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娟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基于網絡信息的河南、陜西兩省入境旅游目的地國際知名度對比分析
趙 娟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旅游作為一種新型產業,逐漸受到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河南地處中國中原地帶,歷史文化深厚,具有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但是其入境旅游的國際知名度卻遠不如其他省份,例如,陜西省.陜西是我國西北地區旅游產業相對發達的區域,其自然景觀條件、經濟條件等因素與河南省相比較并無顯著性差異,但是陜西省國際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卻遠遠高于河南省.鑒于此,以河南、陜西兩省在搜索引擎、國外旅游論壇以及代理商網站上的國際知名度為研究對象,揭示出兩省入境旅游國際知名度差異的影響因素,并基于此提出提升河南省入境旅游知名度的策略,旨在為河南省入境旅游產業發展研究提供借鑒.
河南;陜西;網絡信息;國際知名度;入境旅游
河南是一個旅游資源大省,歷史悠久,人文景觀豐富,全省共有旅游資源單體39802個.全國八大古都中,河南就有4個,此外還擁有7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20個中國優秀旅游城市,189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約占全國1/8的館藏文物,旅游發展潛力巨大.而陜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旅游資源類型比較齊全,單體總數為9972個,其中著名景點有秦始皇帝陵、兵馬俑、法門寺、大雁塔、大唐芙蓉園、古城墻等.雖然,河南省在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景觀數量上遠超陜西省,但是兩省在接待入境旅游人數、旅游外匯收入等方面卻存在不小差距.陜西省2016入境旅游人數為44.91億人次,而河南省僅為1.38億人次;從2016年入境旅游收入來看,陜西省入境收入達到23.38億美元,而河南省僅為9.2億美元.造成差距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兩省及其主要入境旅游景區國際知名度方面的差異,是導致入境旅游人數和入境旅游外匯收入差異的直接因素之一.因此探究兩省及其主要入境旅游景區的國際知名度及其形成機制十分必要,這對于提升河南,乃至其他省份入境旅游景區的知名度、美譽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入境旅游目的地的發展與其國際知名度呈正相關關系.研究旅游目的地國際知名度,對于整合營銷傳播策略的分析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本文運用網絡計量法,通過互聯網上搜集的兩省的旅游相關信息,來分析兩省入境旅游的國際知名度概況.
1997年,Almind等人[1]提出了網絡計量學(Webometrics)一詞,將情報計量方法用于萬維網信息(www)的研究.網絡計量是采用數學、統計學等各種定量研究方法,對網上信息的數量、組織、存貯、分布、傳遞等進行定量描述和統計分析,涉及網上文獻、文獻信息及相關特征信息的計量.在互聯網高速發展、日益普及的今天,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網絡用戶在網上虛擬空間傳播人或事物的信息,就會形成具體的網絡知名度.網絡依托于現實社會,現實投射于網絡,網絡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物的實際知名度.例如,2006年中國城市網絡知名度排行榜就是依據網頁數統計而成的,得到的我國城市基本排名大致與現實相差不大.計量網絡知名度的主要依據是網絡上傳播的信息量大小.本文對河南、陜西兩省旅游目的地國際知名度的分析,主要基于搜索引擎、國外論壇及旅游代理商網站三個方面.
在圖書館數據庫檢索發現,國內外對于某區域進行入境旅游研究的文章小有規模.Yun Yu和Tae Gyou Ko[2]分析了中國、韓國和日本之間的文化差異,并研究了這些差異對中國、日本和韓國游客對韓國濟州島形象感知、參與度及產品偏好差異的影響.Mohamad等[3]認為入境游客間的口碑傳播影響他們的旅游選擇,決策者在為旅游目的地提供產品和服務時要考慮到口碑的影響;Wu-Chung Wu等[4]提出目前關于國際入境游客數據的收集方法需要改進;Klaus Weiermair[5]認為在旅游目的地價值鏈背景下,旅游及酒店管理對于旅游服務的生產和營銷應該考慮的文化規范上有很大的分歧.本文主要對河南和陜西入境旅游方面的研究進行總結整理.
