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擇+陳曉峰
現如今,由于全球變暖的趨勢日益嚴重,給需要利用北極航道的線路來進行貿易交易的國家和地區帶來很大的困擾,我們國家也是需要通過這個航海路線一點點對外進行貿易交流,因此采取怎樣解決措施能夠保證了航海人員和船只的安全,這是需要我國海事相關部門急需解決的難題。
直到2015年時,我國在航海事業上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一舉奠定了中國航海事業在全球航海中占有一定地位。2015年,在國際航海界諾貝爾獎提名中,中國航海成為了最大的贏家,獲得多項大獎。
一、背景
航海保障服務蘊含了相關海域的各個方面中的信息、大氣中氣溫變化的特點、航海中通訊設備的更新、突發事件的救援速度、人工智能引導的信息化。國家航海事業是否強大主要就是依靠其后勤保障工作的完善性。
現如今,全球各個國家越來越重視航海路線的研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北極航道的研發過程。在航海周遭環境來說,途徑的每一個航道都有飛揚跋扈海盜在駐守,威脅了航海人士的安全,航道比較窄運行也不是很順暢,然而北極航線不會面臨這樣的困境,和蘇伊士運河對照下,航行的船只重量也不被約束。比如:途徑北冰洋的北方航線,通過上海始發到德國漢堡的航線,大大縮短了之前所行駛的航線,北極航道不僅帶給航海員無限的挑戰和機遇,因此航海員們想要得到相關部門的安全保護措施。
極地科學,結合了之前的歷史、順應現在發展潮流、展望以后的發展趨勢,奠定了在全世界研究史上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極地戰略在航海事業上極為關鍵。即使離和我國相距甚遠,也應該部署相應的極地戰略方針。通過在極地歸屬權的斗爭中最主要就是要利用現代化科技勘察相關海域,防止在航行過程中出現的任何意外。
二、極地航海保障體系
南北極隔海相望,北極是由整個大海包裹著,然而南極周遭是陸地。現如今人們把研究的目標定在南極海域的勘測,整條航線是沒有任何船只來航行的,北極則是相反的情況,是商務航道的交通樞紐,每天都會有成百船只進行貿易往來,其中亞洲和歐洲的商務航線以及亞洲和美洲的航線貿易航道極為擁擠。
(一)北極航行指南
北極航線主要是東北航道和西北航道。東北航道以白令海峽始發,朝西經過俄羅斯海岸線終點為北歐和西歐港灣;西北航道從白令海峽向東經過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海岸線終點為北美大陸西海岸港灣。
2014年9月初,經過我國海事局編寫、人民交通出版社出書《北極航行指南(東北航道)》對所有航海員公開發放。《北極航行指南(東北航道)》是第一本相信描述了北極航道每一條航線的行程,面面俱到,包含了航線境況、危險預警、天氣、海平面變化、航行軌跡、急救措施、船只和航海員航行時的需求、停靠港口路線和法律明文條例。2015年,我國海事局進一步添加編寫了《北極航行指南(西北航道)》,大多數編寫任務已經完成,于2016年4月向全球發布。
(二)海圖和水深測量
如今北極東北航線和西北航線都不存在漢字書面版海圖和網絡版海圖。東北航線從白令海峽到挪威北部海岸線,海圖是由俄方提供的,海圖重要海域消息缺失嚴重,改進也特別慢;西北航線使用的是英版海圖。南極大陸周遭描繪的海圖也是小比率的,現如今,南極大陸周遭不存在商業船只在海岸線停靠和運行的適中海圖。通過我國第31次南極科學勘察時,東海航海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士利用高科技勘測儀器在南極羅斯海岸線海洋中通過很多次下海勘測、時刻觀察水平面變化的軌跡、水量數據校驗方法,得到難言島周圍1:5 000大比例尺海圖,“雪龍號”在海灣中順利停靠供應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三)水文氣象和海冰信息
北極航線因為天然地理優勢,不會受到城市污染和人為因素干擾,水文氣象站點與另外流域有很大的區別。現在俄羅斯海岸線大約存在21處水文氣象供應點,詳細描繪海域氣象水文文本獲得異常困難。以后當東北航線運行的船只越來越多的時候,相關氣象水文站點和文獻也會多了起來。
南極大陸水文氣象站點依靠建立在每一個地區的科學勘測據點,規模比較小,僅僅用來方便統計數據,不能作為最根本的來研究。以后需要利用高科技得到精確的數據來進行研發。
由于現時代的不斷進步,現在能夠利用氣象衛星得到南北極海域的天氣預報。現在各個地區的氣象指揮公司都擁有天氣模擬程序,天氣模擬程序通過大氣衛星、探索氣球、陸地大氣氣象局、船只大氣勘測出來的數據供應給各大氣象局來研究,供應航道上指揮時期間大氣象改變的趨勢。現在利用數據可以給我國大氣氣象局中中央氣象局海洋氣象指引部門、北京全球大氣氣象中心有限責任企業、日本氣象新聞公司。
其他一部分商業企業供應海冰數據、勘察、預警保護,日本氣象新聞公司可以利用海冰預警偵測系統給在此航線上的海冰提供保護措施。
(四)船舶和人員助導航
不僅僅是船只運行還有科技勘測系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保護措施不夠完善的前提下,通過勘測數據就能夠快速的知道船只的情況、航海員和周遭的環境,完全是依靠了導航系統強大的本領。2014年,東海航海保護中心和上海埃威航空電子有限公司,一起研發了一個把北斗、GPS和AIS等一些勘測系統整合的服務綜。它解決了勘測過程中所遇到的所有問題,保護了勘測船只、救生船只、無人監控船只和每一個勘測人員的切實安全。極地勘測綜合助導航系統是通過星基系統、岸基系統和船載端一系列組成的,包括了船載端勘測船只中配備北斗AIS一體機、AIS移動基站和AIS-MOB等輔助儀器, 極地勘測船只和工作人士一起通過導助航系統描繪極地船只與人員助導航系統包括了:
(1)監測中心以及勘測局了解每一個勘測儀器的具體位置;
(2)車、船、飛機、人定位到勘測局具體位置(地點、距離);
(3)任何突發事件都有時間來求救;
(4)清晰標示出工作人員的具體位置;
(5)監測中心能指揮救援工作;
(6)在勘測局周圍創建通訊環境。
第31次南極科學勘測情報時,中國海事局為“雪龍號”勘察船只固定了一套極地船只和航海員求助導航系統,通過一段時間后,這個系統安裝順利,實現了岸基、船只、工作人士鞥能夠相互交流。
三、展望
我國雖然相隔甚遠,但也應該重視極地海域航線保護,通過和其他進展順利國家進行交流與合作,在海圖、海洋水文、海洋氣象、海冰一些資料上得到的數據一起交流學習。
海圖是極為重要的,和俄國、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實現通過學習共同進步的原則,通過極地海域水文大氣資料、海冰數據的供應,以后就依靠上海海圖中心慢慢建立的全球海洋數字化情報數據機構,成立全球海域的大氣、海圖、海冰數據分析,結合了衛星、飛機、地面勘測等資料,向極地海域的航海航海員供應了地點、準確的海圖、大氣以及海冰資料。
參考文獻:
[1]. 極地綜合航海保障體系構建與展望[J]. 中國海事,2016,(05):20-22.
[2]鄺展婷. 南海構建綜合航海保障體系[N]. 中國船舶報,2013-01-25(004).
[3]謝薇. 著力構建綜合航海保障體系[N]. 中國交通報,2012-05-15(001).
[4]江建華. 船舶海上應急的綜合安全評估(FSA)研究[D].上海海事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