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安徽 巢湖 238000)
肝硬化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探析
王 萍
(安徽醫科大學附屬巢湖醫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目的 探析肝硬化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3年9月~2015年9月來我院治療肝硬化的80例患者當成本研究對象,依據隨機分組步驟,分成均勻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比較兩組總住院時間、護理滿意程度。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數據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肝硬化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有利于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優質護理;肝硬化;住院時間
肝硬化由多種復雜病因反復、長期作用下而形成的肝損害,如果沒有及時得到治療與良好護理,會有可能進展為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等嚴重疾病,直接危害到患者生命安全。且肝硬化的治療周期較長,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等多種問題,基于此,本文重點分析優質護理應用于肝硬化患者護理過程的價值,具體結果如下所示。
1.1 臨床資料
本文研究對象為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80例患者,依據隨機分組規律,分為以下小組:(1)40例對照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齡31~76歲,平均年齡(54.6±3.5)歲;(2)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33~74歲,平均年齡(53.9±2.6)歲,比較兩組臨床資料,數據間差異較小,能夠對比(P>0.05)。
1.2 護理方法
施以40例對照組患者傳統護理方式,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入優質護理,具體分為以下幾方面。
1.2.1 優質住院管理措施:辦理入院手術后,護理人員需熱情接待患者,使用合適的語氣,給其介紹病房擺設物品,特別是醫療器械的用途,消除患者對病房的排斥感,注意做好病房的消毒殺菌工作、通風工作,定期更換病床被褥等用品,為患者營造良好的環境,放松患者心情。
1.2.2 優質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文化程度、年齡等方面的因素,制定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1],向患者及其家屬普及有關肝硬化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護理要點,引導家屬參與到護理過程中,增強患者自我護理意識。教授患者環節疼痛的方式,強調日常預防的重要性,降低并發癥狀的發生機率。
1.2.3 優質心理干預:肝硬化疾病的治療、護理周期長,患者需要承受生理、心理兩重壓力,因此,為緩解患者心理壓力,護理人員應加入適當的優質護理干預,多在日常護理過程中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在護理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引導患者主動訴說壓力,排解患者護理過程中出現的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
1.2.4 優質飲食指導:根據患者肝硬化疾病嚴重程度,制定合理的飲食指導計劃,叮囑患者多食用瓜果蔬菜,注意患者日常飲食的搭配,對于吸煙、酗酒的患者,應監督患者戒煙戒酒,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住院時間。
1.4 評定標準
采取問卷調查方式,評定患者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分為病房管理、護理質量、飲食指導、心理干預等4部分,總分共計100分,每部分各占25分,總分小于60分評為不滿意,介于60-80分評為滿意,超過80分評為非常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5 統計學方法
整理兩組臨床資料,通過SPSS 1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予以t值檢驗,使用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予以x2值檢驗,利用P值判定數據的差異,P<0.05時,說明數據顯著差異,反之,則無。
2.1 對比兩組患者總住院時間
護理之后,觀察組總住院時間為(25.8±4.5)天,對照組為(37.5±3.7)天,前者住院總時間與后者相比,明顯更短,且數據差異較大,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非常滿意例數為30例,比對照組多9例,觀察組總滿意度達97.5%,比對照組高25.0%,數據之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n(%)]
肝硬化患者的治療周期長,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護理,很有可能出現感染、腹水等多種并發癥狀,不利于患者康復,因此,護理人員應合理將優質護理運用在患者護理過程中,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達97.5%,比對照高25.0%,說明優質護理有利于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優質護理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將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健康教育合理融入護理過程中[2],進而為患者創造更好的住院環境,提升患者康復速度。
肝硬化患者護理中加入優質護理,可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縮減其住院總時間,且能夠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使用。
[1] 王 晶,安 麗.優質護理對改善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心理狀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3):350-352.
[2] 龐世娟.觀察對肝硬化合并原發性腹膜炎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85):197-200.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05.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