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巍
摘 要:為了更好的對配電自動化系統進行規劃設計,保證供電的可靠性,需要對供電區域進行劃分,促進配電自動化技術的良好應用。在本文中,基于全國城市供電可靠性,對各個區域的差異化規劃原則進行分析,并為其實例提出應用與方法。
關鍵詞:供電;可靠性;配電;自動化
中圖分類號:TM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07-0133-01
配電自動化能夠為供電可靠性提供有效保障,受配電自動化系統設計不合理等各個要素的影響,要促進自動化的形成,需要對所有的開關加裝電動操作機構進行改造,解決小區域的自動化問題,促進投資效益率的穩定性。
1 配電自動化全新發展
配電自動化的全新發展,能夠促進配電網的優化運行與管理。電力市場的不斷完善和發展,需要電力企業將經濟效益作為發展核心,促進精益化管理工作的形成,保證降低成本要素的同時,為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對配電網進行優化與管理,企業需要對電網的運行性能進行分析,為電網的優化運行提供有效方案。配電網優化運行的主要方案為無功補償、供電質量、設備的運行與維護。供電質量主要包括安全性、頻率合格率、供電可靠性以及用戶對停電、收費服務的意見。還能促進配電網的集成化、智能化以及綜合性發展[1]。因為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比較復雜,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其中含有較多的設備和子系統。同時,各個系統之間的關系也比較復雜,自身與技術又在不斷發展。所以,就要在配電網自動化系統中,為其建設全面的實施方案,促進系統化的形成,保證在最大程度上保護人員的投資行為。對于饋線自動化,一般的饋線終端設備存在遙測、遙信以及遙控功能,形成了自動重合閘、饋線故障檢測與電能質量中參數的檢測,完成的斷路器與開關的結合發展,這樣不僅完成了機電一體化、促進開關智能化的發展趨勢,還能降低建設、運行以及維護成本,促進供電可靠性的提高[2]。
2 相關案例分析
來賓網區開展了配電網自動化,針對工程規劃與實施期間存在的重點問題,研究配電網自動化的主要結構、線路以及設備等各個方面,并為系統的可靠性運行提供合理方法[3]。
2.1 系統結構與配置
配電自動化系統結構主要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為配電主站系統,主要10kV及以下的線路、設備等進行監控、管理。第二層為配電子站系統,特別是每個變電站的設立,能夠促進變電站出線饋線自動化,保證信息的有效傳遞。第三層為配電終端,主要采集并控制線路、環網以及開關柜等。
2.2 線路與設備改造期間需要遵循的原則
對現有的10kV線路結構進行優化、改造,需要對線路分段進行適當增加。一般的線路分為3-5段,每個線路分段上的負荷又是平均的,利用線路的長度、用戶數量能夠確定開關的數量。線路的聯絡要以不同變電站中的兩條線路為主,其他線路發揮輔助作用。對于架空柱上分段、互聯負荷開關等,需對其更換,利用電流型負荷開關、電動機構等將其功能充分發揮[4]。對于分段、互聯需求的開關站、環網柜需要整體改造,利用電動機構、環網柜等,促進終端配合功能的實現。
2.3 具體的改造效果
為了促進配網供電的可靠運行,保證配電自動化系統的規劃將能夠發揮其重要效果。具體的改造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其一,能夠提高配電網的運行管理水平。配網自動化系統發揮的主要功能能夠對配變、開關等設備運行的實際數據進行自動采集,促進監測設備運行狀況的實時性[5]。在開關操作中進行遠程控制,不僅能減少現場工作,還能促進工作效率的穩定提升。對于現場事故,可以對其實施報警并記錄,對報表進行統計與打印,促進系統化工作的形成。利用相關技術,準確、快速的分析配電設備的具體位置、各種需求的運行數據,保證事故維修與維護工作的便捷性。其二,對其改造還能提高供電可靠率,配電網自動化系統能夠準確定位其存在的故障點,并對開關實施遙控。在遠程開關控制工作中,可以對非故障段進行轉供電,減少用戶的停電時間。通過遠程遙控,對系統線路進行切換,不僅能降低停電時間,為供電可靠率提供有效保障,還能提升用戶服務水平。其三,提高供電可靠性,故障平均隔離的時間可由2小時降到10分鐘內。倒閘操作時間可由1小時降到10分鐘內。
3 結語
促進配電工作的自動化發展,保證整個配電系統的供電可靠性和整體的服務水平,促進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穩定提升。需要結合配電網的規劃與改造特點,促進配電自動化規劃工作的有效執行,不僅要避免重復改造現象,還需要將配電自動化的投資效益穩定提升,從而為配電自動化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劉健,林濤,趙江河,等.面向供電可靠性的配電自動化系統規劃研究[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4(11):52-60.
[2]高猛,劉聰,楊得博,等.客戶高可靠性服務和配電設備利用率提升的配電系統聯絡點規劃[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16,28(10):111-116+122.
[3]王宗耀,蘇浩益.配網自動化系統可靠性成本效益分析[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4(6):98-103.
[4]劉健,程紅麗,張志華,等.配電自動化系統中配電終端配置數量規劃[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3,37(12):44-50.
[5]趙淵,何媛,宿曉嵐,等.分布式電源對配網可靠性的影響及優化配置[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4,34(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