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澤慶
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習近平總書記兩會期間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關于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全面從嚴管黨治吏的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充分表明了新形勢下持續加強政治生態建設的高度自覺和歷史擔當,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鞏固發展良好政治生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當前,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營造四川良好政治生態,關鍵在于筑牢“四個支點”。
筑牢強身壯骨的“思想支點”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保證黨的團結統一的重要思想基礎。我們黨成立之初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為最高理想,向世人鮮明表達了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和崇高政治追求,從而標明了共產黨與其他一切政黨的本質區別。90多年來,黨的艱苦奮斗歷程歸結起來就是不忘初心追求理想的過程;新形勢下黨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最危險的就是理想信念的動搖和滑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結合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教育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旗幟鮮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這要求我們要時刻對照《黨章》 《準則》要求,牢牢抓住思想教育這個根本,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錘煉堅定的理想信念,以鑄造優良黨內政治文化重塑黨員干部倫理道德,不斷夯實凝神聚魂、強身壯骨的思想支點,堅守共產黨人的思想圣地和精神家園。
筑牢依規治黨的“制度支點”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依規治黨、制度治黨,堅持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堅持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堅持把紀律嚴明作為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步調一致的重要保障,走出了一條管黨治黨、強黨興黨的新路子。作為執政黨,手中有了權力,自然有了為人民服務的便利條件;同時,手中握有重權也容易被異化和濫用。這種雙重性時刻警醒我們,踐行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不只是一個正面倡導的政治倫理和美德,更要靠對權力自身和對手握權力的領導干部的制度約束。事實上,無論是高級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其內在邏輯是一樣的:一個共產黨員,自愿申請并經過考察而加入黨組織,特別是當他舉起拳頭面對黨旗莊嚴宣誓的時候,就自動生成了一個隱含在宣誓儀式中的“黨內契約”:他答應把忠誠履行義務執行紀律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而把行使權利作為第二選擇,從而建構起義務權利間的均衡性,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從這個意義上看,黨內沒有特殊黨員,更沒有特殊權力。每一個黨員都要對黨的紀律規矩心存敬畏、嚴格遵守,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越軌逾矩。我們要時刻對照紀律規矩、對標黨內法規,把每一項制度、每一條規矩、每一點精神都體現在行動上,內化于靈魂深處。實踐表明,以黨章為根本遵循,通過準則、條例、規則、規定、細則、辦法形成一整套黨內法規體系,持之以恒地堅持下來,就會形成一道嚴密牢固的制度屏障,進一步夯實依規治黨的制度支點,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推向縱深。
筑牢以身垂范的“作風支點”
解決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解決黨自身的問題,關鍵在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努力形成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層層傳導的示范帶動效應,這是形成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保證。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管黨治黨的一個鮮明特色就是緊緊抓住“關鍵少數”,從出臺“八項規定”、重拳整治“四風”到踐行“三嚴三實”,中央政治局堅持從自身抓起、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帶來了政治新風,改進了黨風政風,引領了社風民風,贏得了黨心民心。十八屆六中全會把“關鍵少數”作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重點對象和監督對象,既是對十八大以來正風肅紀、懲貪治腐經驗的生動總結,又是抓住“關鍵少數”引領最大多數的創新實踐,為全黨一起動手,同心同向、同力同德,共同構筑政治生態的作風防線提供了有力抓手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黨員的黨性,不是隨著黨齡增加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了,不加強修養和錘煉,黨性不僅不會提高,反而會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喪失”。由此揭示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硬道理,同時指明了政治生態建設動態推進的新任務,對關鍵少數發揮政治生態建設的引領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筑牢干事創業的“組織支點”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治國理政,關鍵在人。選什么人、用什么人是一個重要的風向標,直接關系到黨內關系的純潔度,影響著政治生態的健康度。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突出問題導向,集中整飭官場陋習,優化選人用人環境,并站在黨的事業全局的戰略高度,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此后又提出“四講四有”“三嚴三實”“四個鐵一般”“忠誠干凈擔當”等時代要求,為建設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提供了科學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近幾年來,黨中央狠抓選人用人工作,使政治生態明顯好轉。同時也要看到,一些地區和單位選人用人不正之風仍然存在,導致頑疾復發的土壤環境仍然沒有消除。有的跑官要官、拉票賄選、說情打招呼、搞小山頭小圈子小團伙;有的向組織伸手要名譽、要地位、要待遇;有的對工作挑肥揀瘦,對組織討價還價,對名利寸步不讓。這些問題不解決或解決得不徹底,黨內政治生活就無法正常起來,良好政治生態就難以持久下去。《準則》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明確了為敢于擔當、敢于負責的干部擔當負責的激勵原則,厘清了三個“堅決禁止”的負面清單,回答了敢于容錯、善于糾錯的時代課題。當前,四川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創新創造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把好干部放到脫貧攻堅等一線去鍛煉、去考察,用鮮活實踐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的亮麗風景線。(作者系省委黨校副校長、教授) (責編:裴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