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樵
最沉默的一瞬,是提筆之后,落筆之前
我曾經無數次想寫下有關我們的故事,卻一次又一次開了頭就沒了下文,拿起筆想要恭恭敬敬寫下一些句子來紀念,卻發現思緒萬千根本無法理順。
我給你寫過很多東西,是上課時互相從教室這頭傳到那頭的紙條,是第一次為你準備生日禮物時小心翼翼寫下的賀卡,是當初分別后耐不住寂寞寫的第一封長信,是許久以后想要拼命挽回的明信片,以及這個冬天終于坦然面對的權當和解的新年祝福。我不知道最后它們的結局都是怎樣,我只知道寫的時候臉上一直漾著笑意,交給你的時候并不敢多言,只好匆匆走掉。
而此刻我拿著你的信,翻看了一遍又一遍,終于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我們已經逐漸從彼此的世界淡出,留下的只是嘴角的一絲苦笑。
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呢?是什么時候開始我們不再坦然面對彼此,見面打招呼都有些尷尬,面對面說不上幾句話便冷場只好告別;我們在紙上、在短信里、在QQ上“談笑風生”,卻不能真正理解彼此。陪伴十二年之后終于只能說一句“你的余生,恕我不能如之前那般參與”。
很幸運同你走了一段路
其實初次見面是什么樣子我早就忘了。只記得曾相約一個周末把無關緊要的作業寫到前面去,認認真真描完字帖偷偷往前再寫幾頁,周一相見時卻發現你竟也寫到了那一頁;只記得做同桌時上課偷看課外書被老師叫起來,一唱一和讓老師無話可說;只記得某天下午因感冒請假輸完液回來你在教室門口欣喜地迎接我,卻被我惡作劇似的推在講臺上。那時候你是班長,老師不在時你坐在講桌前維持紀律,卻總是被我氣得說不出話。和你一起爭搶考試第一名,為了一道題爭得面紅耳赤,熱衷于嘲笑你的小眼睛、小個子,大家都說我們是歡喜冤家。
但心里一直很欽佩你,覺得這個小孩兒知道得真多。在口算還是王道的時候你已經開始用豎式計算,速度快到讓老師瞠目結舌;小學三年級的小朋友就已經知道人有多少塊骨頭,分別叫什么;你給我講“相對論”講得忘我,完全無視旁邊一頭黑線的我;六一兒童節跳舞的時候不得不跟你手拉手轉圈,還記得那時你的手有些軟,一直汗津津的。
想想也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兩小無猜”。
一起看過一些風景一起見過一些人
生活從來都比小說精彩,只是主角不知道而已。
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有人開我們的玩笑,從來都是惱怒地回應,從來沒有看過你的表情;從來以為我們的心意相通,但最悲傷的莫過于“我以為”。
初二你轉學到我們初中,卻到了眾人口中的另一個“尖子班”。其實很早就聽說了你喜歡我的傳聞,但一直不以為意,覺得是流言蜚語。你來給我送奶茶、送果凍、送飲料,卻被我用各種借口拒絕,但我一直渴望的其實是像很久以前一樣輕松地聊天。你卻一直在見到我時打個招呼就飛快地走開了。
也許裂隙就是從那時開始了吧,只是我沒發覺,也無暇發覺,那時我心里心心念念的,是另一個少年。
初三寒假,元宵節和情人節撞到了一起,興沖沖地跑去燈會猜燈謎,卻在人群里看見了你。站在那里等待兌獎時你就在我旁邊,沒怎么說話,你用手挽住我胳膊時我假裝不知道。那個晚上一起走了很遠的路,冬夜的風刮在臉上生疼,拿著糖葫蘆一路說些有的沒的。繞了一圈以后看見賣煙花爆竹的,你去買了幾根“仙女棒”,一起在“禁止在公共場所燃放煙花爆竹”的標語下點著,繞著笑著,就像電影里一樣。
一直不愿承認你喜歡我這個現實,固執地以為只要我不說破我們就還是像從前一樣的所謂“藍顏知己”。畢業留言冊上你寫“我會陪你,forever”,內心欣喜激動。可是怎么能像從前一樣呢?
然后一同異鄉求學。沒有被分到同一個班,軍訓時陰差陽錯你住在我樓上,半夜男生女生瞎扯卻從沒聽到你的聲音,最后一天才發現你的存在,想來你該早就聽出我的聲音,只是不愿意說罷了。當然這不怪你,我們更自然的交流,是要隔著屏幕的。
把每一份心思拉扯出來放大,敲在對話框里告訴你,字斟句酌。你不厭其煩地陪我聊天,一條一條短信也從來不計較話費。但一直是我在說你在聽,我對你的生活、你的靈魂一無所知。直到某天不知道說起來什么,你突然發過來“早知道這樣我初三就跟你表白了”,玩笑地回復你“沒準那會兒我就答應了呢”,不動聲色地拒絕,我知道你看得懂,卻不知道屏幕那頭你的表情與想法。其實你也不知道我的靈魂,那些字句里透出的只是我想讓你知道的。
繼續拿你當藍顏男閨蜜。一條短信發過去說我肚子疼,不一會兒你就拿著紅糖水駕臨;分科時糾結得要死,你發長長的短信過來替我分析,交完分科表之后才知道你填了你不喜歡的理科;口腔潰瘍發的時候找你,你拿來藥片督促我喝下,但其實那時候你已經有了女朋友,只是一直沒有告訴我,仍一直對我這么好。
現在想想我真是過分,無條件地索取你的好卻不知回報。
可我怎么回報?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我也無能為力。
每個人的使命都不一樣
很久沒有發短信,很久沒有長談,很久沒有探討人生問題。第十二年的新年,我給你寫了明信片:“當初有很多話要跟你說,現在只剩下一句‘祝你快樂。”
生日時你給我送來禮物,里邊夾著長信。有多久沒有看到你寫的東西了,我不知道。
“還記得那時給你寫留言會一直陪著你,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
“每個出現在我們生活軌跡里的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有人教會你別把過去摟得太緊,有人告訴你無論你做了怎樣的決定他都懂,而我之于你的使命,或許就是陪你走完你的青春,自此各安天命。……”
“我們都在變,就連你希望一直不變的,也都隨著時間淡化了。”
但其實你之于我的使命,在于教會我怎么去對一個人好。
萬千言語,只剩感激,謝謝你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