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陶秋艷
小學英語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探索
文/陶秋艷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做指導。所以我們的教育不能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脫離生活,遠離生活,而要面對生活,貼近生活,與生活緊密結合。我們教師自己先要把這種理念轉變過來,要努力把傳統語言學習中的知識課堂轉變為生命課堂。我們現行的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能看到與生活的相關的話題,教材來源于生活,把教材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有探究的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內容相關,學生也會樂于自主探究。
6B Unit5 The seasons 這一課的話題就是天氣,如何在生活中與他人用英語來討論天氣是本課的語言任務。在課前導學的處理上如果根據傳統的處理方式,無非是課前預習這些天氣類的單詞如“sunny,windy”的讀音,或者是What’s the weather like? 句型的熟悉。這樣的課前準備是枯燥乏味的,還是要求學生做,違背了自主探究的本意。于是我基于學生的生活經歷給孩子制定了觀察天氣預報的語言活動。并設計了表格如下:

City Weather Shanghai Beijing Taicang Guangzhou Suzhou
學生們在課前可以提前在家觀察天氣預報,然后寫出不同城市的不同天氣,同時明白the wea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學生為了第二天把自己的觀察用英語的方式表達出來,自發的學習英語單詞,并且運用,這樣的學習是學生自發探究的過程,這樣的課前導學任務設計對學生的學習起著不可替代的催化劑作用,這樣的語言任務是貼近生活實際的,而語言就是為生活服務的。
陶行知先生認為,受教育的目的是改造生活,教育的原點和終點都是促進人的發展,滿足人生的需要。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正確引導學生認識和處理好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關系。用在英語教學上,就是通過英語學習改變學生的生活,具體的就是通過學習英語提高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用英語與人交流的能力。這也是探究學習中的讓學生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的能力。
在小學英語的教學實踐中,教師也可以利用有效的合作學習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探究學習。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潛能,通過小組成員間相互協作,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群體中交往和學習。深入合作,學會學習。一堂課四十分鐘,并不是每時每刻都是課堂的亮點,那如何讓亮點突出呢?如何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呢?精心設計題目,利用因果質疑和小組合作,讓學生發現問題,尋找答案。如何讓學生明白一般疑問句以及它的用法是本課的一個難點,涉及到語法點比較難。
小組合作觀察練習3和4,5和6區別,讓學生發現一般疑問句就是把Be動詞is提前句末加問號,而且通過圖片的直觀性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肯定與否定的回答。通過習題來激發學生主動探究能力,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能力,并且在學習中解決了一般疑問這個語法知識點。課堂亮點就是解決難點,學生自己解決難點,學習氣氛。盡可能創設真實情境,讓英語真正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就是知識的復習,由于中西方語言表達習慣的不同,學生接受英語知識就困難一些,不像中文,平時是怎么說的,就怎么說。英語的表達習慣會顛倒句子結構,所以一個句型就需要反復練習。因此,復習是學習英語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經常會利用概念圖,圖標形式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
例如三年級學生在復習階段可以整理關于詞匯和顏色的單詞并且想想他們之間是否有什么密切的練習可以用概念圖作如下的表示:

這樣子把詞匯放入語義網絡,強調詞與詞之間的緊密聯系,這種做法可以促使學生有效地分析詞匯之間的相互關系,有助于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擴展他們的詞匯量,進一步激發他們對詞匯學會的興趣,并使他們的發散性思維提到提高。
我們還可以利用概念圖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交際。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合作,通過圖片和概念圖的形式降低難度,讓學生可以有話說,愿意說,最終激發并且保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自主探究教學是適應社會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學生閱讀能力和知識理解能力的教學模式。英語課堂中,教師要運用好這種教學模式,讓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
(作者單位:江蘇省太倉港港口開發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