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然齋,于 杰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部,北京 100029)
西地蘭和胺碘酮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療效觀察
麻然齋,于 杰
(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一部,北京 100029)
目的 觀察西地蘭和胺碘酮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療效。方法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者作為觀察目標,按照摸球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2例,分別應用西地蘭、胺碘酮治療,對兩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情況予以比較。結果 試驗組心室率、轉復竇性心律、起效時間與對照組比較,組間差異顯著(P<0.0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間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胺碘酮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西地蘭明顯,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預后良好等優勢,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推廣。
急診危重癥;快速心律失常;胺碘酮;西地蘭
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絞痛等是臨床常見危重癥,其是引起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險因素。快速心律失常屬于難治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時進行對癥治療,則可能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治療的關鍵在于及時予以急診搶救、治療,并合理選擇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藥物[1]。胺碘酮和西地蘭是臨床治療心律失常的常用藥,為比較二者臨床療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差異,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64例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者作為觀察目標,現作如下分析和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者作為觀察目標,入選病例符合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2],心電圖、心電監護確診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及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64例患者中男36例,女28例,患者最小年齡30歲,最大年齡56歲,平均年齡(47.8±3.2)歲。其中重癥肺炎15例,心肌梗死27例,大面積燒傷22例。按照摸球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32例。將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比較,組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對比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西地蘭(國藥準字H19993254,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藥品規格:化學藥品,0.4 mg)治療,選擇靜脈注射方法,初次給藥劑量為0.4 mg,30 min后再次追加0.4 mg;癥狀無改善者予以0.2 mg行靜脈推注,總劑量≤1 mg。試驗組應用胺碘酮(國藥準字H31021178,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藥品規格:化學藥品,0.2 g)治療,選擇靜脈注射方法,初次給藥劑量為75~150 mg,要求5 min內必須推注完成;采用微泵注射維持劑量,1~1.5 mg/min;控制效果不佳者可在首次給藥后在予以75~150 mg追加推注,24 h總劑量≤900 mg。
1.3 觀察指標
(1)治療效果:從心室率、恢復竇性心率、起效時間等方面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定;(2)不良反應:觀察治療期間患者是否出現血肌酐升高、惡心嘔吐、頭暈乏力、血清及磷酸酶激酶升高、血磷升高等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統計比較
試驗組起效時間短于對照組,其轉復為竇性心率、心室率優于對照組,組間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統計比較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統計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3.75(14/32),其中肌酸磷酸激酶升高、血磷升高各3例,肌酐升高4例,惡心嘔吐、頭暈各2例;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5.71%(5/14),其中惡心嘔吐3例,頭暈、血磷升高各1例。在不良反應情況比較上,試驗組低于對照組(x2=6.0632,P=0.0138)。
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是呼吸衰竭、電解質紊亂、全身燒傷等重型疾病導致的急重癥,其會使心臟正常節律發生紊亂,血液泵出出現障礙,若治療不及時,當其復轉為竇性心律后會進一步加重病情,從而增加搶救失敗率,影響預后[3]。
胺碘酮屬于Ⅲ類抗心律失常的藥物類型,其電生理作用為Ⅰ、Ⅱ、Ⅳ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的綜合性體現,廣譜性強,其具有較輕的負性肌力作用,可在很大程度上使心臟后負荷降低,維持心輸出量的穩定性,其可作為各室性、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首選治療藥物[4]。西地蘭為洋地黃類藥物,其亦是臨床常用的快速強心藥之一,其不僅可使心肌收縮增強,還能使心率與傳導減慢,對伴有心力衰竭的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然而本品安全性較差,易因用藥劑量問題引起洋地黃中毒,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需慎重服用[5]。
此次研究通過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安全性情況,發現試驗組心室率、轉復竇性心律、起效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均比對照組優勢明顯(P<0.05)。由此得到如下體會,胺碘酮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比西地蘭明顯,具有起效快、安全性高、預后良好等優勢,值得臨床優先選擇和推廣。
[1] 于曉鈞.胺碘酮與西地蘭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4):3819-3821.
[2] 楊笑芳,吳家輝,吳軼赟,等.胺碘酮與西地蘭治療急診危重癥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比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7):97-98.
[3] 吳海萍,張雅紅,王貝貝,等.胺碘酮聯合厄貝沙坦對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療效及機制研究[J].重慶醫學,2016,08(1):59-61.
[4] 李敬鵬.關于專業化高速公路橋梁養護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J].大科技,2016,(19):166-167.
[5] 楚 軼,盧少平,程 錦,等.胺碘酮聯合美托洛爾治療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臨床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13(5):20-21,22.
本文編輯:劉帥帥
R541.7
B
ISSN.2096-2479.2017.05.169.02
麻然齋(1984-),女,北京人,回族,本科,護師,研究方向:護理學、呼吸與危重癥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