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菏澤市社會福利院,山東 菏澤 274000)
小兒腦癱護理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
李雪梅
(菏澤市社會福利院,山東 菏澤 274000)
目的 分析小兒腦癱護理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腦癱患兒的臨床資料,根據雙盲法將其分為研究組(46例)與對照組(4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基于常規護理給予康復護理;對比兩組腦癱患兒的護理效果與平均治療天數。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46例腦癱患兒的護理效果與平均治療天數明顯更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小兒腦癱護理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十分顯著,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小兒腦癱;康復護理;應用
現階段,小兒腦癱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而對其采取合理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1]。小兒腦癱表現為腦部組織發生損傷狀況,對小兒的正常發育產生不良影響,導致小兒的肢體功能、智力發育受到阻礙,因此應當充分重視腦癱患兒的合理治療與護理[2]。本文主要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92例腦癱患兒的臨床資料,分析小兒腦癱護理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腦癱患兒的臨床資料,所有患兒均與小兒腦癱臨床診斷標準[3]相符,根據雙盲法將其分為研究組(46例)與對照組(46例)。研究組25例男,21例女;年齡1個月~6歲,平均年齡(3.57±1.82)歲。對照組426例男,20例女;年齡1個月~6歲,平均年齡(3.52±1.91)歲。兩組腦癱患兒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給予知識宣教、用藥指導以及口頭叮囑等。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基于常規護理給予康復護理,即:
(1)心理護理
康復護理作為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需要患兒家屬擁有足夠的信心、耐心,護理人員應當與患兒家屬積極主動的交流與溝通,向其說明正確的護理方法,同時降低護理目的、意義,得到家屬的支持、配合。同時,護理人員還應當向患兒家屬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進一步增強患兒家屬的治療信心;護理過程中,對于患兒家屬出現的緊張、焦慮以及恐懼等不良心理,應當予以心理疏導。
(2)康復訓練
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兒的腦癱類型,如張力低下型、痙攣型等,指導與協助患兒家屬對患兒進行合理的頭部康復護理手法,例如對痙攣型患兒,主要給予后仰位姿勢,于患兒頭部兩側放置雙手,盡量將患兒頸部往上拉,使用前壁下壓患兒的肩膀,逐漸加大下壓力度,然后將患兒的前壁抓緊,將其雙手抬高,同時向外轉。同時,除了頭部康復護理之外,還應當充分重視腦癱患兒的坐姿、四肢康復訓練。坐姿康復馴良主要根據患兒的腦癱類型進行,如肌張力低下型、手足徐動型以及痙攣型等,通過坐姿康復訓練使患兒逐漸轉變為正常的坐姿;四肢康復訓練主要分為下肢訓練、上肢訓練,通過手部力量幫助患兒進行各個關節康復活動。
1.3 觀察指標[4]
觀察兩組腦癱患兒的護理效果與平均治療天數。護理效果主要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即:①顯效:患兒發育順序基本恢復至正常狀態,行走正常,智力接近正常兒童水平,反應能力、語言能力恢復良好;②有效:肌張力、肌力改善,運動功能、肢體姿勢改善,智力有所提升;③無效:臨床癥狀無變化,甚至加重。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腦癱患兒的護理效果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46例腦癱患兒的臨床護理總有效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癱患兒的護理效果對比分析 [n(%)]
2.2 兩組腦癱患兒的平均治療天數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46例腦癱患兒的平均治療天數明顯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癱患兒的平均治療天數對比分析(x±S)
小兒腦癱極易導致患兒腦部組織出現損傷狀況,造成患兒出現姿勢異常、運動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出現肢體運動殘疾,嚴重影響患兒的心理與生理,增大家庭經濟負擔[5]。
康復護理作為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一些患兒可能終生都需要進行康復訓練,而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醫護人員與患兒家屬之間的交流、溝通就顯得十分重要;同時,患兒家屬的耐心程度與文化程度對于康復護理的開展也非常重要,因此康復護理不僅是對患兒進行護理,還需要充分重視患兒家屬的心理護理,進一步提升患兒家屬的醫護配合度。
本研究中,研究組46例腦癱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為97.83%,對照組為76.09%,且與對照組相比較而言,研究組的平均治療天數明顯更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表明,小兒腦癱護理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綜上所述,康復護理應用于小兒腦癱護理中,不僅能夠進一步提升臨床護理效果,還可以減少患兒的平均治療天數,促進患兒的快速康復,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
[1] 劉 婷,齊許紅,韓晶晶.小兒腦癱護理中康復護理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2(01):86,88.
[2] 齊許紅,韓晶晶,劉 婷.小兒腦癱護理中康復訓練和護理干預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7(01):49-50.
[3] 裴 濱.淺析康復護理應用在小兒腦癱護理中的臨床有效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4(89):205-206.
[4] 初 丹.康復護理在小兒腦癱護理中應用效果[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1(06):211-213.
[5] 張 欣.康復訓練和護理干預在小兒腦癱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2(09):133-134.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5.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