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彩英



摘要:內蒙古農村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問題突出。2015年,全區共監測109個村莊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井113眼,水源井類型均為地下水。水源井取水水質達標率為39.4%,超標指標1-10項不等,有氟化物、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鐵、錳、氨氮、硝酸鹽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總大腸菌群。氟化物、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錳、鐵超標主要源于地質因素或區域氣候長期干旱所致,氨氮、硝酸鹽氮、高錳酸鹽指數和總大腸菌群超標主要源于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目前我區農村生活飲用水入戶前基本未經消毒等處理,從水源井加壓泵出后直接進網入戶,水源地保護直接關系村民的身體健康,相關部門要加強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和自來水入戶前的消毒處理,讓村民喝上干凈的水。
關鍵詞:農村;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
中圖分類號:X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2-0118-05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2.023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村居民的環境安全及身體健康。2009年以來,按國家環境保護部和自治區環境保護廳的工作部署,全區各盟市環境監測站開展了轄區內重點、典型村莊的環境質量監測,且監測力度逐年加大,初步掌握了我區農村環境質量現狀。
1 監測概況
1.1 點位布設
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下發的《全國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工作方案》《全國農村環境質量試點監測技術方案》(環發〔2014〕125號)以及內蒙古自治區環境保護廳下發的《關于印發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環境監測方案的通知》(內環辦〔2015〕37號),2015年全區優先選擇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在旗縣開展農村環境質量監測。典型村莊包括旅游型、生態型、工業型、種植型、養殖型、牧業型和其他類型村莊。共布設監測村莊109個,共113眼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井,覆蓋38個旗縣。村莊點位布設見圖1。
1.2 監測項目及監測頻次
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項目23項,包括pH值、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鐵、錳、銅、鋅、揮發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高錳酸鹽指數、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鎘、六價鉻、鉛和總大腸菌群。頻次為每季度監測1次,全年共4次。
2 研究方法
對2015年全區監測的全部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井按年均值進行水質達標評價,統計計算水源井的水質達標率、超標指標及其超標率和超標倍數,分析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現狀,分析水質污染原因,提出水源地保護建議。
評價標準采用《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1993)Ⅲ類,評價方法采樣單因子評價法。
3 水質評價
3.1 超標情況統計
按年均值評價:監測村莊109個,共113眼水源井,水質達標率39.4%。超標指標的超標率及最大超標倍數分別為:氟化物(25.8%,4.4)、總硬度(13.5%,2.0)、硫酸鹽(12.9%,3.5)、氯化物(12.6%,3.0)、錳(11.4%,19.6)、氨氮(10.2%,14.7)、鐵(7.4%,8.3)、總大腸菌群(6.9%,75.7)、硝酸鹽氮(6.3%,3.2)和高錳酸鹽指數(5.6%,1.1),見表1和圖2。
從各季度看,第一季度水質達標率相對較高,為53.1%;第四季度次之,為46.4%;第二、三季度相對較低,分別為41.8%和41.4%。
超標指標的分布特征:氟化物在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的監測村莊中超標較為普遍;總硬度、氯化物、硫酸鹽超標,主要出現在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和烏海市這些降雨量少干旱的西部區;鐵、錳、氨氮超標,主要集中在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和興安盟中部地區;硝酸鹽氮超標主要集中在烏蘭察布市;總大腸菌群超標主要集中在鄂爾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
3.2 水質評價
按盟市評價:12盟市中,赤峰市和包頭市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井水質達標率在70%~80%之間,烏蘭察布市和鄂爾多斯市水質達標率在60%~70%之間,興安盟、呼倫貝爾市、烏海市、巴彥淖爾市、通遼市和錫林郭勒盟水質達標率在30%~60%之間,呼和浩特市和阿拉善盟水質達標率在20%以下,見圖3。
