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紅玲
讓安全管理落地生根
——興隆莊礦創新管理保安全工作側記
文/謝紅玲

礦黨政領導到基層調研工作
面對嚴峻的煤炭市場形勢和安全生產的壓力,兗礦集團興隆莊礦積極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徑,圍繞操作層、技術層、管理層履職規范,在理念引導、優化工藝、履職盡責上下功夫,系統構建全員崗位保安體系,讓安全管理真正落地生根,確保實現第15個安全年。
“這18 起安全典型事故案例,觸目驚心,在工作中一定要把好安全關,堅決做到自保互保聯保……”這是該礦組織干部職工觀看“反思事故、遵章守紀”安全事故案例圖片展覽后一名職工的留言。
該礦把職工崗位規范作為安全管理的主體,注重培養自主保安、嚴謹規范的行為養成,積極開展“學標準、知規范、做示范”活動,修訂《職工崗位行為規范》,拍攝《入井須知》《乘罐須知》《自救器使用》等標準流程示范片,集中組織職工觀摩和學習,不斷強化職工作業行為規范教育。
不斷加強操作層職工的安全教育,創新“四五級聯動”安全必知必會培訓思路,建立安全培訓QQ群、安全培訓微信朋友圈,定期在群里轉發各類安全視頻短片和安全行為規范,讓職工利用手機隨時隨地學習安全知識。持續開展安全警示教育活動,組織職工收看視頻《煤礦安全十萬個為什么》,收集整理近年來省內外發生的40例安全事故,選取其中18起典型事故案例,舉辦安全事故案例圖片展覽,自主拍攝14部安全警示教育片,開展“員工上鏡頭、一線話安全”訪談活動,鏡頭對準基層班組、組織職工暢談安全,著力提升職工遵守安全、遵章作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該礦把技術層視為安全管理的支撐。優化完善礦井技術管理體系、技術管理機構,明確各級技術管理人員職責,規范專業管理流程和工作要求。規范圖紙資料、基礎記錄和臺賬,加強工程技術檔案管理,扎實開展安全技術措施和規程措施整治活動,實行獎優罰差。組織開展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小改小革項目評比發布會,評選出優秀項目30項,向上級科技部門申報科技成果20項,申請國家專利6項,集中全體智慧促進礦井科學技術發展。
該礦不斷深化煤炭生產“三減三提”工作,重點優化采區設計、巷道布置、工程方案設計、技術裝備配套和生產系統,重點研究使用采煤面支架和輸送機快速安撤裝置、膠帶運輸智能化調速自控系統、變頻系統等。深化智能監測監控,研發應用了激光甲烷、光纖震動等10余種傳感器,為礦井災害監測提供了有效手段。完善高清工業視頻,增強圖像智能識別,實現壓風、排水、皮帶運輸、供電系統遠程控制和無人值守。建成目前國內先進的精確人員定位系統,實現人員兩米內精確定位,礦井被國家安監總局列為“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試點示范企業。
該礦把管理層作為安全管理的引導者。圍繞安全目標,從抓頂層設計、培育安全文化、創新管理制度入手,著力在安全管理“真認真”、安全措施“真落實”、安全檢查“真較真”、安全責任“真追究”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各級管理人員的主體責任、監管責任,嚴格不定時間、不定地點、不定人員“三不定”檢查制度,實施綜合檢查、專項檢查、突擊夜查、回頭查、不固定巡檢,按照“定項目、定人員、定措施、定時間”的原則,整改處理查處的問題,檢查質量和檢查效果實現“雙提升”。
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逐級完善落實安全生產組織保障體系,堅持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必須管安全,逐級定期研究布置安全工作任務,明確不同時期和階段的安全重點,確立安全目標和保障措施,形成閉環管理。實行24小時領導干部帶班、跟班和值班制度,實現責任、時間、地點無空擋,提高現場安全領導力、執行力。
為充分發揮管理層的引導作用,該礦還創新開展“干部上講臺、培訓到現場”活動,95名專業副總、業務科室和區隊中級職稱以上管理人員、技術骨干從安全法律法規、應知應會知識及各類事故預防處理等方面開設專題講座。截至目前,開展專業化授課210場次,有效提升了隊伍的整體素質。
(作者單位:兗礦集團興隆莊礦)

智能監測監控安全調度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