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小兵+羅曉林+付昌秀+官久強+謝榮清


摘要:為準確了解金川成年母牦牛一年消長的體尺體重,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測定了30頭金川成年母牦牛每個月的體尺體重。結果表明,金川母牦牛從2015年10月體重持續下降,2015年11月金川母牦牛掉膘最多。2016年5月體重開始增加,2016年6月和7月體重明顯增加。
關鍵詞:母牦牛;體尺;體重;金川
中圖分類號:S823.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7)07-1302-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7.07.025
Determination on Body Size and Body Weight of Jinchuan Female Yak in One Year
JIANG Xiao-bing1,LUO Xiao-lin1,FU Chang-xiu2,GUAN Giu-qiang1,XIE Rong-qing1
(1.Sichuan Academy of Grassland Sciences, Chengdu 611731,China;2.Sichaun Animal Husbandry Station, 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Aiming to know exact body size and body weight changes of Jinchuan female yak in a year, the body size and body weight of thirty heads of Jinchuan female yak were measured from July in 2015 to July in 2016.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dy weight of Jinchuan female yak declined continuously from October, and body weight reduced the most in November, and start to increase from May, body weight obviously increased in both June and July.
Key words: female yak; body size; body weight; Jinchuan county
金川牦牛是近年發現的一個優質地方類新品種群。金川多肋骨牦牛對高寒草甸草地及沼澤草地有良好的適應性,具有繁殖性強,生長發育快,產奶量和乳脂含量高等優良特性[1]。金川牦牛分布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縣,大渡河上游西岸高山峽谷區林線以上的山原地區,海拔3 500~4 700 m,草場為高寒草甸草原。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氣候條件,草場的牧草質量普遍較差,牦牛機體能量不能及時得到補充,營養儲備機能長期處于負平衡狀態,導致牦牛在冬、春季體重下降,甚至影響母牦牛的發情率及受胎率[2]。為準確了解金川成年母牦牛一年消長的體尺體重,指導飼養管理及實際生產,2015~2016年開展了金川成年母牦牛一年的體尺、體重測定工作。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動物
選取30頭6~10歲的成年金川母牦牛在四川省草原科學研究院科技園區飼養,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每月的最后一天測定體重和體尺。
1.2 體重測定
體重采用無線電子臺秤測定。
1.3 體尺測量
體斜長:從肩端(肱骨突最前緣)到坐骨端(坐骨結節后緣直線)的距離。
體高(鬐甲高):鬐甲(肩峰)最高點到地面的垂直高度。在堅硬地面須將實測數增加1 cm(系測杖下端螺絲釘的高度)。
胸圍:沿肩胛后緣繞一周的長度。由肩胛骨后角處垂直體軀圍徑(松緊以能放進兩個手指上下滑動為宜)。
2 結果與分析
對30頭金川成年母牦牛不同月齡體尺、體重進行分析,從圖1可以看出,金川成年母牦牛體重從2015年8月開始逐漸增加,2015年10月開始下降,2016年5月又開始增加。金川成年母牦牛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2月體重明顯下降,其中2015年11月下降最多,平均每頭下降約15 kg;2016年6月和7月體重都明顯增加,其中6月牦牛體重增加最多,平均每頭增加高達25.4 kg。體高相鄰兩個月無明顯變化(圖2)。體斜長2016年2月和5月有明顯變化(圖3)。胸圍在2015年11月、2016年1月和2016年5月有明顯變化(圖4)。
3 小結
由于青藏高原環境惡劣,全年僅有冷暖季之別,高寒草甸現存量、粗蛋白隨季節變化較大,加上牧區放牧觀念守舊,多采用天然草地放牧,導致牦牛牧養出現“夏飽、秋肥、冬瘦、春死亡”的周期現象。
試驗中牦牛從10月體重開始下降,第二年5月開始增加,這與天然草地牧草生長周期相關,從11月開始牧草枯黃并適口性不好,導致牦牛體重下降。梁正滿等[3]從11月開始將青干草和青貯玉米按不同比例補飼,從而達到冬季保膘,降低死亡率的目的,還能使牦牛在牧草返青時快速恢復體況并增重,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一致[4-6]。11月體重開始降低且降得最多,表明牦牛從體重增長到體重降低的過渡中降膘速度最快。雷風[7]在11月用青割燕麥草進行補飼,35 d后比初始重增加5 kg,而對照組則在初始重基礎上降低了23 kg,增加了經濟效益,表明11月對牦牛進行補飼是一種有效的保膘管理方式。
從5月開始天氣回暖,牧草生長,牦牛體重開始增加,但仍需注意補飼。張建勛等[8]認為暖季牧草并不能滿足牦牛較高日增重的營養需要,補能效果優于補氮。高原特殊氣候決定了母牦牛季節性的發情周期,每年8月有個別母牦牛開始發情,9~10月中旬是發情高峰期,10月末逐漸進入乏情期,次年4~7月產犢牛。彭巍等[9]認為在8月對母牦牛進行補飼,發情率和受胎率都將得到極大提升,這與謝敖云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姬秋梅等[11]認為7~9月對放牧母牦牛進行精料補飼,能極顯著提高其產奶量。
參考文獻:
[1] 李善蓉,文勇立,馬定惠,等.金川多肋牦牛種群調查[J].家畜生態學報,2014,35(1):65-70.
[2] 彭 巍,徐尚榮,賽 琴,等.補飼對母牦牛同期發情處理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2(9):138-141.
[3] 梁正滿,高永剛,汪 磊,等.高寒牧區冷季補飼青貯玉米秸稈對天祝白牦牛體重變化的影響[J].中國牛業科學,2014,40(1):30-32.
[4] 哈周龍.不同飼養方式對牦牛育肥效果的觀察[J].四川畜牧獸醫,2008,35(12):35.
[5] 馬登錄,張海濱,胡 江,等.冷季補飼精料對不同年齡段甘南牦牛增重的影響[J].畜牧與獸醫,2012,44(11):32-34.
[6] 梁育林.牦牛冷季全舍飼育肥試驗[J].中國草食動物,2008,28(4):70-71.
[7] 雷 風.牦牛冬宰前補飼效果分析[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1999(2):48.
[8] 張建勛,喬 治,保善科,等.暖季補飼精料對生長牦牛生長性能和血液指標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3,49(17):70-73.
[9] 彭 巍,張 君,徐尚榮,等.補飼對母牦牛的同期發情試驗及適時授精后的效果分析[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2010,40(2):4-6.
[10] 謝敖云,李軍清,王萬邦,等.夏秋草地放牧牦牛、藏羊的補飼效果[J].青海畜牧獸醫雜志,1996(1):17-18.
[11] 姬秋梅,安繼升.在牧草旺盛對牦牛補飼提高產乳量的研究[J].西藏畜牧獸醫,1991(3):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