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華娟
摘 要:位于小興安嶺南部伊春市美溪區七號閘鉬礦,主要賦存于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巖性主要為細中?;◢忛W長巖,巖石發育輝鉬礦化、黃鐵礦化、網脈狀硅化、碳酸鹽化等蝕變,礦石礦物結晶程度及蝕變礦物,嵌布關系和碎裂特征,將礦石劃分為半自形、它形結構及碎裂結構,細粒星散狀、細脈浸染狀構造。
關鍵詞:巖石;礦石;閘鉬礦
中圖分類號:P5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174-01
1 區域地質特征
工作區大地構造位置位于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巖漿弧,佳木斯地塊西部,該地區地質發展歷史漫長,地質構造復雜,巖漿作用十分發育。區域上地層主要發育古生界、中生界,出露不同時期的侵入巖。伴生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目前已發現鉛鋅礦、鐵礦等礦床(礦點)多處,在空間上構成重要的多金屬成礦帶。
2 工作區地質特征
工作區出露的地質體巖性簡單,大面積出露的巖石為侵入巖。主要為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局部出露晚三疊世二長花崗巖、閃長巖、閃長玢巖、花崗斑巖、花崗細晶巖等脈巖。其中,在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中,巖石發育輝鉬礦化、黃鐵礦化、網脈狀硅化、碳酸鹽化等蝕變,已發現的鉬礦體圍巖是早白堊世花崗閃長巖,為鉬礦的賦礦巖體。
3 巖石學特征
在工作區大面積出露,巖性主要為細中?;◢忛W長巖,巖石呈灰白色,細中粒花崗結構,塊狀構造。巖石主要成分為堿性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堿性長石:多他形板狀,少半自形,發育格子雙晶和條紋結構,簡單雙晶可見,為條紋長石和微斜條紋長石,n<樹膠,偶見包裹斜長石現象,晶面被粘土礦物交代不干凈,粒度0.2~3.8mm,含量約占15%。斜長石:半自形板狀,少它形,聚片雙晶發育,雙晶紋較細密,常具環帶,An=42,為中長石,晶面常沿環帶被絹云母、粘土礦物輕微交代,粒度0.2~4.5mm,占38%。石英:粒狀,粒度多0.2~5.0mm,波狀消光,偶見裂紋發育,晶體較干凈,含量約占35%。黑云母:黃褐色片狀,多色性可見,Ng-深褐色,Np-淺褐色,沿解理縫常被綠泥石、少量粘土礦物交代析出鐵質,含量約占10%。角閃石,綠色柱狀,呈菱形、六邊形切面,角閃石式解理,多色性明顯,Ng綠色,Np淡綠色,斜消光,c∧Ng=21°,最高干涉色可達二級橙,含量約占2%。副礦物:磁鐵礦、磷灰石、鋯石。巖石遭受輕微動力變質作用,具破碎現象,可見晶體裂紋發育,部分晶體細碎呈細小顆粒,具碎裂巖化結構,碎基含量約7%。
4 礦石特征
根據礦石礦物結晶程度及蝕變礦物,嵌布關系和碎裂特征,將礦石劃分為半自形、它形結構及碎裂結構,細粒星散狀、細脈浸染狀構造。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為輝鉬礦、黃鐵礦、黃銅礦、磁鐵礦等,非金屬礦物有石英、鉀長石、斜長石、黑云母、角閃石、碳酸鹽、綠簾石、陽起石、磷灰石、鋯石等。其主要礦物特征如下:
礦石礦物主要有黃鐵礦、黃銅礦和輝鉬礦。
輝鉬礦:以亮鉛灰、亮銀灰色,鱗片狀,污手且具油膩感為主要鑒別特征。鏡下鑒定輝鉬礦反射多色性顯著(灰白色—灰帶淡藍色),強非均質性,低硬度,部分呈彎曲片狀(圖1)、束狀、葉片狀,多沿礦物裂隙,呈細小脈狀分布。輝鉬礦多與石英微細脈相伴,多分布在石英微細脈中,部分以較純的輝鉬礦微細脈狀沿巖石裂隙產出。石英微細脈長短、寬度不一,分布不均,寬多在1~5mm。輝鉬礦粒度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0.003~0.005mm之間,肉眼分辨個體較難,多呈黑色、鉛灰色集合體,另一類是呈葉片狀、鱗片狀、浸染狀,為亮銀灰色,分布不均,粒度一般在0.2~3mm之間。
黃鐵礦:反射色淺黃色,反射率Ⅰ級,高硬度,均質性。呈它形—半自形顆粒(圖2),大部分呈星點狀分布在光片中,局部呈細脈狀分布,礦物粒徑0.02~0.8mm。
黃銅礦:反射色銅黃色,反射率Ⅱ級,中硬度,非均質性。多呈它形粒狀,星點狀分布在巖石中,礦物粒徑0.01~0.05mm。
5 結語
通過對七號閘鉬礦的研究可以得出,鉬礦賦存于早白世花崗閃長巖,礦石劃分為半自形、它形結構及碎裂結構,細粒星散狀、細脈浸染狀構造。礦石中金屬礦物主要為輝鉬礦、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呈彎曲片狀、束狀、葉片狀,多沿礦物裂隙,呈細小脈狀分布。輝鉬礦多分布在石英微細脈中,部分以微細脈狀沿巖石裂隙產出。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地礦局.黑龍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1993.
[2]黑龍江省伊春市美溪區七號閘鉬礦普查報告[M](內部,未出版).
[3]陳衍景,張成,李諾,楊永飛,鄧軻.中國東北鉬礦產地質[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