因而不會自動流向吸塵罩內。如果想把罩下方的粉塵抽走,就必須用風機在罩口形成一定負壓,即在粉塵的飛揚處造成一定的上升風速,以便將粉塵吸入罩內。因此,必須確定這種吸塵罩的吸氣量。只有準確地確定了吸塵罩的吸氣量,才能準確地進行整個除塵系統的設計,達到理想的除塵效果。
要確定傘形吸塵罩的吸氣量,吸塵罩的罩口風速是設計中的關鍵數據,不同的工作狀況下要取得比較好的吸塵效果,其罩口風速相差很大。一般對局部密閉罩和輕、干、細的物料,罩口平均風速應取得較低。采用局部密閉時,罩口平均風速不宜大于下列數值:
細粉料的篩分 0.8m/s;
物料的粉碎 2.0m/s;
粗顆粒物料破碎 3.0m/s
烘梗絲機出口振槽處粉塵一般為低速飛揚的細粉料,無干擾氣流,或有輕微干擾氣流。結合煙草物質的輸送速度要求,吸塵罩的罩口風速選定為0.8m/s。最終確定將罩口形狀設計為1.2m×1.1m的矩形,罩口與粉塵源高度距離200mm。
實驗證明,罩口風速的分布與罩的擴張角有關。擴張角越小,風速分布越均勻。擴張角小于60°時,罩口中心部分風速、邊緣部分風速與平均風速十分接近;擴張角大于60°時,罩口中心風速與平均風速之比值隨擴張角的增大而顯著增大。因此,正常情況下,為了加強粉塵的收集效果,罩的擴張角應盡量小于60°。
揚塵點為兩振槽的接口,根據設備結構,設計成半密閉的吸塵罩,安裝在振槽接口處的頂部。為避免橫向氣流的影響,罩口盡可能靠近塵源,距離為200mm。吸塵罩的擴張角60°,吸塵罩形狀:1.2m×1.1m。
吸塵罩的罩體采用不銹鋼材料,應規則、無縫隙、無毛刺;罩體內壁應平整、光滑。風力送絲輸送料管采用不銹鋼管Φ=150×2.5mm,輸送料管、彎頭、三通等管件采用不銹鋼材料,內表面光滑、干凈、無油和無毛刺,且滿足食品衛生法要求。吸塵罩采用2mm薄不銹鋼板制作,電焊焊接,所有焊縫均采用連續焊縫焊接。焊接頭應符合GB985的規定,所有焊縫不得漏風。根據工藝操作要求,在吸塵罩適當位置設置操作門,并保證關閉靈活及氣密性。
4 改進后效果
通過檢測,有效降低了粉塵濃度,對梗絲線環境凈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改造后其部位粉塵濃度僅為1.3mg/m3,解決了梗絲外溢現象,效果顯著,保障了員工的職業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GB/T16758-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標準.排風罩的分類及技術要求.
[2]吳建章,李東森,主編.通風除塵與氣力輸送[J].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3]張殿印,王純,主編.除塵工程設計手冊[J].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