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播時尚:兩年關門店103家股權轉讓令人費解
本刊記者吳東燕
日前,日播時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播時尚”)首發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審核通過。本次IPO,公司擬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募集資金將投向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研發設計中心項目以及信息化系統升級項目,總投資額為55197.28萬元。
招股說明書顯示,近年來隨著服裝行業增速下降,公司業績持續下滑令人堪憂,其中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下滑,凈利潤連續三年下滑,這在同行業上市公司(擬)中并不多見。而伴隨著業績的下滑,公司門店數量也不斷縮減,兩年時間門店縮減103家。
除此之外,和競爭對手相比,公司在研發費用方面的投入不僅遠遠低于行業平均值,而且與行業逐年提升的趨勢相反。從募集資金投向來看,公司重營銷輕研發的趨勢也十分明顯。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在日播時尚披露的子公司的情況中,也存在許多令人難以理解的地方。
為了讓投資者更清晰地了解公司的經營狀況,記者還查閱了公司2015年報送的招股書。數據顯示,公司近年來經營業績令人堪憂。從營業收入來看,2014、2015年連續兩年下滑,2016年雖然重新恢復了正增長,但同比僅5.71%的增長率仍然反映出公司積弱難返的處境。從歸母凈利潤的角度來看,則情況更為嚴重,2013、2014、2015年連續3年下滑,2016年同比僅增長0.67%。
而觀察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們,雖然隨著服裝行業增速下降,不少公司的利潤增速也有下降,但也不乏逆流而上的,如瑪斯菲爾、江南布衣、歌力思等公司,最近三年的歸母凈利潤都維持了正增長趨勢,像日播時尚這樣連續多年持續下滑的并不多見。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乏力之際,公司的營業總成本卻只增不減。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日播時尚的營業總成本從79512.07萬元增長至84897.31萬元,其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以及資產減值損失等項目均為逐年增長的勢頭。受業績下滑的影響,公司不得不選擇斷臂求生。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門店數量分別為989家、927家和886家,兩年時間門店縮減103家。

表:日播時尚合并利潤表主要數據
從研發支出來看,2014-2016年,日播時尚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934.50萬元、1999.03萬元、2049.17萬元,分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12%、2.23%、2.16%,同時期同行業(擬)上市公司的行業平均值則分別為3.34%、4.01%、5.12%。公司的研發支出的比例不僅遠遠低于行業平均值,而且與行業逐年提升的趨勢相反。
另外,在本次IPO中,公司擬將募集資金用于三大項目建設,分別為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研發設計中心項目和信息化系統升級項目。其中營銷網絡建設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34661.43萬元,而研發設計中心項目擬投入資金僅為12205.85萬元,后者投入金額僅為前者的35.21%。
我們知道,日播時尚經營的主要產品為中高端時尚女裝,對設計研發能力有著極高的要求。那么,上述這種重營銷輕研發的現象會不會導致公司在行業競爭中優勢下降,從而使得公司的經營業績落后于同行業的競爭對手呢?
對于公司披露的子公司的情況,記者也有幾個不理解的地方。
2012年5月15日,之杰香港(公司實際控制人曲江亭的弟弟曲風雷投資設立)將其持有的日播至美25%股權轉讓給日播國際時,轉讓價格為607.20萬元,系根據日播至美截至2012年4月30日的凈資產賬面價值確定,然而招股書中并沒有披露這一凈資產賬面價值是多少?
北京創美原本是日播實業(發行人前身)的一級子公司。2012年11月20日,日播實業將其持有的北京創美100%股權轉讓予上海云娜,轉讓價格為50萬元。此后不到一年(2013年8月31日),上海云娜又將其持有的北京創美100%股權轉讓予發行人,轉讓價格還是50萬元。公司這樣做,豈非多此一舉?
除此之外,上海云娜下屬蘇州至臻、武漢至臻2家全資子公司,原本都是發行人前身日播實業的一級子公司,為何要將其轉變成二級子公司呢?另外,天津至美原本是上海云娜的全資子公司,后來股權全部轉讓給北京創美,公司這么做又是為何?
2016年3月2日和2016年3月24日,公司陸續注銷了兩家二級子公司:南京至臻和杭州江亭,都是上海云娜100%控股的子公司,兩家公司被注銷前盈利能力尚可,不知道公司一下子注銷這兩家子公司的目的何在?
針對上述疑問,股市動態分析周刊記者向日播時尚披露的信箱發送了采訪提綱,但截止至發稿,公司方面并沒有作出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