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電力系統自動化已成為大勢所趨,而遠動控制技術對于促進電力系統自動化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基于現實工作經驗,詳細分析和闡述了遠控技術與電力系統自動化的有機結合,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關鍵詞:遠控技術;電力系統;自動化;四遙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153-01
1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電力系統自動化已成為大勢所趨,加之農網改造的影響,廣大變電站要求更高的自動化程度,要求必須實現對電網運行狀態和一次設備狀態的全面而實時得監控,要求必須提供“四遙”功能和事故分析、報表和歷史記錄等相關功能。但對于電力系統而言,必須基于遠動控制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調度自動化。所以,為全面推動我國的電力系統自動化工作,必須高度重視遠動控制技術的重要作用。
2 遠動控制技術簡介
遠動控制技術可以完成包括遙調、遙控、遙信和遙測在內的諸多功能,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四遙”功能。調度中心和電力系統之間的信息采集和傳遞通過遠動設備來實現。主要利用通信傳輸技術、信道編碼技術以及數據采集技術來完成相應的遠動控制動作,從而確保各種遠動控制操作的可靠性。
2.1 數據采集技術
主要包括模/數轉換技術和變送器技術等。在現實中,0-5V的TTL電平信號是遠動系統所處理的主要信號。另一方面,參數的大功率化是電力系統運行參數所表現出來的主要特點,為實現遠動裝置RTU來進行有效的信號處理,必須利用變送器來進行相應的處理,實現向TTL電平信號的有效轉換。模/數轉換技術具體實現模擬信號向數字信號的轉換功能,以及遙信信息的編碼和采集功能。
現階段,我國主要通過交流采樣技術來實現自動化遙測采集工作,基于傳感器、PT以及CT來決定電流電壓信號,其中19次以上的高次諧波主要通過濾波放大來實現,然后經取樣保持實現同步信號的采集,接著通過模/數轉換環節完成采集信號的模/數轉換,完成的相應的信號送入后續環節,從而實現數據采集的功能。
2.2 信道編碼技術
主要涵蓋規約、信道的編譯碼等相關技術。只有利用通信信道,才能夠將遠動信息傳輸至調度控制中心,才能夠完成后續的操作動作。所以,就電力遠動控制系統而言,通信信道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要素。
必須通過相應的信道編碼動作,才能夠讓信息在傳遞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的抗干擾能力。因為在現實環境中,干擾無法被規避和消除,因此必須充分利用信道編譯碼環節,來最大限度的降低信道干擾對遠控系統的影響。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現階段可以運用的編譯碼技術多種多樣,其中運用較為廣泛的是線性分組碼類別中的循環碼。
2.2.1 線性分組碼
在傳輸信道編碼的環節里,基于差異化的碼元構造方法,產生差異化的特征碼。若碼字的監督碼元和消息碼元分別為R位和K位,那么碼長是R+K,碼字的數目是2K。若碼字內的全部監督碼元只同消息元產生關聯,那么此類型的碼字集合就是分組碼。相應的,若該碼字涵蓋在矢量空間的K維子空間中,那么該碼字即為線性分組碼。
2.2.2 循環碼
對于線性分組碼而言,其子類別中運用最為廣泛的是循環碼。其主要特征表現如下:相關碼字內的碼元進行移位循環操作所形成的碼元還是不包括全0碼在內的碼字組合。
2.2.3 傳送規約
對于電力系統控制系統而言,為完成調度中心、電廠以及變電站的數據通信功能,在進行編譯碼動作之前,必須基于相應的協議和通信規約。現階段,數據傳輸功能具體通過CDT(循環式數據傳送)來實現。
通常情況下,都是通過幀結構來完成數據傳輸的功能。就我國的遠動控制系統而言,A幀、B幀和C幀分別安排著重要遙測信息、次要遙測信息和一般遙測信息。而D1幀和D2幀分別安排著電能脈沖計數值和遙信狀態信息。此外,E幀則安排著事件順序。就幀結構而言,均以同步字作為幀頭,長度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變化。
進行封裝后,就實現了相應的編譯碼功能,從而進入信道中進行傳輸。
2.3 通信傳輸技術
這里主要指的是調制技術以及解調技術。現階段,我國的電力通信專網的傳輸信道主要包括光纜、載波、微波以及衛星等信道方式。在形成基帶信號之后,利用相應的調制技術實現模擬信號的轉換,然后進行傳輸。當信號到達接收端后,通過解調技術完成信號的還原。
總的來說,基于控制技術、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并借助相關網絡設備,電力系統實現了遠動控制體系,促進了調動自動化工作的開展。
3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電網系統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自動化管理已成為大勢所趨。另外,由于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長足進步,更好的促進了電力系統遠動控制系統的發展。就遠動控制技術而言,為我國電網持續、健康和穩定的運作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曹思瑤.淺析電力系統自動化的應用與發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6(15).
[2]柯子桓,岳思.智能技術在電力系統自動化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傳播,2014(04).
[3]陳阿平.關于電力系統自動化運行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科技創業家,2014(07).
[4]林建勛.淺談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實現及其發展[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