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華
“您好,我是中國工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很抱歉地通知您,您單位轉賬的支票因為密碼錯誤無法轉賬,請速與我行聯系。”2014年1月16日,綿陽市涪城區計生局財務室電話里傳來銀行工作人員的聲音。
莫名其妙的電話讓財務室工作人員任某滿頭霧水,本著負責的態度,任某趕緊將事情向局領導作了匯報。局長得知情況后,立即安排人員到銀行核實情況。隨著簽有“陳慶洪”筆跡轉賬支票的出現,一個80后黨員干部貪污公款百萬余元的案件逐漸浮出水面。
制度不嚴 心生歪念
2008年初,涪城區計生服務系統進行機構改革,組建了涪城區計生服務站會計核算中心,全面負責全區10個鄉鎮計生服務中心站的財務報銷、資金撥付等工作。
2008年9月,24歲的陳慶洪因業務能力突出,區衛計局將其從鄉鎮財政所調入區計生服務站會計核算中心,負責財務工作。
2008年12月,事業蒸蒸日上的陳慶洪,也迎來了自己的愛情。事業和愛情的雙豐收,讓平時花錢大手大腳的他,經濟上開始拮據起來。此時的陳慶洪,想的不是如何認真工作,怎么好好干事,而是心生歪念,對自己管理的公款打起了主意。
鄉鎮計生服務中心站設立獨立賬戶,實行月報賬制。但為了管理高效,會計核算中心對轄區10個鄉鎮計生服務中心站銀行賬戶進行歸集,開設一個銀行基本賬戶集中管理流動資金,并定期組織鄉鎮計生服務中心站集中對賬。
陳慶洪作為會計核算中心出納,負責保管計生服務站現金支票。他知道現金支票只要加蓋行政公章、財務專用章和經辦人員私章就可以在銀行提取現金。
為了方便利用現金支票從會計核算中心賬戶上套取現金,陳慶洪不再按期組織鄉鎮計生服務中心站集中對賬。各中心站雖然明確知道本站所的收支及結余情況,但不清楚其他站所的結余情況,也不清楚所有站所總結余情況。同時,陳慶洪以加蓋職工工資支付表為由,長期占用會計核算中心行政公章和財務專用章。
就這樣,陳慶洪一步一步把會計核算中心變成了自己套取現金、任意揮霍浪費的“自留地”。
2008年12月,陳慶洪第一次以“局機關經費”的名義開具現金支票,從區計生服務站賬戶上取出5000元現金。
2009年1月,他如法炮制,又一次以“局機關經費”名義開具現金支票,支取現金4000元,用于個人日常開銷……
“思想上極度懶惰,安于現狀,不思進取。意念不堅定,關鍵時刻背棄原則,放棄理想,違背人生意愿。”陳慶洪在自己的悔過書中懺悔道。
沉迷游戲 無法自拔
2009年3月,陳慶洪認識了開游戲廳的曾某。在曾某的慫恿下,他開始接觸“打金銀鯊”“打魚”等電子游戲。
第一次打游戲陳慶洪就贏了三四千塊錢。就這樣,嘗到了甜頭的他隔三差五到游戲廳打電子游戲。起初,每次他都會贏錢,但時間越久,輸錢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多,金額也越來越大,最多一次輸了兩萬多元。
“沉迷于電子游戲賭博,不能及時醒悟,放任自流,讓賭徒的心理、賭徒的貪念占據了思想的上風,一步一步犯下大錯。”陳慶洪這樣對辦案人員說道。
為填補游戲窟窿和個人日常開支費用,2009年陳慶洪先后15次以“局機關經費”“機關經費”的名義開具現金支票,從區計生服務站賬戶上套取現金15萬余元。
當貪欲戰勝了理性和良知,邪惡的手段便接踵而至。用支票套取少量現金的方式已不能滿足陳慶洪的胃口。后來,他便在更換網上銀行印章上大做文章,私自將規定的三枚銀行預留印鑒換成兩枚,只保留了財務專用章和其本人印章。如是這般,陳慶洪事實上全部攬取了區計生服務站的財務大權,并把其當成是自己的“私家銀行”。
精心“策劃” 難逃懲處
2012年5月,在全區財務例行檢查中發現,區計生服務站存在財務科目設置使用不規范、憑證混裝、原始票據要素不齊等問題。區計生局對局機關和計生服務站財務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因陳慶洪一直負責會計核算中心財務工作,區計生局便聘用財會人員許某配合他完成該中心整改事項。
陳慶洪心里明白,這幾年來自己私開現金支票虛列支出的問題將被發現。為了隱瞞事實,他便在原始賬簿上做手腳。他將虛列支出的原始憑證和領導審簽過的票據分散到各鄉鎮計生服務中心站入賬沖減現金,然后通過空白科目調整和空白支付憑證調賬等手段,把整個賬面做平。經過陳慶洪一番精心“包裝”之后,新聘用的財務人員并沒有從中發現破綻。此次整改就這樣順利地完成了。
2013年初,陳慶洪工作崗位調整,不再負責財務工作。然而,此時的他卻不思悔改,在貪欲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古人云,“多行不義必自斃”。2014年1月,他如法炮制,用自己私配的財務鑰匙盜取轉賬支票,企圖渾水摸魚再次套取公款進行揮霍,卻因為新的財會人員重設了支付密碼,導致支票轉款失敗,便有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
事發后,區計生局立即著手對陳慶洪進行調查,對他所經辦的計生服務站賬套進行詳細篩查,發現了存在的重大經濟問題,隨即將情況上報區紀委。經調查,陳慶洪先后從會計核算中心賬戶上套取公款126.8萬余元占為己有,并將其中大部分用于電子賭博游戲。
心存僥幸,終將難逃黨紀國法的嚴懲。2014年10月22日,綿陽市涪城區人民法院以貪污罪判處陳慶洪有期徒刑十四年。同月,綿陽市涪城區紀委監察局給予陳慶洪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
“我深知我的這種行為和做法,觸犯了黨紀國法,違背了財經紀律,違反了單位規章制度,漠視了一名財務人員應有的基本職業道德。我的這種做法給國家帶來了損失,讓培養我、關心我、信任我的組織、領導、家人傷透了心。”陳慶洪在法庭上哭訴道。
(作者單位:涪城區紀委) (責編:劉艷梅)
【警示教育】
陳慶洪作為一名年輕的80后干部,正值人生與事業黃金期,卻因動了歪念、沉迷賭博最終走上犯罪道路,教訓慘痛深刻。其腐化墮落的原因,在于違背了職業道德,背棄了理想信念,放松了思想改造,未能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生了扭曲,最終跌入了違法違紀的泥潭。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從發案單位來說,存在管理混亂、崗位設置不合理、把關不嚴等諸多問題,會計出納“一肩挑”、重要崗位得不到有效監督,為陳慶洪貪污案埋下了伏筆。分管領導對業務不熟悉,履行職責不到位,對下屬以信任代替監督,是促使陳慶洪走向深淵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