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業發展上,全域旅游始終發揮著“旅游+”功能,使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相融相生,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2017年5月1日清晨5點10分,天安門廣場已經人山人海。趁著五一小長假,從全國各地趕過來的游人聚集在這里準備觀看升國旗儀式。無獨有偶,南京市也在五一假期迎來了旅游人潮,據中山陵園風景區發布的信息顯示,五一小長假的第二天共有游客21萬人次進入風景區參觀。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全國各地景區迎來了旅游高峰。 據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綜合測算,全國共接待游客1.34億人次,同比增長14.4%,實現旅游總收入791億元,同比增長16.2%。假日旅游旺盛的消費潛力淋漓展現,中國旅游發展的強勁勢頭毋庸置疑。
多種模式
旅游與假期相遇,各地游人如織的景象背后,凸顯著全域旅游發展的巨大活力。
“各地旅游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態勢明顯。”國家旅游局新聞發言人侯振剛表示,“以全域旅游理念,推進落實旅游供給側改革,積極增加產品供給”的全域旅游供給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傳統旅游城市迎來大量游客的同時,作為國內旅游的主戰場,鄉村旅游依然大放異彩。各地美麗鄉村、特色小鎮、文化街區也都成為游客聚集地。據統計,4月30日,山東德州德城區鄉村旅游點共接待游客3.5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648.5萬元;山東淄博南沙井、中郝峪、聶家峪等多個鄉村旅游點共接待游客10.5萬人次;濟寧泗水宋家溝寫生基地也迎來眾多青島、臨沂等前來寫生的客人。
園區型產品異軍突起。假日期間,各地的度假區、博物館、動物園、植物園人流如織,各種實景演出座無虛席,旅游產品供給的極大豐富,恰恰對接了人們廣泛多元的旅游需求,釋放了巨大消費潛力。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鎮“天開花海”景區千畝油菜花競相開放,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參觀。湖北省武漢市開放式景區帶火相關產業,東湖綠道是東湖5A級旅游景區內免門票的開放式景區,五一假期首日,東湖周邊的農家樂生意異常火爆。
假期期間,選擇城市周邊游和鄉村游的游客依然很多,自駕游依然火爆。熱門旅游活動項目賞花、采摘、游園等活動備受青睞。據相關人士分析,隨著鄉村旅游的深度開發、鄉村旅游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開展,鄉村環境不斷改善,走進鄉村、品味農韻、回歸自然成為市民假期首選。
此外,技術的變革也推動了旅游消費升級。據長沙旅游部門介紹,在傳統的坡子街、太平街等地方,各類優惠促銷活動熱鬧非凡。各商家老字號除備足貨源外,在支付方式等方面也做了創新,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等新興方式已經得到較大推廣。據介紹,在全國各地鄉村、古鎮,新媒體新技術的升級,也成為游客消費的一大助推力。
假日旅游管理
五一假日旅游市場的火爆,充分顯示了假日旅游市場旺盛的消費潛力。“假日旅游管理是全域旅游改革的重頭戲之一。” 國家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加強“假日旅游管理”是全域旅游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應對節假日突然涌現的旅游人潮,各地熱門景區采取多項舉措。山西省五臺山景區加強游客流量管控,及時疏導游覽秩序;敦煌莫高窟嚴格執行網上預約制,每天發售6000張門票;安徽黃山風景區實行分片管理,修訂了湯口交通分流方案,通過在換乘中心、索道下站等一些游客集散地的電子大屏來實時公布天氣預報、進山游客數量和溫馨提示;山東泰山景區延長旅游大巴服務時間,增加了專線旅游車的頻次,接送游客上下山。
對旅游市場秩序的綜合監管,也成為剛剛過去的這個假期里游客滿意度上升的一大因素。假日期間,國家旅游局組成多路旅游市場檢查組,展開“春季行動”,赴廣東、天津等地檢查旅游市場秩序。
五一期間,在國家旅游局引導下,各地多舉措應對人流高峰,強化公共服務保障游客出行。為滿足游客出行的信息需求,各地旅游主管部門在加大宣傳力度的同時,加強了旅游信息提示,傳播文明旅游理念。
在上海,針對外灘、南京路等重點區域人車流量大,易引起人流聚集和局部對沖等問題,武警上海總隊全線抽組2000多名兵力擔負外灘等重點景區秩序安保任務;寧夏中衛市5A級景區沙坡頭增設了35名旅游警察,在游客集中區域開展巡邏,為游客提供咨詢等安全服務;桂林市在景區設置了旅游巡回法庭,快速審理旅游糾紛,保障游客合法權益;洛陽市欒川公安系統全員在崗服務游客保安全,特別是交警、旅游警察24小時在崗值班。
針對可能出現的重點景區游客爆滿、安全保障壓力加大等特點,應國家旅游局的要求,各地景區景點對游客承載量實行監控,及時廣泛發布安全預警信息,做好高峰時段游客的疏導控制。
全域旅游引領未來旅游改革
隨著全域旅游的不斷發展,旅游業在拓寬發展思路、創新思維模式、激發內生動力方面發揮著全局性的作用。越來越多的地區通過全域旅游這條路,走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旅游局以全域旅游理念引領全國旅游業改革發展,中國旅游業在旅游市場監管、旅游公共服務、旅游產業結構、旅游管理體制等領域的改革實現了大量突破。被大眾持續關注的“廁所革命”,就引領著旅游公共服務的全面提升。各地在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上狠下功夫,大力推進廁所革命,著力解決游程中“找廁難、如廁難”等問題,提升了游客舒適度和滿意度。五一假期里,湖南崀山景區專門設置了20座“第三衛生間”,讓陪伴老人和小孩出游的游客避免了如廁尷尬,受到交口稱贊。數據表明,目前,全國各地旅游廁所建設工作進展情況良好,景區景點“找廁難、如廁難”現象有了顯著改觀。我國旅游廁所建設基本達到了“數量充足、干凈無味、管理有效、使用免費”的目標。以旅游廁所革命為代表,全國范圍內實現了涉旅基礎設施升級、配套系統更新、服務水平升級。
在產業發展上,全域旅游始終發揮著“旅游+”功能,使旅游與其他相關產業深度融合、相融相生,形成新的生產力和競爭力,這也是假日旅游火爆的強大支撐。
侯振剛表示,國內旅游目前正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方式轉變,“旅游+”正以強大活力與其他產業磨合、融合、組合,不斷衍生新產品、新業態、新供給。
這既為旅游業自身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也為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動能;既為旅游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挖掘了潛力,也為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注入了活力。無論是近年21個省份的旅游局“升格”為旅游委,還是在數十個地市設立的旅游巡回法庭,都是行業管理改革的一部分。“旅游產業的全面改革成果,在五一假日旅游市場和管理上得到了集中檢驗。”侯振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