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益華++孔文濤
摘 要:隨著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極大的促進了社會的進步,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關注度,增加了人們是對生活環境安全性的關注度。對當下安全問題進行分析,發現其在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種設備應用環節存在安全隱患。面對這一形勢,要增加對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降低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種設備事故發生率,為人們營造健康愉悅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承包商;放射源;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
中圖分類號:X9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6-0220-01
前言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我國不同領域的發展,增加了對放射源和特種設備的應用,為了保證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種設備應用安全性,要增加對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關注度,保證社會的穩定性,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1 承包商安全監督管理
為了保證承包商的經濟效益,和工作質量,其在進行生產過程中,要加以關注安全監管工作,增加不同生產環節和階段進行安全監督,及時的發現安全弊端,對不同安全問題和弊端進行及時處理,來保證生產的安全性和科學性。承包商在進行安全監管工作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其一,承包商主體要建立合理化的管理機制,增加對安全管理工作的關注度,來保證安全監督的有效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安全監管管理機制,是安全監督工作的基礎,不同安全監管人員建立在同一管理機制基礎上進行工作,在增加安全監管規范性的基礎上,可以增加安全監管的凝聚力,保證監管工作的有效性。其二,要明確安全監管的任務,給予不同管理層次工作人員不同工作要求,不同工作人員不同分工,保證安全監管的完整性[1]。
2 放射源安全監督管理
對于放射源安全監管工作來說,其安全監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2]。其一,完善管理機制與組織機構。首先企業要構建完善的安全監管機制,明確不同職位人員的工作職責,明確經理和管理人員的位置,把其放在安全責任主要負責人位置,保證放射源存放環境的安全性,保證其在受到允許后,在滿足標準和要求后進行存放。其二,充分發揮輻射防護科的職責,對放射源的采購工作和不同庫源的安全秀性進行檢查,建立合理的盤點周期,對放射源進行檢查。其三,對于放射源的存儲,要利用集中的形式進行存放。除了一些在設備上存放在放射源意外,對于具有較高活躍度,存在較大輻射風險的放射源要進行集中性保存,建立統一的放射源存放庫,在每個放射源存儲庫被,設置相應的滅火器具和火警監測器。在放射源進行管理時,要堅決抵制外來人員進入情況發生。其四,對于放射源的實際應用來說,在應用時,首先要保證放射源的應用主體具備應用許可證明,在進行借源和取源時進行監測,在放射源探傷時,要依據系統運作要求來設置邊界和警告標志,保證放射源的使用安全性[3]。
3 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
特種設備在當下社會中發揮你不可能替代作用,其是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是當下社會較為熱點的話題。對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督和管理,可以從下文幾個方面開展。其一,增加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法律和法規。建立以法律基礎的依據,增加法律的行政內容,來實現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目標,形成有法律可以依據、有章程可循、執法嚴格的體系。其二,創新特種設備安全監管體制,轉變傳統的安全監管模式,增加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服務聯系,促進二者整合發展。建立在市場經濟體系基礎上,依據經濟的發展目標,來增加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的新型理論體系[4]。在對特種設備進行安全檢查是,要有效的為使用主體提供服務,建立安全服務和與市場緊密聯系的中介體系,學習西方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經驗,完善我國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工作的弊端,保證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工作有效進行。其次,也可以在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內部,建立安全預警和應急系統,來增加對特殊情況的應急能力,構建應急專家體系。完善救援機制,保證救援設備的充足性、保證信息資源的有效性和真實性[5]。
4 結語
無論是對承包商的安全進行監管,對特種設備的安全性進行還是對放射源的安全性進行監管,首先,其都要建立統一的管理機制,保證安全監管的規范性和有序性,建立統一的安全管理標準,增加工作人員工作的明確性。其次,也要充分發揮管理工作人員的領導作用,來激發安全監管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保證承包商、放射源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蒙剛林.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項目工程管理實例(續完)[J].煤炭加工與綜合利用,2015,(06):21-44+53+8.
[2]王以朗,朱進,羅旭.油氣田工程技術服務承包商安全管理難點與對策——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承包商管理實踐[J].天然氣工業,2012,(06):82-84+113-114.
[3]劉桂艷,張喜剛.實驗室危險儀器設備安全規范化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05):183-185+191.
[4]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發展觀察研究"課題組,魯志強,李炳坤,衛建民,施禹之,徐迅. 我國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的發展思路和對策建議[J].經濟研究參考,2008,(37):2-14+18.
[5]楊茂春,陳德淦.大亞灣核電站大修中職業照射控制的實踐與經驗[J].輻射防護,2004,(Z1):14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