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李琨
摘 要:本文在對德溫特專利數據庫2005-2015年數控機床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技術領域相關專利進行梳理的前提下,對世界專利申請量排名前五位的企業從關鍵技術研究方向、同族專利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供我國數控機床企業規劃產業布局提供參考。
關鍵詞:專利分析;數控機床;加工過程;企業
中圖分類號:G35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5-0038-02
The Research on CNC Machining Process Adaptive Control of the World NC Major Enterprises Based on Patent Analysis
Wang Jian Li Ku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Liaoning Province,Shenyang Liaoning 110168)
Abstract:This article based on patents information of CNC machining process adaptive control collected by Thomson Innovation database from 2005-2015,it goes deeply to analysis the top five CNC enterprises in the world with the Key technology research direction and the patent family,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hina's CNC enterprises industrial layout planning.
Key words:Patent analysis;CNC machine tool;Processing;enterprises
本文通過對德溫特專利數據庫2005-2015年數控機床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技術領域相關專利進行梳理,可以確定智能操作、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智能化維護監控功能始終是近十年來的重點研發方向,專利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相對來講,自動編程、智能化防干涉功能、智能化刀具監控技術、智能化驅動技術、智能化振動抑制技術專利數量較少,關鍵技術專利布局不夠明顯。
為了進一步了解近年來數控機床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技術發展方向,對世界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四位的企業從關鍵技術研究方向、同族專利等方面進行深入剖析。
1 日本發那科公司
發那科公司關鍵技術方向主要是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智能化防干涉功能、智能化維護監控功能和智能化驅動技術等。其中,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專利申請數量最多,成為其最主要的技術研發方向。表1列出了發那科公司申請的同族專利所屬的國家、地區或者組織。除了在本國申請專利以外,發那科公司還在中國、美國、德國等5個國家和地區申請了專利。結合表2可以看出,發那科公司在中國申請專利數量與在其他機床生產和研發大國申請數量不相上下。從關鍵技術分布來看,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成為發那科公司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同族專利所屬國家的主要技術布局方向,中國已經成為同日本、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并列的世界主要機床廠商專利布局目標市場。
2 日本三菱集團
三菱集團的研發涉及智能操作、自動編程、智能化維護監控功能、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和智能化驅動技術,其中智能操作技術專利申請數量最多,達到10件,而在智能化防干涉功能技術、智能化道具監控技術和智能化振動抑制技術方面沒有進行相關專利申請。
除了在本國申請專利以外,三菱集團專利申請范圍仍然集中在中國、美國、德國和日本這4個國家。從關鍵技術分布來看,智能操作技術成為三菱集團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同族專利所屬國家的主要技術布局方向。
3 韓國斗山集團
斗山集團在智能操作技術方面申請專利數量最多,占全部專利申請數量的50%。在智能化防干涉功能技術、智能化維護監控功能、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方面也在積極地進行相關專利申請,而在自動編程、智能化刀具監控技術、智能化驅動技術和智能化振動抑制技術方面沒有進行相關專利申請。
從韓國斗山集團申請的同族專利所屬國家、地區或者組織情況來看,斗山集團比較注重在本國進行專利布局,在除本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申請專利數量不多。從關鍵技術分布來看,智能操作技術成為斗山集團在除中國以外的其他同族專利所屬國家的主要技術布局方向,其在中國申請的專利中智能操作技術占比達到44.4%。
4 德國通快集團
通快集團所申請專利涉及兩大方面關鍵技術,包括智能操作(7件)和智能化維護監控功能(3件)。在智能化防干涉功能、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自動編程、智能化刀具監控技術、智能化驅動技術和智能化振動抑制技術方面屬于技術空白區,通快集團沒有進行相關專利申請。
除在本國申請專利以外,該企業還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歐洲專利局、美國、中國、印度、日本6個國家、地區或者組織申請了專利。
5 結語
綜合上述數控機床企業專利申請情況,分別從企業同族專利分布情況、關鍵技術發展方向、企業間互相關關聯等方面,對國外數控機床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技術領域主要企業專利進行分析,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是從專利申請主體來看,日本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占前十位企業總申請數量的52.28%,占據絕對的領先地位,我國企業只占15.6%,企業專利申請量不活躍。二是國外企業在我國的同族專利申請活躍,正積極在我國進行專利布局,而我國大部分數控機床企業同族專利布局意識不強,截至目前只有大連光洋的一件專利于2011年在德國、日本、美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申請。三是各國數控機床企業在世界范圍內合作申請的專利寥寥無幾,大部分企業合作申請專利只是在本國內進行,國際間合作不夠深入。四是企業在關注數控機床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技術領域側重點略有不同。日本企業比較注重智能操作技術、自動編程和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技術;韓國、德國和美國企業更注重智能操作技術;我國和英國則更關注智能化誤差位移補償方面的技術。
參考文獻
[1]肖滬衛.專利地圖方法與應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1.
[2]魏保志.熱點技術專利預警分析[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3]楊鐵軍.專利分析實務手冊[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4]楊鐵軍.產業專利分析報告(第19冊)工業機器人[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5]彭永紅,陳統堅,周澤華.加工過程自適應控制與智能控制技術研究[J].機械工業自動化,1995(9):21-25.
[6]陳虎,韓志駿.機床自適應控制的新進展.中國機械工程[J].1998(9):14-16.
[7]胡俊達,胡慧.自適應控制技術在數控與組合機床中的應用.組合機床與自動化加工技術[J].2004(11):73-75.
[8]劉志兵,楊曉紅.自適應控制技術在CNC機床上的應用.制造技術與機床[J].2005(10):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