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提升,現今我國的汽車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環境,產業的內部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車聯網產業應運而生。因此,在經濟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如何解決汽車社會問題,如何補充國家缺失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加強法律法規的保障和驗證體系,加強核心技術的開發,規劃清晰的商業模式,加強對自主品牌車企業的支持,這些均是我國車聯網產業現今需要面對的問題。本文在新環境下著重分析車聯網產業產業發展的現狀,同時提出車聯網產業產業的應對對策,以此確保車聯網產業產業的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車聯網產業;發展;瓶頸;應對策略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9.138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行各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越來越凸顯,而汽車行業作為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產業低碳化、信息化發展變化十分有必要。換句話說,車聯網產業建設對于我國發展至關重要,對人們的生存環境與社會發展都有不可預估的價值。
1 車聯網產業的戰略意義
(1)車聯網產業有效的帶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車聯網產業是我國構建和諧汽車社會的重要條件,對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來說,車聯網產業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車聯網產業有效的帶動了新興產業的發展,車聯網產業受到了社會的更多重視,并且能夠為車聯網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我國總理李克強先生在2015年的政府報告之中提出了“互聯網+”計劃,有效的推動了汽車產業的改革,有效的促進我國的交通、信息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建設與物質文明的共同創建,是當下非常明顯的集中發展形式。有利于我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
(2)有利于我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我國的車聯網產業建設隨著經濟、科技的進一步發展逐漸走向一個全新的發展高度,這十分有利于我國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市場之中,我國的自主品牌汽車形勢十分嚴重,2014年我國的汽車產業連續十二個月的市場份額均出現下滑,因此需要進行轉型升級。以互聯網作為依托,我國的汽車行業的自主品牌無疑成為新的賣點。
(3)車聯網產業產業有效的解決了汽車社會問題。我國汽車交易金額逐年上漲,成為了主要的汽車購買國之一。加上隨著人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汽車產品的需求呈現出上升的趨勢。車聯網產業之中因為加強環保和節能等技術的開發,使得我國的尾氣排放減少了約百分之三十,有效的緩解了我國交通堵塞現象。
2 我國車聯網產業發展的現狀
(1)車聯網行業缺乏國家頂層設計和規劃。我國目前對車聯網的重視不足,對車聯網的了解程度不深,不了解車聯網對汽車產業的升級轉型意義。因為國家對個人的需求關注有限,因此出臺的政策少,支持力度不大。車聯網產業的建設工作整體性與協調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建設的效率。然而不統一的政府信息管理,致使我國的信息無法進行有效的整合[1]。各個部門經常會獨立的運作,沒有進行協調與溝通,信息無法及時共享,使得各個部門不能及時了解對方運作的情況,導致車聯網產業的建設存在隨意性與無序性,進而影響了車聯網產業的建設我國的很多的汽車信息,致使信息出現孤島現象,無法及時的進行協調和溝通。
(2)車聯網行業缺乏法律法規以及驗證體系。車聯網產業的建設工程量比較大,對于建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但事實上,很多建設人員綜合素質依然沒有完全滿足時代要求。尤其是建設人員創新理念缺乏與管理思想落后,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所掌握知識不夠新穎,嚴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在車聯網產業建設的工作中,一些人員經常會利用法律漏洞做一些違法事件,同樣會影響了車聯網產業的建設[3]。此外,車聯網產業的建設社會影響比較深遠與投資大,若專業人們沒有掌握技術,無法熟練的操作,就無法保證工作的效率。
(3)缺乏核心技術。車聯網產業建設科技含量低,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車聯網產業的發展。盡管目前我們生活的時代其科技水平很高,但是因為科學技術不能普及廣泛,無法有效利用先進的技術,面對車聯網產業建設過程中的很多難題不能有效解決。
3 應對策略
(1)國家需要支持。車聯網是因為我國互聯網快速發展而提出的概念,國外目前并無車聯網的相關的描述。根據我國車聯網產業的定義,車聯網主要是以車內網、車載移動互聯網和車際網作為基礎,以通信協議和數據交互作為準則,于車-X進行信息交換和無線通訊,實現交通的智能化、動態化管理。車聯網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有:安全服務、節能服務、信息服務、交通服務、保障服務,因此車聯網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潛在價值巨大。因此國家的支持能夠有效的促進行業的發展,在車聯網行業之中需要加強跨領域、跨品牌的合作。因此需要國家需要帶動其他行業參與其中,統一車聯網的法規和標準,并建立起規范化的測試和驗證體系,建立起有效的信息交流平臺, 加強數據和信息的交流,在戰略高度之上加強新能源和汽車行業的結合。
(2)加強車聯網技術的研發。車聯網技術的發展需要從應用的對象進行切入,主要包括有車內網技術、車載互聯網技術和車際網技術。但是從體系結構進行切入,主要包括有四個方面,一是,感知執行層;二是,協同計算控制層;三是,接入與傳控層;四是,應用層。因此,我國車行的研究重點應該注重于車際網技術的研發。
(3)嘗試車聯網商業模式。我國在2009年起就進行了全球車聯網產品的普及和推廣,很多的國內外汽車企業均推出了自己的服務品牌,因此形成不同的商業模式。但是,在國內和國外并未真正的形成大規模的車聯網商業模式,最早應用車聯網技術的ONSTAR在我國所占的市場也僅為百分之四十[2]。雖然技術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但是我國本土企業與國外企業的車聯網均處在起始階段,兩者之間的差距并不大,這為我國的車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
4 結語
車聯網產業作為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有效促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的質量息息相關,因此,必須將車聯網產業的保護及車聯網產業的重要性落實,積極開展多方面的宣傳工作。車聯網產業的發展方向是我國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有效途徑,也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直接聯系,因此產業經營者要加強對管理工作,不斷推動產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貴群,張欣.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面臨的路徑依賴及其破解[J].工業技術經濟,2014,11(02):75-80.
[2]程元棟,陳巧蓮.我國物聯網發展中的瓶頸及應對策略分析[J].改革與戰略,2012,09(03):64-66.
作者簡介:張靖雯(1990-),女,陜西西安人,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汽車檢測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