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秀
[關鍵詞]村級黨組織;重大意義;措施
村級黨組織是黨的整個組織體系的基石,是貫徹實施黨的政策、主張的前沿陣地,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村級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夯實黨執政的組織基礎”。 在新的歷史時期,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能否充分發揮,關系到我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成敗。本文針對村級黨組織建設的突出問題,探討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村級黨組織建設重大意義
新形勢下村級黨組織肩負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及本村黨員大會的決議,領導、支持村民委員會、共青團、婦代會等依照法律法規及章程行使職權,搞好支部委員會的自身建設,負責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搞好本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治安、計劃生育工作等等黨建主體責任和重要任務。 可見,加強農村黨組織建設,不斷提高農村黨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對于深化農村改革、帶領群眾致富、維護農村穩定、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村級黨組織建設存在問題
目前村級黨組織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戰斗力減弱,存在“無人干事”的問題。一是村書記工作動力不足。二是農村黨員意識不強。三是后備人才匱乏。
(二)經濟基礎薄弱,存在“無錢辦事”的問題。一是個別村債務較重。既有搞道路建設等公益事業形成的,也有貸款墊付農業稅等形成的歷史債務,還有一些為完成春種、秋翻等任務形成的新債務。二是增收渠道窄。
(三)組織影響弱化,存在“無力管事”的問題。一是組織發動群眾困難。由于一些村民的小農意識,沒有好處的事不想干,出工出力的事不愿干,拒不參加村公益事業建設,村黨組織威信明顯降低。二是工作作風不民主。有的村干部對群眾日益提高的民主意識不適應,習慣沿用傳統工作方法,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放到群眾的對立面,存在“老辦法不頂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等問題。三是制度建設流于形式。個別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存在“寫在文件上,掛在墻壁上,收效談不上”現象。
三、村級黨組織建設措施建議
針對存在的問題,堅持把抓黨建作為最大政績,積極探索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的有效招法,著力解決農村無人干事、無錢辦事、無力管事等問題。
(一)抓隊伍強管理,解決“無人干事”的問題。按照“抓好一把手、帶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隊伍”的工作要求,從村黨支部書記、黨員干部、后備干部三個層面入手,全面激發農村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熱情。一是實行村支部書記星級化管理。建議將農村重點工作細化為10個星項進行考核,村支部書記獲得6星以上參加評選,按照30%比例納入星級化管理,可享受鄉鎮事業干部工資待遇,連續8年或累計12年,可終身享受鄉鎮事業干部工資待遇。同時,探索實行由縣財政每年拿出一定資金,為在職村支部書記繳納養老保險,使村支部書記到退休年齡后享受退休金待遇,切實解決村支部書記的后顧之憂。二是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管理。把“三會一課”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落到實處,使每名黨員都能定期參加組織生活,增強黨員意識。采取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1戶聯10戶等方式,督促每名黨員切實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深入開展黨員定性分析和民主評議,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純潔黨員隊伍。三是抓好后備干部培養。開展了農村好青年評選活動,選拔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致富能手、復員軍人、務工返鄉青年、外出經商人員等,充實到黨員干部隊伍,作為村兩委班子后備。 并實行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對表現突出的,擔任村書記助理或村長助理,成熟后選任到村黨支部任職。
(二)抓經濟強保障,解決“無錢辦事”的問題。采取“造血”和“輸血”相結合的方式,增強村集體經濟實力,保障各項工作有效開展。一是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只有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黨組織才有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才有實力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要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制定村級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引領群眾主動參與集體經濟建設。二是提供黨建工作經費保障。建議采取省級統籌、市縣配套的辦法,縣財政每年在轉移支付的基礎上,按照每村每年保證2-5萬元標準,單獨撥付工作經費,解決村級辦公經費不足難題。
(三)抓制度強服務,解決“無力管事”的問題。在新形勢下,必須實現由管理到服務的轉變,才能增強村級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一是開展決策監督面向群眾。明確在村級重大事務決策上,凡集體和村民利益重大事項,必須進行“四議兩公開”。同時,對村級“三資”管理,發揮村務監督委員會和村民代表的監督作用,促使村干部按章辦事、廉潔奉公,從源頭上治理濫用權力和以權謀私的發生。二是用好村規民約管理群眾。堅持用群眾管理群眾,引領組織村民制定具體詳細、可操作性強的村規民約,比如村級一事一議議定事項后,個別村民不執行,等等問題,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保證村規民約的合理性和約束力。三是開展便民代辦服務群眾。在每個屯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實行屯長代辦負責制,便民服務項目涵蓋新生兒落戶、農機補貼申請、低保申請等20多項業務。通過代辦服務,方便群眾辦事,密切干群關系,增強了村屯干部威信。
參考文獻:
[1]《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調查與思考》--人民網(2015年11月12日).
[2]《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12年11月8日).
[3]《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1999年2月13日).
(編輯/丹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