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冰
摘 要:由于中、美兩國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消防規范從結構到內容都存在差異。本文從建筑滅火器配置方面入手,分析了國標、美標在建筑滅火器配置方面的異同,便于加深對規范的理解,對美標消防項目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國標;美標;建筑滅火器
中分類號:TU8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190-01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大力推進,海外項目日益增多。在海外項目中,普遍要求采用國際通用的消防標準,尤其是美國消防協會(NFPA)標準,在亞洲、非洲、南美洲的許多國家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建筑滅火器作為撲救初期火災的主要手段,在消防系統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消防設計的主要組成部分。
1.2 相關規范
(1)《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2005)。[1]
(2)《Fire Code》(NFPA-1)。[2]
2 火災分類的比較
2.1 火災分類的具體內容
《NFPA-1》及《建筑滅火器配置規范》對火災分類的設置如表1所示。
2.2 小節
從表1得出:美標將易燃及可燃液體,和易燃氣體的火災統一歸為B類,而國標將易燃液體和氣體火災分別歸為B類、C類,突出了液體、氣體火災的不同;另外,美標將烹飪介質火災歸為K類,而在我國,廚房火災時有發生,但缺少明確的規范,美標對于烹飪火災的規定值得注意和借鑒。
3 火災危險等級的比較
3.1 國標規定
根據《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3.2.2規定:民用建筑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劃分為以下3級:
(1)嚴重危險級:使用性質重要,人員密集,可燃物多,蔓延迅速,撲救困難的場所;
(2)中危險級:使用性質較重要,人員較密集,可燃物較多,蔓延較迅速,撲救較難的場所;
(3)輕危險級:使用性質一般,人員不密集,可燃物較少,蔓延較緩慢,撲救較易的場所。
3.2 美標規定
根據《NFPA-1》13.6.7.3.1,滅火器配置場所的危險等級分為以下3級:
(1)低危險級(Light/Low Hazards):可燃物的數量較少,產生熱量的物質也較少。具體包括存在低于預期數量的A類可燃物及少于3.8L的B類可燃物。
(2)中危險級(Ordinary/Moderate Hazards):可燃物數量較多。具體包括預期數量的A類可燃物及3.8L~18.9L的B類可燃物。
(3)高危險級(Extra/High Hazards):存在大量的可燃物,一旦燃燒會釋放大量的熱量。具體包括包裝、處理、制造A類可燃物的場所及儲存超過18.9L的B類可燃物的場所。
3.3 小節
根據對火災危險等級分級的比較,可以得出:同國標類似,美標的火災危險等級也分為低、中、高3級;而與國標相比,美標對于可燃物數量的要求更加明確,在美標消防設計中,可燃物數量的確定十分重要。
4 滅火器布置方式的比較
4.1 國標規定
《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第5.1節規定: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且易于取用的地點。手提式滅火器宜設置在滅火器箱內或掛鉤、托架上,其頂部離地面高度不應大于1.5m;底部離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08m。
4.2 美標規定
《NFPA-1》13.6.8.1.3.2規定:滅火器不能布置在視線范圍之外。如果在大空間內布置滅火器,阻擋不可避免時,需要設置明顯的指示標志。
《NFPA-1》13.6.8.1.3.8規定:手提式滅火器總重不超過18.14kg的,安裝時頂部位于地板上方不應超過1.53m;總重超過18.14kg,安裝時頂部位于地板之上不應超過1.07m。滅火器的底部和地板之間的距離不應少于10.2cm。
4.3 小節
對比國標、美標對滅火器布置方式的規定,可以得出:兩者對于設置位置、便于取用等方面的要求一致;兩者的區別在于,美標中考慮到不同重量的滅火器取用難度不同,故針對不同重量設計了不同的安裝高度。
5 結語
本文從火災類別、火災危險等級、滅火器布置方式3個方面,對國標、美標建筑滅火器配置規范進行了分析比較。通過分析得出,國標、美標在滅火器標準的分類等方面比較相似;兩者的不同點在于,美標除了定性的闡述,在很多方面也給出了定量的要求。而且,相對于國標,美標更注重對建筑滅火器配置細節的要求。在實際工程中,必須密切注意國標、美標的異同之處,遵守美標規范對滅火器配置細節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