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磊
摘 要:在推進綜采工作面的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各種斷層和破碎帶等地質構造,這就給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帶來較大的隱患。本文結合綜采工作面回采過程中遇到的情況重點介紹綜采工作面過斷層的一般技術、仰采和俯采過斷層技術和其他的過斷層技術,旨在為今后過斷層創造有利的條件和寶貴經驗。
關鍵詞:綜采工作面;過斷層;液壓支架
中圖分類號:TD8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130-01
基于發展綜放和綜采采煤技術的影響下,我國高效、安全工作面的年產量逐步地增加,持續地出現了年產超過千萬噸的工作面。工作面的產量受到一系列要素的制約作用,而工作面生產當中經常碰到的地質結構是斷層。通常存在較大落差的斷層大部分在巷道施工或者是設計采區的過程中進行處理,然而回采工作面當中往往涵蓋不少小落差的斷層,進而使回采的難度提升、如果不能夠適當地處理,會阻礙生產的順利進行,以及導致相應的安全問題。下面,筆者對綜采工作面過斷層技術進行了簡要地分析。
1 綜采工作面過斷層的一般技術
對于被揭露斷層面小于液壓支架最小通過高度2/3且露出煤層高度、落差超出回采截割高度2/3的斜交與傾斜斷層、被揭露經過大硬度巖層、不適宜借助采煤機進行截割、放震動炮之后依舊難以爆落、難以打眼放震動炮的情況,通常在將切眼開在斷層的另外一邊以及局部開巷道繞采或者是搬家重新安裝。倘若是頂底板巖性松軟的大落差斷層或者是放震動炮之后容易落矸石的情況,那么需要確保斷層和工作面之間具備大交角。在圍巖比較穩定的情況下,斷層跟工作面的交角適宜為20°—30°,而在不穩定的圍巖情況下,其交角適宜為30°—45°。經過斷層的機組需要進行壓底或者是破頂,需要確保處理之后的底板坡度統一,從而方便通過支架和機組。
針對1m以下落差的斷層,在煤層往上斷失的情況下,倘若揭露頂板狀況比較理想,需要上漂溜子和采煤機,且留底降低采高,進而確保在斷層的另外一盤的頂板與支架前梁接頂。在頂板破碎容易出現片幫的情況下,應當盡可能地使梁端距縮小,且事先掛兩層的金屬網,在冒落的頂板出現空頂的情況下,應當將背木板插上,且在頂板的底面深入木板。
針對1m以上落差的斷層,往上斷失的斷距比煤層的厚度小,采高縮小,大部分留底煤,在推進工作面十幾米之后,回采與支護裝置能夠向煤層頂板提升。支架留底煤上浮的情況下會出現傾倒的現象,需要實施下面的對策:在水平方向掩護支架頂板轉相應的角度,提升底座后半部相應的間隙,將物料墊入,在相同的水平面和底座,確保支架狀態的穩定性,能夠避免彈簧板的移架和一系列連接部件的損壞。
針對往下斷失1m以下落差的斷層,在煤層具備理想頂板條件的情況下,支架的最低高要比揭露煤層高大,需要挑頂經過。過斷層之前的支架需要具備充足的伸縮能力,便于經過斷層的情況下采高的減小,這就需要在過斷層之前事先采高的增加,而在大高度的情況下,由于支架難以對頂板進行支護,可以借助木垛或者是木板對上面的空間進行支護。在破碎的煤層頂板情況下,借助采煤機進行掃頂,且將木板插上,避免移架之前冒漏頂板。
2 仰采過斷層技術
斷層之前3m—5m的位置,對于一個循環的推進應當實現揚起滾筒高度的增加,根據傾斜的角度進行確定,大概是10cm。對于支架與溜子,移動之后應當將物料實時地墊在后邊,從而避免裝置的下移,最終增強爬坡能力。縮小支架到最小的采高,減輕重心,提高可靠性,從而便于經過斷層。
對于通過斷層帶之后的輸送裝置和支護裝置來講,逐步地在近水平方向推進溜子,在移架的過程中能夠提升底座跟溜子相同的水平,并且增加采高,以及使留頂煤減少。
應當實時地支護破碎頂板和松動煤壁的斷層,確保煤壁跟梁端緊貼,實時伸出護幫板交到位,對于冒落空頂位置,將木料棚頂用在支架之上。
對于仰采過斷層,務必確保直線式地推進工作面,不允許在良好頂板至超挖,避讓不良條件,防止工作面太集中應力而使支護條件受到影響。
3 俯采過斷層技術
對于俯采過斷層來講,應當統一好溜子和支架,確保統一的下栽角度,也就是在相同的斜面上。
活塞密封圈受到擠壓而出現損壞的情況,較難復位活塞跳槽,這種情況下能夠實施降柱的策略,對支架底座后面進行提升,確保溜子跟其處在相同的斜面,從而一起經過斷層。
對于俯采過斷層的工作面應當是溜子平直和煤壁直,刮板機的下栽角在16°以內,防止溜槽溜出很多的煤炭,進而導致難以裝煤。
4 結語
總而言之,綜采工作面過斷層技術受到煤層傾角、斷層位置巖石硬度、煤層厚度、推進工作面方向、斷層落差等一系列要素的影響作用。因此,需要根據各個煤礦的實際現狀,實施有目的性的技術對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不僅提高了綜采工作面的回采率,還減少了綜采工作面搬家成本,為礦井節省了大量的資金,并提高了煤礦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實現煤炭資源回收和工作面產品的提升,最終實現理想的煤礦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