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4日、15日,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先后殞命。在皇權專制制度下,最高統治者的輪換交替,直接決定著臣屬的宦海仕途,何況此時的大清帝國已經處于風雨飄搖之中,所謂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模式,在這種歷史大變動中,更加具有深不可測的變數。時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的袁世凱便親身體驗了這一無法跳出的歷史周期律。
皇帝和太后的喪葬儀式還未履行完畢,急于掌握軍權的親貴們便開始商議除掉權傾一時的袁世凱。袁世凱嫡孫袁家賓提供的材料說:“隆裕太后將光緒生前寫好、壓在硯臺下面的朱筆親書‘必殺袁世凱五字御批親交載灃。”不過,當攝政王載灃密召張之洞商議此事時,得到的回答卻是:“國家遭逢大故,不宜誅戮舊臣?!陛d灃又以軍機處名義密電北洋六鎮征求意見,六鎮回奏:“請將臣等先行革職,以免士卒有變,辜負天恩?!币幌驌u擺不定、缺少政治洞見的載灃一時沒了主意。
此時,袁世凱事先已經得到首席軍機大臣奕劻的密告,遂求救于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朱爾典全力協助袁世凱以一身英國商人的打扮連夜逃亡天津,入住利順德大飯店三樓躲藏?!短旖蚴费芯俊?986年第1期有篇文章對此描述說:“袁世凱在慈禧太后死后,感到形勢對己不利,喬裝打扮,潛來天津,住在英租界利順德飯店避風,英國駐華公使朱爾典指令英工部局派專人加以保護,并立即向清廷為之疏通,最后得以平安無事?!痹绖P選擇利順德大飯店作為避險地,并非一時的倉皇選擇,而是有著頗深的淵源。
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時,便與利順德大飯店股東之一德國人漢納根建立了友誼,并進一步與利順德其他股東相識。之后,袁世凱仕途發達,先后升任直隸按察使、工部右侍郎、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等,成為中外人士眼中的“李鴻章第二”,與利順德的關系也更加密切。在其出任直隸總督期間,每逢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生日,總督衙門均按例舉行一定規模的慶賀招待宴會,中外賓客共享利順德精美的西式餐飲。1904年1月,身為直隸總督的袁世凱和各國駐津官員還共同受邀參加了在利順德舉行的慶祝德皇生日的宴會。
正因為有這樣深厚的關系,利順德的股東安德遜毅然為袁世凱提供政治避難。在此后一個多月時間里,利順德的股東們與徐世昌、楊士奇、楊度等人一起為袁世凱奔走,與清廷溝通、斡旋。最終在朱爾典保證其生命安全的前提下,袁世凱回到北京,接受“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開缺回籍養疴”的命運。
袁世凱雖然保住性命,但只能退隱。當然,自以為權柄在手的載灃,預測不到三年后會發生什么,更無法設想昔日被自己流放的臣屬會韜光養晦,在武昌首義這一歷史契機到來之際,開始放棄忠君思想的儒家士子老路,并主動駕馭起清廷與南方革命軍的南北和談。
作為近代中國舞臺上的一個主角,很多場大戲袁世凱都曾參與其間,并影響了中國歷史的走向。避險于利順德大飯店這一走麥城的經歷,史家們似乎并不怎么關心,但是,正是這一次落難與脫險,成為袁世凱改寫歷史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