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海賓
摘要: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速度是較為穩定的,但是我國經濟發展初期使用到的是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所以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的環境問題變得越發的嚴重了,在此背景之下,水土保持技術應運而生了,并逐漸的在水土保持基礎性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使得水土保持技術的應用和管理相關工作的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實現人和自然和諧相處這一個目標的過程中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水土保持技術;應用;管理;現階段;必要性
1 前言: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呈現出來的水土流失問題是較為嚴重的,將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在對有效性比較強的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能夠大幅度降低水土流失問題對人類造成的危害。
2 首先對水土保持技術的內涵和重要性進行分析
水土保持技術其實就是在對工程學原理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從而使得保持水土資源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展現出來的技術。隨著水土保持技術在園林工程領域、山坡防護工程領域以及小型蓄水用水工程領域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水土保持技術作為有效的治理因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引發的水土流失問題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極為重要的技術之一,逐漸的演變為構建和諧的生態環境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重要技術之一。最大限度的降低極為寶貴的水土資源的流失,預防山區、丘陵地區以及風沙地區出現水土流失問題的幾率,改善和保護植被資源其實就是使用水土保持技術的主要目的。但是隨著水土保持技術在各個領域中得到的應用逐漸的廣泛起來,針對水土保持技術的應用展開的監理工作的滯后性還是比較強的,所以水土保持技術在我國各個領域中仍然是有著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的。
3 對現階段我國社會各個領域中使用到的水土保持技術手段展開分析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施行技術手段,是能夠引導各項相關的工作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的,從而就能夠使得水土保持工作的整體性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在我國生態文明社會構建的過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進性作用。具體來說,現階段在我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的技術主要有下文中提及到的這幾種:
3.1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技術在現階段我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對水土流失動態監測技術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能夠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關工作的執行、管理以及決策工作進行的過程中提供準確程度比較高的基礎性資料數據,其實是可以這么說的,這一項技術的應用為水土保持工程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項技術包含的核心內容是遙感調查,在消耗比較少的成本的基礎上能夠將范圍比較大的區域中的水土流失實際情況探查出來,從而就能夠從宏觀的層面上對某一個區域內的水土流失的分布情況及特點形成明確的了解,進而就能夠找尋到有效性比較強的解決措施。
針對面積比較大的水土流失區域展開動態檢測工作的時候,是需要在對GIS技術和RS技術有機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基礎上使用的,以區域水土流失實際情況為基礎定期的展開檢測工作,并且在RS技術提供的支持之下,使用GPS技術以既存的土壤侵蝕數據庫中的數據為基礎,變更性調查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都是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的,使得調查工作進行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時間大幅度減少,從而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能夠在具體的解決問題的環節中使用。
3.2工程技術措施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關工作進行的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
之所以使用園林技術措施就是為了能夠對鹽堿地進行開發和利用。現階段我國范圍之內存在著的鹽堿地的數量是比較多的,針對現階段我國水土流失問題比較嚴重這種情況,是可以在對降低水位這種方法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實現“脫鹽”這一個目的的,在“脫鹽”之后展開科學合理的后期維護工作就能夠使得反鹽的幾率大幅度降低,在對上文中提及到的這一項技術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能夠使得我國范圍之內的鹽堿地的綠化程度大幅度的上升,此后增加土壤的肥力,并認真的選擇耐鹽堿性比較強的植物進行種植,在科學的培育的基礎上能夠使得植物的成活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這樣做既能夠使得鹽堿地具有一定的園林觀賞價值,也能夠使得土壤的穩固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降低水土流失問題出現的幾率,從而就能夠逐漸的實現水土保持這一個長遠目標。
4 結語
總而言之,逐漸在實踐的過程中使得水土保持技術的應用和管理機制完善起來,在實現生態平衡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兩個目標的過程中都是能夠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的。為了能夠使得水土資源得以維持并使得現階段我國的水土流失問題得到改善,從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關工作的單位針對水土保持技術人員展開的專業技術培訓工作的力度應當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步在實踐的過程中使得考核機制完善起來,加快水土保持技術更新換代的速度。與此同時也是應當科學合理的使用并調整水土保持監測技術的,在對科學合理的整體性規劃加以一定程度的應用的基礎上提升針對水源地展開的保護工作的力度,加大水土保持意識方面的宣傳工作的力度,逐漸的使得水土保持理念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體系有機的相互融合在一起,進而就可以使得我國水土流失問題嚴重這種情況有所轉變。
參考文獻
[1]叢佩娟,吳子峰,王海燕,夏積德. 淺談水土保持技術服務機構信用評價工作[J]. 水利發展研究,2016,(09):38-40.
[2]代富強. 水土保持技術的適宜性評價[J]. 江蘇農業科學,2014,(12):8-12.
[3]許佩瑤,楚秀杰,翟雅,張凡,賈碩華. 輸變電工程水土保持技術探討[J]. 亞熱帶水土保持,2013,(01):54-56.
[4]陳偉,魏永霞,王存國,王曉艷. 不同水土保持技術模式的坡耕地產流、產沙特征[J]. 水土保持學報,2011,(06):27-30.
[5]唐其展,田忠孝. 紅壤坡地新開果園水土保持技術研究初報[J]. 廣西農學報,2003,(S1):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