按旗縣評價:36個旗縣中,巴林右旗、庫倫旗、多倫縣和察哈爾右翼中旗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井水質達標率在90%以上,東勝區、太仆寺旗和阿爾山市水質達標率在80%~90%之間,土默特右旗、克什克騰旗和卓資縣水質達標率在70%~80%之間,烏拉特中旗、鄂托克旗和四子王旗水質達標率在60%~70%之間,阿魯科爾沁旗、開魯縣、阿榮旗、奈曼旗、扎魯特旗、海勃灣區、正藍旗、和林格爾縣、正鑲白旗、科爾沁右翼中旗水質達標率在30%~60%之間,武川縣、察哈爾右翼后旗、烏拉特后旗、阿拉善右旗和阿巴嘎旗水質達標率在10%~30%之間, 阿拉善左旗、、科爾沁左翼中旗、鑲黃旗、伊金霍洛旗、清水河縣、科爾沁左翼后旗、蘇尼特右旗和蘇尼特左旗水質達標率在10%以下。見圖4。
4 結論及原因分析
4.1 結論
全區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超標普遍,2015年監測的109個村莊中,取水水源水質達標率僅為39.4%,其中,赤峰市、包頭市、烏蘭察布市和鄂爾多斯市的監測村莊水源水質達標率在60%以上,呼和浩特市和阿拉善盟的監測村莊水源水質達標率在20%以下。超標指標有氟化物、總硬度、硫酸鹽、氯化物、錳、氨氮、鐵、總大腸菌群、硝酸鹽氮和高錳酸鹽指數。
從超標指標的數量和超標倍數看,錫林郭勒盟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最差,其次是烏海、阿拉善和鄂爾多斯市的鄂托克旗、通遼市的科爾沁左翼中旗和興安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鄂爾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衛生條件最差。
從村莊類型看,旅游型和生態型村莊的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好于其他五種類型的村莊,養殖型、牧業型和其他型村莊的超標指標較多,且指標超標率略高。
4.2 原因分析
4.2.1 區域地質、氣候因素,導致水源地水質氟化物、鐵、錳、總硬度、氯化物、硫酸鹽超標
氟化物:東北地區的松嫩平原中西部、西遼河平原、呼倫貝爾高平原和華北地區山西六大盆地、河套平原、太行山山前平原與中部平原毗鄰的交界洼地、黃河沖積山前緣及黃泛洼地為中國的地下水高氟區[1],內蒙古的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和阿拉善盟在此區域范圍內,阿拉善沙漠中心水井中的氟含量高達15.4 mg/L,所以說,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的監測村莊中氟化物超標,屬地質因素所致。
鐵、錳:地下水中鐵質多半分散在各種巖漿巖和沉積巖及第4系地層中,錳的來源通常是由于巖石和礦物中錳的氧化物、硫化物、碳酸鹽、硅酸鹽等溶解于水所致, 都是難溶性的化合物[2]。鐵、錳超標村莊,主要集中在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和興安盟中部地區,屬地質因素所致。
總硬度、氯化物和硫酸鹽:地下水的含鹽量一般隨深度而增大,離子組成從低礦化度的淡水類型轉化為高礦化度的咸水類型,中國各盆地地下水化學成分從淺處到深處,礦化度逐漸增高,水化學類型由重碳酸鹽型過渡為硫酸鹽型及氯化物型[3]。阿拉善盟、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和烏海市位于中國西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mm左右,長期干旱,導致地下水中總硬度、氯化物和硫酸鹽超標。
4.2.2 生活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導致水源地水質氨氮、硝酸鹽氮和高錳酸鹽指數超標
氨氮、硝酸鹽氮和高錳酸鹽指數:地下水氮污染形式主要是硝酸鹽氮的污染,是國內外最普遍、污染面積最大的地下水污染[ 4 -7],而硝酸鹽一般來自地表、土壤帶或淺層底土層[8]。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和興安盟為農業種植區,土壤為沙質,滲透性強,農藥、化肥、畜禽養殖、人畜糞便和生活污水隨代表徑流造成地下水有機污染,氨氮、硝酸鹽氮和高錳酸鹽指數超標。另外,有文獻研究結果:在地下水pH<7,高含量鐵、錳離子所營造的還原性環境中氨氮是污染地下水的主要氮素形態,氨氮與環境中的錳、高錳酸鹽指數呈正相關;與硝酸鹽氮負相關 [9]。通遼市、錫林郭勒盟和興安盟地下水鐵、錳含量較高,致使該區域地下水氨氮污染突出。
地下水NO3-N污染程度與污染難易程度受地貌、土壤、水文地質條件等因素的控制,不同地貌類型區地下水中的硝態氮含量差異顯著,丘陵地區地下水硝酸鹽含量明顯高于平原地區[10]。烏蘭察布市后山地區為丘陵地帶,底質多為巖石,地下水埋深比較淺,地表補水入滲途徑短,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較大。
總大腸菌群:鄂爾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水源地水質受人畜糞便污染較為普遍,總大腸菌群超標。
5 建議
“十三五”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時期。2015年末內蒙古自治區鄉村人口 996.88萬人,占全區常住人口的39.7%[11]。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我國飲用水水源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但是,由于農村飲用水水源點多面廣、單個水源規模較小,水源保護管理基礎薄弱、防護措施不足。目前我區農村生活飲用水入戶前基本未經消毒等處理,從水源井加壓泵出后直接進網入戶,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十分突出。相關部門要加強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和自來水入戶前的消毒處理,讓村民喝上干凈的水。建議措施:
(1)開展農村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劃定工作。以供水人口多、環境敏感的水源以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支持建設的水源為重點,開展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劃定工作。
(2)加強農村飲用水水源規范化建設。一是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的邊界設立明確的地理界標和明顯的警示標志,加強飲用水水源標志及隔離設施的管理維護。二是推進農村水源環境監管及綜合整治。對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進行調查評估,對可能影響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安全的化工、造紙、冶煉、制藥等重點行業、重點污染源,加強執法監管和風險防范。三是結合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加強水源周邊生活污水、垃圾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處理處置,綜合防治農藥化肥等面源污染。針對因人類活動影響超標的水源,因地制宜地開展水源污染防治工作。
(3)加快推進農村飲用水水源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劃定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制定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相關管理辦法,加強水源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及規范化建設。
(4)強化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宣傳教育和公眾參與。加強農村居民水源保護意識,公布水源水和出廠水水質狀況,強化社會監督,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
參考文獻
[1] Yang Z Y. Types of formation cause of hydrogeochemistry for fluordisease [C]. Researches on Theory and Method of Environmental Hydrogeology.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987:32-36.
[2]沈照理.水文地球化學基礎(試用本)[ M] .武漢:武漢地質學院,1995.
[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w62SNN43IQni_U6TYNJ75GVXiSE9VyFwoRZAmU88p3TSIee6UukryP_sSj5E7RHJW771ps3_Qq5FseaL-PHPDqnKbBz2j7Szyj5ASehcZK.
[4] SOARES M I M .Biological denitrification of Groundwater[J] .Water,Air,and Soil Pollution,2000,123:183-193 .
[5] Townsend M A.Young D P.Assessment of nitrate-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kansas groundw ater[J].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2000,9(2):126-134.
[6] Wendland F, Bach M, Kunkel R.The influence of nitrate reduction strategies on the tempo ral development of the nitrate pollution of soil and groundwater throughout Germany-a regionally differentiated case study[ J] .Nutrient Cycling in Ag roecosy stems,1998,50:167-179.
[7] Cepuder P,Shukla K M .Groundwater nitrate in Austria :a case study in Tullnerfeld[J].Nutrient Cy cling in Agroeco systems,2002,64:301-315.
[8]趙俊玲,曹李靖,趙雪蓮,等.石家莊市淺層地下水中硝酸鹽氮污染現狀及原因分析[J].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5( 2):6-7.
[9]楊維,郭毓,王泳,楊軍峰,王立東,王虎.氨氮污染地下水的動態實驗研究[J].沈陽建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05):826-831.
[10]王凌,張國印,孫世友,等.河北省環渤海地區地下水硝態氮含量現狀及其成因分析[J].河北農業科學,2009,13(10): 89-92.
[11]內蒙古統計局.2015年內蒙古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6/3/9. http://www.sei.gov.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