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萍+周慧敏


【摘要】 目的:探討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對術后肺部感染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本院就診的200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常規護理,干預組采用手術室綜合干預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住院時間、住院費用以及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結果:干預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0%(P<0.05);干預組住院時間及費用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降低(P<0.05);干預組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P<0.05)。結論:手術室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率,減少住院時間和住院費用,增加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手術室; 綜合護理; 肺部感染率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CHEN Guang-ping,ZHOU Hui-m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0):078-081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operation room.Method:From May 2014 to October 2015,200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10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routine nursing,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Incidence rate,hospitalization time,college costs and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to the nursing work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5.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16.0%(P<0.05).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Satisfaction to the nursing work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81.0%,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65.0%(P<0.05).Conclusion:Operation room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hospital expenses of the elderly patients,increase patients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 Comprehensive nursing; Pulmonary infection rate
First-authors address:Renkang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952,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0.022
肺部感染是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甚至可造成呼吸功能衰竭并引發機體多臟器功能損傷而危及患者生命[1-2]。肺部感染提高了術后病死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統的退行性改變,造成機體免疫能力低下,故而具有較高的易感性[3]。既往研究表明,通過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可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的發生率[4-5]。本研究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本院就診的200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及數字表法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100例。其中干預組男56例,女44例,年齡35~72歲,平均(50.25±5.45)歲;食管癌25例,宮頸癌22例,胃癌28例,直腸癌25例。對照組男53例,女47例,年齡33~70歲,平均(52.87±6.43)歲;食管癌23例,宮頸癌21例,胃癌30例,直腸癌2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年齡30~80歲;(2)本身無呼吸系統疾病;(3)無其他嚴重疾病,如惡性高血壓、嚴重心衰、腎功能衰竭等手首發腦卒中患者;(4)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廣泛轉移、精神疾病及認知能力較差者;(2)無法耐受手術者;(3)有手術禁忌證者;(4)認知能力較差或不能主動配合問卷調查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取手術室常規護理,做好術前準備、術中配合以及術后安置工作。干預組則給予綜合性手術室護理措施,包括術前、術中、術后的綜合性有效護理措施,具體如下。
1.3.1 術前護理 術前1 d手術室器械護理,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查閱患者病歷,了解患者病情及手術方案,了解患者術前檢查準備情況。器械護士與患者交談時注意做好自我介紹及術前訪視內容介紹,交談過程中語言恰當,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緩解患者術前壓力,講解術前注意事項,提醒患者做好術前手術區域皮膚準備。護理人員應多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一對一地對手術的基本情況進行講解,包括手術基本過程、對不良事件的應對措施等,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盡量降低患者和家屬的緊張感覺。護理人員應做到對每個患者的生活習慣及身體狀況的把握,如對于睡眠不好的患者要創造安靜的環境,必要時可跟醫生溝通使用催眠藥物,對于進食不好的患者配合家屬為其制定科學營養的飲食,鼓勵患者及時反映情況,并與主治醫師溝通,做好突發情況的準備。
1.3.2 術中護理 巡回護士將患者接入手術室,進入手術室進行各項準備時可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環境、手術大致流程及麻醉配合事項,緩解患者由于陌生環境、無親屬陪伴造成的緊張情緒。做好手術環境準備,調節手術室溫濕度,燈光適宜,年老體弱患者應適當予以保溫措施,防止患者低體溫造成免疫系統損害及組織缺氧,引發感染。加強醫護配合,明確分工,盡量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感染幾率。手術中盡量用紗布保護切口,防止感染。手術室嚴格消毒手術臺和地面,手術間使用多功能動態空氣消毒凈化器進行空氣消毒。溫度保持在22~24 ℃,濕度保持在50%~60%,多與患者溝通,安撫情緒,保證患者始終有護理人員的陪伴。對沖洗液進行加溫,對于年老患者要注意加蓋毛毯保暖,患者在轉移的過程中注意保暖,以防止受涼感冒。
1.3.3 術后護理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如何保護傷口、避免感染、做好鼻口衛生護理及食物衛生管理、減少呼吸道和消化道源性的感染,最大程度避免因患者自身因素而導致的感染。幫助患者處于舒適體位,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盡量采取半臥位,并按時幫患者變換體位,防止壓瘡形成。護理人員應制定深呼吸練習、咳嗽訓練、腹式呼吸計劃,有利于改善肺部通氣,增加肺活量,定時對患者的肺部進行聽診,尤其是下肺部,注意有無啰音,以便及時發現感染,及時采取措施。術后2~3 d巡回護士進行隨訪,了解患者切口恢復情況,協助醫生做好患者手術部位消毒及管理工作,同時指導患者飲食、日常活動等,以促進患者身體功能恢復。
1.4 評定標準 詳細記錄和統計兩組術后的肺部感染發生情況、住院時間和費用,以及通過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配對設計資料的t檢驗或兩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肺部感染率、住院時間及住院費用比較 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住院時間及費用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滿意度比較 實施手術室綜合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的滿意度為81.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5.0%( 字2=6.90,P<0.05),見表2。
3 討論
人口密度大、患者聚集程度高的醫院,易聚集各種致病菌。住院患者由于自身病情位置及免疫力低下,或經手術造成侵入性外傷易造成院內感染,從而使得患者病情復雜化、治療護理難度加大、患者身心痛苦和社會經濟負擔加重,醫療事故、醫療糾紛往往隨之產生。盡管隨著目前抗感染治療和消毒措施的應用,院內感染率有所降低,但對術后感染各部位和各危險因素進行護理仍具有重要意義[6-7]。
臨床上手術后最易出現的并發感染之一即為肺部感染,近年來社會老齡化加速,醫學技術日益提高,老年高齡患者的手術率也逐漸上升。外科手術給術后肺功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術后肺部感染是多種危險因素如高齡、病程長、不良嗜好、營養不良、肺部基礎疾病等共同作用的結果[8-9]。此外,還與手術持續時間長、手術切口、失血量等有關。老年人術后易并發肺部感染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術后較弱的機體抵抗力,對體內和外界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降低;(2)肺功能不同程度的衰退及肺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由于高齡及體內自由基傷害的增加,老年患者支氣管腺體增生、分泌物增多、呼吸道黏膜纖毛運動減弱,又由于術后呼吸活動受到限制,肺泡和支氣管內分泌物咳出不及時造成支氣管堵塞,再加上肺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抗感染能力下降從而極易并發肺部感染;(3)侵入性操作與經驗性廣譜抗菌藥物的使用等,均易導致條件致病菌大量生長繁殖,進而引發術后肺部感染[10-13]。對于老年患者以及肺部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有研究顯示,術后呼吸系統并發癥發生率可達到12%~20%,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精神心理負擔以及家庭經濟負擔[1,14]。術后感染的預防有賴于醫生、護士和患者之間的密切配合,且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15]。
綜合護理針對引起肺部感染的術前、術中、術后的各個環節對接受手術的患者進行干預[16]。既往研究表明,通過對接受手術的患者實行手術室的綜合干預,可達到降低術后肺部感染發生率的目的。該護理模式已應用于婦產科、普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等的手術患者,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