付娟和趙振斌[6]利用2000—2009 年的相關統計資料進行了綜合分析,得出河南省入境旅游呈良好發展形勢,入境人數和外匯收入穩定增長;客源構成仍以國外市場為主;旅游消費結構中長途交通所占比重最大;空間流向主要集中于鄭州、洛陽、開封和焦作4個城市.崔新平[7]選取31個地區,構建指標體系,對其入境市場競爭力、核心競爭力以及環境競爭力作出排序,并主要對河南省的入境旅游競爭力排序進行了說明分析.史文濤等[8]研究了河南省18個地級市2000—2011年入境旅游的空間分布及時間演變規律,基于四類區域差異特征,提出縮小河南省地區差異、促進均衡發展的入境旅游發展策略.有學者意識到旅游者的重要作用,以某一特定游客群體為對象進行研究,如陳楠等[9]將河南省入境韓國游客作為研究對象,運用實證方法分析其旅游需求、行為特征及滿意度,為河南省更好地吸引韓國游客提出策略,包括改善基礎設施、合理開發旅游產品等.有學者意識到文化資源在對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如徐藝瑋[10]指出,河南文化資源對外傳播存在著總體認識不足、理念落后、與國際文化環境不符、缺乏傳播體系、投入不足、人才短缺等問題,提出應轉變觀念、打造文化外宣品牌、整合文化資源、擴大傳播途徑等建議.
索婷婷[11]選取20個入境客源市場樣本,采用SSM方法分析陜西海外客源市場發展態勢與各客源地的結構地位狀況,并采用旅游流轉移視角分析由我國三大發達旅游區域中轉進入陜西省的入境旅游人數變化,最后提出針對海外市場及三大旅游區域的陜西入境旅游發展建議.韓亞芬等[12]對比分析陜西、山東兩省的數據發現,對外開放度的差異是導致入境旅游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馬靜[13]以西安國內外旅游者為研究對象,對其旅游行為進行了比較研究,指出旅游目的地應根據自身的文化特色定制旅游發展戰略. 李艷花[14]根據1999—2008年國家和陜西省統計年鑒的相關數據,發現陜西省入境游客停留天數少、入境旅游消費結構不合理、除西安的其他地區市場份額太小等問題,并提出開拓入境客源市場,擴大入境旅游市場的份額,推動陜西旅游業發展等策略.周成等[15]運用SSM方法分析了陜西、山西兩省2005—2010年來的入境旅游市場結構演變規律,得出兩省市場結構的相似性與差異性,提出兩省應該加強合作,整體打造區域品牌形象.
搜索引擎作為主要的網絡應用之一,是網民面對互聯網海量信息時,獲取更加精確信息的最有效途徑和跳板.某一事物的網絡知名度高低可借助搜索引擎搜集得到的網頁數量來大致判定.在研究方法上,筆者利用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進行信息的輸入與檢索,通過統計所得網頁數量的方法,來對兩省旅游的國際知名度進行計量.
根據旅游者在線信息搜尋的過程理論進行旅游信息的搜索,旅游者在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信息時一般采用輸入“目的地+搜索對象關鍵詞”的方式.而一旦確定旅游目的地,則必然要涉及旅游的六要素的信息搜尋,即食、住、行、游、購、娛.因此,本文根據旅游者的信息搜索模式,假設了搜尋場景,將2個目的地后面加上“美食、酒店、交通、景點、購物、娛樂”6個關鍵詞共12項搜索項,轉換為其對應的英文表達方式后,在谷歌搜索引擎上進行檢索.實際的搜索集中于2016年3月7日這一天.檢索結果如表1:

表1 旅游目的地谷歌檢索結果
檢索結果顯示關于河南省的旅游六要素的網頁比陜西省多,說明河南省在旅游資源等旅游吸引物和基礎設施方面并不比陜西省差.但搜索引擎對12項搜索條件檢索的結果是海量的信息,旅游者在面對如此多的搜索結果時,并不會全部進行瀏覽和閱讀.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般只會瀏覽1—2頁的結果頁,每頁10個結果,也就是說,使用者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其最可能瀏覽的結果網站也就是20個左右,而排名前2頁的旅游網站被旅游者點擊的概率要遠遠大于后面的網頁.其他學者也用實證驗證了這個觀點.根據這個研究結果,網頁數量的多少并不能促成旅游者做出旅游決策.因此可以得出結論,陜西與河南搜索引擎所展現數據與實際表現是不對稱的.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旅游者選擇通過網絡來獲取旅游信息、了解旅游目的地形象,以旅游為主題的旅游網絡社區和論壇網站也大量涌現.網絡的虛擬社區為游客相互交流信息、表達信息需求提供了便利,也成為旅游研究的一個重要途徑.旅游者在論壇網站上提出的問題、寫的游記、做的互動交流等網絡文本能夠真實地反映旅游者的信息需求.在旅游社區中,存在大量的旅游問答和旅游攻略相關的內容,通過這些渠道,旅游者不僅可以搜集到自己想要的旅游信息,而且可以在相關論壇或者博客中對別人發表的內容進行評論、記錄自己的旅游經歷和感想并發布等.現代旅游者與網絡平臺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很多旅游者在選擇出國旅游時,也會通過瀏覽旅游代理商網站進行在線預訂.據PhoCusWright數據顯示,2009年的在線旅游滲透率美國為70%,歐洲為50%,印度為30%.旅游代理商旅游線路的設計或多或少地考慮到該國人民對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偏好與認知度.從國外旅游代理商網站的視角出發,比較旅游代理商網站上提及的河南與陜西的旅游城市和旅游景區等數量,來重新定位兩省入境旅游目的地在國外的受歡迎情況,并揭示河南、陜西兩省的國際知名度.
