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素娟(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重慶 400700)
新制CuO與醛基反應的機理探究
雷素娟(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重慶 400700)
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有機化學部分講到醛類的性質,其中,醛類的催化氧化性是醛類一個比較重要的性質,通常用來鑒定醛基的存在,所用到試劑為銀氨溶液和新制的Cu(OH)2,這是因為醛在堿性環境中被弱氧化劑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氧化生成羧酸鹽,而氧化劑分別被還原成單質銀和+1價銅的氧化物。選修5實驗3-6中寫道:“在試管里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Cu(OH)2,……”,分析數據不難發現相對于CuSO4溶液,NaOH溶液是過量的,Cu(OH)2是兩性氧化物(既可以溶于酸,也可以溶于過量的濃堿),對于該反應為什么在堿性條件下進行已有很多學者對其進行了探討。
楊淑梅[1]認為乙醛在堿性條件下失去一個H+生成碳負離子,生成的碳負離子可與Cu2+絡合,進而產生H-,H-的強還原性可將Cu(OH)2還原為Cu2O。陳廷俊[2]在前者研究的基礎上,認為在堿性環境中,乙醛能產生碳負離子,與[Cu(OH)4]2-電離產生的Cu2+生成絡合物,進而產生產生H-還原Cu(OH)2還原為Cu2O。段昌平[3]提出醛基在堿性條件下的還原性比在酸性條件下強得多,這是因為

即從電極電勢的角度分析了堿性條件對醛基還原性的影響。綜上所述,醛基在堿性條件下能將新制Cu(OH)2還原為Cu2O[4-5],其機理得到了很好的解釋,然而,并未發現有學者對新制CuO與醛基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系統研究。
本文通過研究了新制CuO與醛基之間反應過程產生的現象,通過對比其產生沉淀的顏色和最終產物氣味等因素來確定新制CuO與醛基之間反應的主產物和副產物,并在現有理論基礎上探討了該反應主反應和副反應進行的反應機理,很好的解釋了新制CuO與醛基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的原理。
實驗部分
試劑:銅絲,乙醛
儀器:試管,砂紙,酒精燈,膠頭滴管,試管夾,鐵夾,表面皿等
2.1 新制CuO的制備
取直徑為1 mm左右的銅絲20 cm,用砂紙打磨銅絲表面至光滑有金屬光澤,將銅絲繞成螺旋狀,至于酒精燈外焰上灼燒,直到銅絲表面完全變成黑色時,停止加熱。
2.2 新制CuO和醛基的反應
用量筒量取10 mL乙醛加入試管中,將2.1中制得的灼熱氧化銅迅速插入裝有10 mL乙醛的試管,待銅絲冷卻至室溫后取出,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
結果與討論
通過對新制CuO和醛基的反應的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并與新制Cu(OH)2和醛基反應的實驗現象作對比發現:銅絲表面黑色的氧化銅逐漸消失,銅絲表面出現紅色的固體,取出銅絲后,向試管中滴入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試管中溶液變紅,反應過程中可以聞到有刺激性的氣味。
實驗過程中現象如下圖1所示:

圖1 新制CuO和醛基的反應的實驗現象
通過對比反應中的實驗現象不難發現,新制CuO和醛基的反應后CuO被醛基還原生成了Cu2O,而乙醛中的醛基本身被氧化為羧基,因而,新制CuO和乙醛反應的主反應方程式為:
CH3CHO+2CuO+NaOH CH3COONa+Cu2O↓+H2O
即在濃堿性條件下,新制的氧化銅會被還原為磚紅色Cu2O固體,那么,該反應為什么需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呢?這個反應能發生,其機理是如何進行的呢?本文對該反應的機理進行了探索,內容如圖2所示:

圖2 新制CuO與乙醛反應的機理圖
分析圖2可以看出:當乙醛中的醛基與新制CuO在濃堿條件下反應時,由于好濃度OH-存在會使得CuO分子中的C=O雙鍵打開變為單鍵,兩兩結合為帶有一個單位正電荷的O-Cu-OCu+離子,來進攻乙醛中醛基上的碳原子,導致乙醛中醛基上的C=O雙鍵打開,與O-Cu-O-Cu+離子與之配位的氧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羧基,而O-Cu-O-Cu+離子中剩余的原子結合為Cu2O,即產生磚紅色的固體,而羧基在堿性條件下會形成相應的羧酸鹽和水。經過分析可以看出,在濃堿條件下,醛基會被新制CuO氧化為羧基,而自身被還原為磚紅色的Cu2O,其反應機理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本文通過實驗探究發現:醛基在濃堿的環境中能夠被弱氧化劑銀氨溶液、新制的Cu(OH)2氧化生成羧酸鹽,而氧化劑分別被還原成單質銀和+1價銅的氧化物,而同樣在濃堿條件下也能被新制的CuO氧化為羧基,而自身被還原為磚紅色的Cu2O固體,主要是因為高濃度的OH-存在會使得醛基上的碳原子被活化,與氧化銅形成的O-Cu-O-Cu+離子形成配位鍵,從而自身的C=O被打開,與O-Cu-O-Cu+離子中的氧原子形成羧基,O-Cu-O-Cu+離子剩余原子結合為磚紅色的Cu2O固體,文中從反應機理出發,證明了該反應進行的必然性,為后續關于醛基性質的探索提供了理論依據,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價值。
[1]楊淑梅.對乙醛還原氫氧化銅實驗的探討.化學工程與裝備,2007,7,33-34.
[2]陳廷俊.對乙醛還原氫氧化銅實驗現象的探討.化學教育,2013,3,68-69.
[3]段昌平.細說氫氧化銅與新制氫氧化銅.化學教育,
2013,12,76-77.
[4]朱和清.醛與新制Cu(OH)2反應的實驗探討.邵陽學院學報,2002,2(1),125-126.
[5]王志平.新制Cu(OH)2與醛基反應本質的認識.化學教學,1997,5,44-45.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aldehyde with CuO reaction system
LEI Su-juan(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400700)
本著完善醛基作為還原劑被弱氧化劑氧化的目的,本文研究了新制的CuO與乙醛反應過程的現象,通過與醛基和新制Cu(OH)2的反應作對比,確定了醛基在堿性條件下被新制的CuO氧化所得產物為羧基,并探討了該反應進行的反應機理,很好的對該氧化還原反應進行了解釋。
新制CuO;醛基氧化;羧基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weak antioxi?dant oxidation reduction,this paper studies the new system of the phenomenon of newly-prepared CuO and acetaldehyde reaction process,with the aldehyde group and a new system of Cu(OH)2re?action,and determines the aldehyde group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was newly-prepared CuO oxidation of the products of the new system of carboxyl,and discusse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a good explanation for the REDOX reaction.
newly-prepared CuO;aldehyde group reaction; carboxyl
雷素娟(1989-),女,漢族,陜西咸陽人,重慶市北碚區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化學教師,中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