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序
摘 要:施工現場專用攪拌站技術方案設計。為了保證工程在項目所在地順利實施,根據工程情況、現場條件、現場需求、施工組織等因素,對各方面指標進行詳細的計算和論證,配置相對經濟、合理、適用的生產設備及輔助設施。隨著國際總承包項目日見增多,對總承包商的組織管理能力、技術水平、抗風險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系統、規范化的思路有利于提高項目執行效率、保證項目順利實施,同時為其他工程項目提供可借鑒信息。
關鍵詞:混凝土攪拌站;砂石堆場;生產運營方案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096-02
1 基本概況介紹
以一個非洲市場水泥生產線項目為例,根據結構設計方案,土建工程預計的混凝土總用量約為7-8萬立方。根據初步現場調研反饋的信息,非洲當地因資源匱乏,施工材料供應有限,價格昂貴,商品混凝土平均價格達到160-180美元/方,建設成本非常高。在水泥、砂、石、施工用水保證供應的條件下,通過嚴密的經濟方案對比,考慮在施工現場自建混凝土攪拌站,專供本項目使用,既可以節約成本也可以保證混凝土的及時供應。在非高峰期也可以對外銷售,充分利用設備折舊,縮短成本回收期。
2 工程信息
工程環境條件:
地理位置:非洲西部
海拔高度:60m
標準大氣壓
基本風壓:0.52KN/m2
環境溫度:Max.31℃,Min.18℃,Avg.25℃
降水量:年平均1079.1mm
相對空氣濕度:最小濕度:76%(夏季)
最大濕度:82%(冬季)
平均濕度:80%(夏季)
降雪、地震:無
當地氣候氣象條件作為攪拌站實驗室配合比設計的重要依據,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坍落度、初凝時間、終凝時間等指標。
3 攪拌站主機設備選型
僅以單個項目實例討論自建攪拌站的方案,作為類似項目的借鑒和參考。
3.1 確定攪拌站生產能力
根據工程預估的混凝土方量、EPC合同土建總工期(假定為9個月)及已有類似項目施工經驗,確定按照高峰期澆筑混凝土量為1200方/天(晝夜施工)計算:每小時實際需要產量=1200/24=50m3。
考慮生產過程中設備故障、停電、設備維護保養、原料供應不足,取設備利用系數為0.8;考慮工人交接班時間、休息時間、攪拌車倒車時間等因素,取時間利用系數為0.8;理論生產能力=50/0.8/0.8=78m3。
因此,根據目前國內大型知名混凝土攪拌設備供應商提供的各設備類型,選用理論生產能力為90立方/小時的工程攪拌站最為契合。
3.2 攪拌站選配
(1)拼裝形式建議選用螺栓拼接式,EPC項目通常工期較緊張,不可控因素多,逾期罰款條件嚴苛,每一個執行環節均應以項目工期、成本為重要控制目標,為后續工作贏取寶貴時間資源。安裝時間節省10天左右、同時又便于后期拆解、運輸。
(2)水泥倉規格建議選用3個100噸的水泥散裝倉。當地水泥供應經常存在斷貨現象,為了保證現場連續施工,減少原料供應的不利影響,應確保原料的充足儲備。由于當地沒有粉煤灰,因此將廠家標配的1個粉煤灰倉改裝成水泥倉。因此每一項配置的選用均要因地制宜,靈活變通。
根據初步配合比設計報告,每方混凝土需要400kg水泥;300*1000kg/400kg=750m3因此水泥罐倉儲量可保證連續生產750立方混凝土。
(3)物料輸送形式建議采用皮帶式輸送,通過實際使用驗證,優點是性能穩定、故障率低、但占地面積相對較大,場地面積不受限制時適用。
攪拌站供應商水平參差不齊,除設備本身質量及價格外,是否在項目當地有售后服務站及配件庫也應作為重要的選擇依據,尤其在條件艱苦和資源匱乏的地區,24小時售后服務和維修保養服務,在后期運營中至關重要,是現場順利施工有效保障,管理決策者應特別重視成本最低不代表經濟最優,應成本與風險并濟。
3.3 混凝土攪拌車
生產出混凝土后,運輸是關鍵環節,是連接生產與施工的紐帶。90型攪拌站攪拌機每盤設計出料能力1.5立方,配備容積為9方的攪拌車,4盤整好裝滿。下列為計算攪拌車數量參考公式:
N=Q/60Vx(60L/S+T)
式中N ——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臺);
Q——總混凝土方量(m3/h);
V——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容量(m3/h);
S——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平均行車速度(km/h);
L——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往返距離(km);
T——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總計停歇時間(min)
假定計算條件:運距2km,現場行車速度20km/h,澆筑時間10min,周轉時間5min。
