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三醫院,遼寧 沈陽 110042)
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腎盂結石的臨床分析
張樹剛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三醫院,遼寧 沈陽 110042)
目的分析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腎盂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 105例腎盂結石患者為本次試驗的對象,并對其分組,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對照組50例給予輸尿管鏡碎石的方式治療,治療組55例給予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方式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結石清除率以及術后感染率的情況。結果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時間明顯比對照組高,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比對照組少,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90.9%,對照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56.0%,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為3.6%,對照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為24.0%,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腎盂結石患者的治療而言,采用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方法治療,效果較佳,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結石清除率,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后感染率,安全性較高,推廣價值較高。
輸尿管鏡碎石;體外沖擊波碎石;腎盂結石
泌尿系結石在臨床治療中較常見,具有發病急、發作時疼痛劇烈的特點,此病癥會造成腎功能損傷及泌尿感染,嚴重者會導致癌癥的發生[1]。近年來,隨著人們越來越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泌尿結石的發病率呈不斷增長的趨勢。 此病癥的臨床癥狀為:血尿、腰痛難忍、腎絞痛等,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尋求一種效果較高的治療方法意具有重大意義[2]。目前,腎盂結石的治療方式主要為手術取石以及碎石等,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存在的并發癥相對較高,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近年來,隨著我國取石及碎石技術的不斷發展,輸尿管鏡碎石及體外沖擊波碎石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較高效果的同時,確保了患者安全,應用價值較高。本研究選取了105例腎盂結石患者為本次試驗對象,具體分析了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應用效果,以下為本次研究的報道。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5例腎盂結石患者為本次試驗的對象,并對其進行分組,隨機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5例,對照組50例。治療組中男33例,女22例,年齡39~79歲,平均年齡(52.3±3.4)歲,病程0.2~5.1年,平均病程(2.7±1.5)年,腎盂結石大小2.3~3.1 cm,平均大小(2.7±0.2)cm;對照組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39~80歲,平均年齡(52.4±3.5)歲,病程0.3~5.2年,平均病程(2.7±1.7)年,腎盂結石大小2.4~3.0 cm,平均大小(2.6±0.3)cm。排除標準:患有嚴重心、肝、肺功能障礙者;有心臟病史者;不配合治療者;嚴重精神病患者等。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情況和腰痛情況,同時有腎損傷的情況發生[3]。選入的患者均符合腎盂結石的診斷標準。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結石大小等臨床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進行輸尿管鏡碎石的方式治療,方法如下:首先給予患者全麻,取截石部位,而后將導管插入輸尿管,然后輸尿管鏡沿著導管的方向慢慢進入,并時刻進行輸尿管粘膜的觀察,最終將輸尿管鏡到達結石的部位,最后將結石擊碎并清除,手術過后將雙J管放置其中[4]。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14天以后進行沖擊波碎石,采用的碎石機器為電磁式體外碎石機,每1例碎石次數均少于3次,碎石的間隔時間為14天。若患者碎石成功,無需再次進行時應拔掉雙J管,1月后進行復診[5],確保碎石的成功。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結石清除率、術后感染率的具體情況,并進行統計。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 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 統計得出,治療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2.2±3.3)h,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為(14.2± 4.7)h,對照組的手術時間比對照組手術時間短,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15.9± 2.7)mL,對照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為(27.9±3.1)mL,治療組明顯比對照組少,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結石清除率以及術后感染率 術后統計得出,治療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90.9%,對照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56.0%,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為3.6%,對照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為24.0%,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以及術后感染率的對比
腎盂結石屬于良性疾病,在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但腎盂結石為泌尿結石,一定程度上會阻塞尿路,產生尿道疼痛、血尿以及腎積水癥狀,嚴重者還會出現腫瘤病癥,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生命安全,因此現階段,探究一種腎盂結石的治療方式意義重大[6]。目前,對腎盂結石的治療多采用輸尿管鏡碎石術,此方法具有操作簡便、快捷、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的特點,該方法是在不動刀的情況下將輸尿管鏡下直接進入尿道管,而進行的結石清除,具有無創傷性的優點,屬于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輸尿管鏡碎石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受結石部位、結石大小以及結石硬度的影響較大,若結石屬于特殊部位的大石,且質地較硬,進行此手術達不到理想效果,需要做進一步研究[7]。近年來隨者臨床醫療技術的不斷提升,微創手術和泌外腔技術也得到不斷革新,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被廣泛應用到臨床治療中,且可達到較理想效果,同時解決了單純使用輸尿管鏡碎石術的局限性問題[8],應用價值價高。
通過本次研究,分析出對照組的手術時間比對照組高,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治療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比對照組少,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90.9%,對照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56.0%,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治療組的效果比對照組好;治療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為3.6%,對照組患者的術后感染率為24.0%,治療組患者的安全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腎盂結石患者的治療而言,采用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的方法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單純使用輸尿管鏡碎石術,聯合手術不僅可以提高患者的結石清除率,,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和術后感染率,安全性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1]張國盛,楊沛華,黃安余.輸尿管結石采用經尿道輸尿管鏡碎石治療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3):75-76.
[2]游小波.經皮腎鏡取石術與經輸尿管鏡碎石術治療上尿路結石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23):56-57.
[3]杜建兵,宋洪飛,倪虹.輸尿管鏡碎石術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較大腎盂結石療效分析[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11,26 (8):613-616.
[4]於焱生,劉任成,劉文超.輸尿管鏡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腎盂結石療效分析[J].醫學綜述,2013,19(10):1906-1907.
[5]李向軍.輸尿管鏡碎石術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較大腎盂結石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502-503.
[6]肖擁軍.輸尿管鏡碎石術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較大腎盂結石臨床研究[J].廣州醫學院學報,2013,41(5):27-29.
[7]王麗琴,周樹明,楊景勛,等.輸尿管鏡腔內碎石聯合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腎盂結石1200例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7 (9):39-40.
[8]周逢海,呂海迪,李曉云,等.輸尿管鏡下鈥激光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后嵌頓性輸尿管結石236例療效分析[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3,18(5):501-50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