首先,本研究通過Google搜索引擎,以“Henan tourism”和“Shaanxi tourism”為關鍵詞選取關于到河南、陜西旅游的國外旅游代理商網站.從搜索結果中按照排序依次甄選出3個包含以介紹河南、陜西旅游為主要內容或開辟專欄介紹河南、陜西相關旅游信息的旅游代理商網站(旅行社網站都歸為旅游代理商網站),作為“國外旅游代理商網站”類樣本.然后,以“Henan tourism, bbs/blog/review”和“Shaanxi tourism, bbs/blog/review”為關鍵詞搜索獲得3個國外旅游論壇網站.本研究辨別一個網站是國內網站還是國外網站的依據主要是看網站的注冊地點是否在中國,在中國以外國家注冊的網站就視為國外網站.為保證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樣本網站選取的過程中已經剔除了提供的信息重復和僅提供其他網站的鏈接而沒有實際內容的網站.

表2 網站樣本目錄
筆者于2016年2月1日至3月1日瀏覽并選取了相關的6個網站.其中,國外旅游代理商3個網站中共有相關的文檔100篇,河南與陜西分別是35篇和65篇,包括地理位置、著名旅游城市及景點、飯店、交通和旅游線路等內容的介紹;國外論壇3個網站中共有相關文檔3796篇,河南與陜西分別是423篇和3373篇,主要是入境游客旅游前或旅游中的問答類論壇帖子和旅游后的游記.由表2可以明顯看出,河南省在兩類網站中出現的頻度和曝光度遠遠落后于陜西.通過對比國外旅游代理商網站提供的來華旅游目的地介紹和旅游線路,以及國外論壇上的問答帖和游記數量,可以窺視到:真正在國外,境外游客對河南的印象不如陜西深,他們更感興趣于中國乃至世界上獨一無二、無可替代的旅游吸引物,如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因此,只有那些中國獨有的處于頂端的旅游地才會被他們關注.顯然,在國外旅游代理商和游客心目中陜西比河南更具知名度和獨特性.
首先,2014年,陜西省在人民網宣傳平臺上建立了中、日、韓、俄、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語等9個語種的陜西旅游宣傳網頁;在著名社交平臺Facebook、Twitter、Youtube分別建立了陜西旅游宣傳推廣專頁.目前陜西省旅游專頁在Facebook上全國綜合排名第7.福克斯、路透社、雅虎等500余家全球熱點媒體上關于陜西的報道,使其在國際旅游市場的知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河南省在這方面的相關信息則幾乎查不到.
其次,利用Google搜索引擎檢索與兩省旅游六要素有關的網頁數量,發現河南省基于Google搜索引擎的相關信息比陜西多,這客觀上說明河南省的旅游資源等條件與陜西省相比毫不遜色,然而這個結果與現實是不符的.雖然關于河南旅游信息的網頁客觀存在,但國外游客并不關注甚至沒有搜索興趣,這從河南省入境旅游人數大大低于陜西省的狀況就能反映出來.
河南省入境旅游的優勢與陜西比較相似,都在于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只要外宣得當,大有可為.
首先,河南的文化旅游資源很多,但是對外宣傳切忌大而全,要以世界文化版圖的視角回望中華文明的發源地,提綱挈領,提煉、強化在國際社會知名度很高的文化符號,如少林功夫、太極拳、少林寺、老子誕生地和龍門石窟,淡化、甚至不提國際知名度很低的歷史文化景觀.嵩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得到了官方承認,但是在普通國際入境旅游者中間的知名度是個巨大的問號,需要尋找新的、有效的對外宣傳策略.
