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影
(吉林市第六人民醫院,吉林 吉林 132011)
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徐 影
(吉林市第六人民醫院,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間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50例。觀察組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對照組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護理結束后,比較兩組的護理結果。結果 護理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進行比較,發現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健康知識達標率、患者的滿意度與治愈率均要好于進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對比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精神分裂的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能夠提高護理的效率,減少住院時間,提高患者的對護理的滿意度和健康知識達標率,具有臨床價值,值得推廣以及應用。
臨床護理路徑;精神分裂;護理質量
臨床護理路徑是由美國開發的護理模式,能明顯地提高醫護人員對工作的主動性,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滿意度,縮短住院時間降低醫療費用[1]。臨床護理路徑由經專業培訓的一組成員,根據患者的診斷、疾病或手術而制訂的一種護理模式,清晰明確,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有預見性地開展護理工作,能夠使患者得到高質量、高水平的護理服務,這種模式的護理促進了護理的發展也深化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2]。本文就選取了2015年間的精神病患者100例,分別實施常規護理和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的研究做了簡要記錄,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5間收治的精神病患者10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的方法將這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患者各50例。納入標準:符合我國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3];不含有嚴重疾病。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18~51,平均年齡(34.23±1.33),病程1個月~6年;觀察組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17~55,平均年齡(33.16±2.34),病程1個月~6.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具體方法為: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監控,對患者進行日常照顧。
觀察組的患者使用臨床護理路徑對患者進行護理,具體方法為:入院后24 h,將患者安置在一級病房,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完成檢查和評估,并保證一直有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不間斷的護理,可采取三班倒的形式,每位護理要對患者的情況進行準確的記錄。嚴密的檢測患者的病情,囑咐監督患者按照醫師的指示按時正確用藥,向患者以及家屬講解有關臨床護理路徑的知識和注意事項。入院一周后,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評估,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保證患者又舒適且充足的睡眠以及良好的護理環境,對睡眠存在問題的患者要報告醫師對患者進行治療。要適時分析患者的病情,并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在治療康復期,要加強對患者的心理護理,當患者出現妄想或幻覺時,對患者采用分散或者是轉移注意力等方法進行適當的緩解,陪患者做一些有關智力的訓練如打牌下棋等。病情出現一定的好轉時,帶患者去康復中心進行訓練,加強患者的生活技能以及人際交往的能力,使患者能夠正常進食以及生活,能積極與他人進行溝通。在患者出院前,主管醫生和護士要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進行出院指導,使患者能夠對自身的疾病正確認識,并且能夠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
1.3 診斷標準
統計記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以及患者的住院時間,測量患者健康知識的達標率。
1.4 統計學分析
對兩組患者的資料使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對全部患者干預治療狀況應用t檢驗,質量評分比較采用x2進行檢驗,結果差異明顯,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結果進行統計,發現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精神分裂患者,能夠縮短住院時間、提高健康知識達標率和患者的滿意度,且治愈率要好于進行常規護理的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的對比結果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的比較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有夠有效地避免在護理過程中出現對患者護理的不同方案,加強了對患者的評估[3]。凈勝分裂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科疾病,容易導致精神殘疾,因此,對于促進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具有重要的價值。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護理,改變了以往機械的護理模式,護士對患者的每一項護理工作,都根據制定的標準進行,能夠明顯提高護理質量,增加治療效果。
本文通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和臨床護理路徑護理,發現,對患者進行臨川護理路徑的觀察組的患者能夠得到更加良好的效果,能夠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認識,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颊咴谌朐簳r,精神狀況差,生活不能自理,常規的護理模式,不能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很好的疏導,也不能對患者的生活進行高質量的關懷,臨川護理路徑更加具有實用性和,科學性[4]。增加了護士和患者的交流機會,改善了護患之間的關系[5],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好的恢復。
綜上所述,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臨床護理路徑護理,能夠明顯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提高健康知識達標率、患者的滿意度和治愈率,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以及應用。
[1] 趙龍桃,柳 琴,李 宏,等.全面質量管理理念在骨科病區護理質量管理的作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2):122-123.
[2] 李彩玲,張素平,曹慧瑛.臨床護理路徑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4):113-115.
[3] 張光毅,黃 英.應用臨床路徑管理精神分類癥患者的效果分析[J].臨床身心雜志,2008,14(3):256-260.
[4] 徐麗鋒.人性化護理服務對恢復期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康復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12(3):315-316.
[5] 陳梅芳.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對照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09,21(14):1711-1712.
本文編輯:王 琦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5.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