攪拌車數量=78m3/60min*9m3*(60*2km/20+15min)=2.89臺。
同時考慮1個施工點的零星混凝土用量,確定共需4臺容量9m3的攪拌車。
3.4 其他輔助設備
(1)柴油發電機:如現場沒有施工用電,須單獨為攪拌站設置柴油式發電機,要保證連續供電生產,因此考慮2臺相應型號的柴油發電機,一用一備。同時將發電機采購或租賃、柴油機油消耗、維護保養費用均考慮進經濟分析中。同時應保證攪拌站生產、試驗室、辦公及其他輔助設施的用電。
(2)1臺的專用裝載機,用于上料。
(3)汽車泵由于采購成本較高,考慮常備一輛(臂架最大垂直高度43m,最大理論輸送量120m3/h,型號根據工程結構特點靈活選用),高峰期現場租用。
(4)地泵主要用于有混凝土筒倉滑模施工的項目,配備一臺,最大垂直布料高度110m,最大排量85m3/h。
4 砂石堆場
4.1 堆場設計要求
原材料露天堆放,自然排水,場地平整時要求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堆場面積應滿足貯存期的要求,陸路運輸貯存周期按10天考慮;為了便于裝載機取料,各不同粒徑的物料應集中堆放;為避免混料,各物料間設置擋墻。
4.2 堆取料方式
自卸車卸料、裝載機取料。
4.3 堆場計算
條件:
(1)貯存周期7天。根據當地材料市場的供應情況確定。
(2)材料生產損耗系數(%):散裝水泥0.5~1;砂子3~5;一般碎石3~5;
(3)假定基本配合比,水泥:水:砂:石=400kg:185kg:600kg:1250kg;材料用量,80000方混凝土,9個月工期,高峰期每天1200方混凝土。詳細砂石用量見表1。
條件:物料貯存量=(總用量/生產天數/材料容重)*貯存天數=料堆占地面積*單位面積貯存定額參考指標(m3/m2)砂堆積密度=1.45t/m3,石子堆積密度1.65t/m3
結論:高峰值:砂貯存量=720/1.45*7=3475m3;石貯存量=1500/1.65*7=6363m3;平均值:砂貯存量=180/1.45 *7=868m3;石貯存量=375/1.65*7=1590m3根據堆場單位面積內貯存定額參考指標,堆料高度2m,料堆寬度10m,參考指標1.8m3/m2。高峰值:砂堆場占地面積=10*200*1.8 =3600>3475m3,石堆場占地面積=10*365*1.8=6570>6363m3,平均值:砂堆場占地面積=10*50*1.8=900>868m3,石堆場占地面積=10*92*1.8=1656>1590m3考慮場地限制,建議按照平均值選用堆場尺寸,寬10m長150m。攪拌站應在施工現場統一規劃單獨區域進行建設,同時設置圍墻。除材料堆場外,還應設置生產區域、蓄水池、辦公區域、試驗室、停車場、機修車間、洗車場、沉淀池、倉庫、門衛、攪拌車和原材料專用的出入口等。
5 生產運營方案
5.1 項目進度計劃
編制進度計劃應充分考慮各個執行環節。確定出關鍵路線后倒推最晚完成時間。各里程碑事件包括:前期方案對比、設備采購、設備生產及發運、海上運輸、現場攪拌站土建建設、設備安裝調試、試配試驗、試生產。
5.2 攪拌站安裝所需的人材機資源
(1)人數視攪拌站規模而定。廠家安裝指導人員、安裝施工人員(應包含焊工、電工、油漆工等)。
(2)吊車、焊機、施工用發電機。
(3)安裝完畢試生產10-20盤,即15-30方混凝土提前安排原材料進場。外加劑如當地采購不到,需從國內提前準備發運。
5.3 運營模式選擇
方案一:全部分包給土建施工單位,施工單位負責采購攪拌站及試驗設備等,建設生產及辦公、生活等輔助設施,負責生產期間的運營管理和維護。(優點:有助于攪拌站生產與現場施工的協調配合與統籌管理,有利于資源成本的節約。缺點:甲方對混凝土及施工質量的控制力量減弱,可能會造成甲供原料浪費現象。)
方案二:甲方采購設備,國內發運,由土建施工單位負責現場安裝、生產、運營、管理。甲方配現場配專人負責原材料采購及生產管理。(優點:甲方擁有設備所有權,項目完成以后處理設備獲得殘值,或利用于其他項目,可節約成本。缺點:生產運營期間施工人員不愛惜、不認真維護設備,會造成設備磨損嚴重等現象,設備維修保養及燃油費用比較高。)
方案三:選擇有攪拌站運營經驗的公司建設專用現場攪拌站,簽訂商品混凝土供應合同。(優點:專業公司有運營攪拌站的經驗及成熟的技術實力,甲方不用投入資金購買設備,前期投資較少,現場建站有利于保證供應。缺點:合作默契程度、風險承擔能力有待考證。)
5.4 運營人員配置
提前招募運營人員,包括站長、生產經理、司機、材料員、試驗員等必要崗位。
5.5 試驗室設備
試驗設備應充分考慮所有必試試驗,包括水泥試驗、砂試驗、石試驗、混凝土試驗、砂漿試驗、外加劑試驗等。
6 結語
本文從項目執行、經濟最大化的角度,以一項目實例論述了為滿足國際EPC工程土建施工需要,同時規避當地的材料價格風險,來進行攪拌站生產設備選型、多個生產運營方案的優缺點探討及執行過程中需考慮的必要因素。為在資源匱乏地區執行的項目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