其次,我們通過檢索國際主流社交網站和專業旅游網站上國際旅客的游記和評論,對比河南主要入境旅游景區少林寺、陳家溝、云臺山的官網外宣資料,發現這些著名景區的官網側重宣傳的內容與入境游客的信息需求之間普遍存在著差異;官網沒有區別對待英、日、韓三個語種語游客的差異性信息需求;外宣外語語種不全.入境旅游外宣的文字表達方式,不能基于漢語版本在句子層面簡單翻譯了之,而要在篇章結構有所差別;不僅英漢之間有差別,而且英語與日語之間、韓語之間也要有差別,這樣才可能吸引不同地方的游客.
最后,河南省入境旅游外宣的內容要經過跨文化處理過程,即外宣材料的英語、日語、韓語版本的內容要各有不同;入境旅游外宣的內容要積極吸取曾經來過河南旅游的英語、日語、韓語不同語言、文化背景游客的評論、點贊或吐槽.入境旅游外宣的渠道需要多元化、立體化:旅游企業自身的多語種網站,在國際社交媒體(Facebook、Twitter等)和自媒體設立專職信息處理員,與潛在的旅客形成互動,搜集國外不同旅客的旅游偏好,及時回應曾經到過河南旅游的外國游客游記中的不滿意的地方,做好解釋、安撫工作,并及時加以改進.
筆者認為,就當前旅游態勢來說,全國入境旅游景區至少應該制定英、日、韓三語種外宣的策略,這對于提升河南省入境旅游景區在英、美、澳、新等英語國家游客以及日、韓游客中間的知名度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對于入境旅游的多語種外宣研究也是一種補充.
[1] Almind T C,Ingwersen P. Informatic analyses on the World Wide Web: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Webometrics”[J]. Journal of Documentation,1997,(4):404-426.
[2] Yu Y, Ko T G. 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perceptions of medical tourism among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tourists in Korea[J].Tourism Management, 2011,(1): 80-88.
[3] Mohamad R J,Samiei N. The effect of word of mouth on inbound tourists’ decision for traveling to Islamic destinations[J]. Journal of Islamic Marketing,2012,(1): 12-21.
[4] Wu W,Dai Y ,Liu H J. Effectiv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n international inbound visitors[J]. Journal of Culture,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Research, 2012,(1): 54-69.
[5] Weiermair K. Tourists’ perceptions towards and satisfaction with service quality in the cross-cultural service encounter:Implications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J]. 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6): 397-409.
[6]付娟,趙振斌.基于市場結構分析的河南省入境旅游市場拓展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2,(3):194-196.
[7]崔新平.河南省入境旅游競爭力評價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8]史文濤,唐承麗,謝磊,等.河南省入境旅游經濟時空差異演變研究[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14,(1):45-49.
[9]陳楠,喬光輝,白凱.基于行為特征的河南入境韓國游客滿意度研究[J].商業研究,2009,(10):192-196.
[10]徐藝瑋.河南文化資源對外傳播的策略初探[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1):12-15.
[11]索婷婷.陜西省入境旅游市場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12]韓亞芬,孫根年,李琦.對外開放度與入境旅游發展關系研究——以山東/陜西兩省為例[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78-82.
[13]馬靜.旅游者跨文化旅游行為比較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
[14]李艷花.陜西入境旅游市場發展研究[J].西安財經學院學報,2012,(1):34-37.
[15]周成,李悅錚,江海旭,等.晉陜兩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場結構對比分析——基于SSM方法[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4,(1):121-124,20.
(責任編校:晴川)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of Inbound Tourism Destination in Henan and Shaanxi Provinces Based on Internet Information
ZHAO J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 450046, China)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ourism as a new industry, has gradually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enan province ,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China, has an abundance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resources, but its inbound tourism awareness is far poor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vinces,Shaanxi, for instance. Shaanxi’s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s relatively well in northwest China. Actually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in whether its natural landscapes, economic conditions or other factors, compared with Henan province, but Shaanxi’s foreign exchange income of international inbound tourism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Henan province. In view of this, based on the data in search engines, foreign tourism forums and agent websites of Henan and Shaanxi provinces, this essay discovers the factors that give rise to the awareness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provinces. Accordingly, the author proposes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global awareness of Henan province, aiming to give a help hand in enhancing its inbound tourism.
Henan; Shaanxi; internet information; international awareness; inbound tourism
2017-03-24
2014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規劃課題“河南省歷史文化旅游資源的英、日、韓三語種跨文化外宣策略研究”(批準號:2014BZH001)階段性研究成果.
趙娟(1980— ),女,河南南陽人,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商務英語、跨文化溝通、第二語言習得.
F590.1
A
1008-4681(2017)02-007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