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白
讓夢想有趣地通關
■ 簡 白

大多數人都知道,如果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然后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結果多半會比不努力好得多。想要出國留學,那么每天讀英語,能夠出國的概率就比不讀要大。讀得越努力,概率就越大。想要跑完一場馬拉松,每天努力練習,順利跑完的可能性就比不訓練要大。越訓練,可能性就越大。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這樣那樣的愿望、目標、理想,但不是每個人都會為此付出努力。一聽起來沒什么,仔細想一想卻有點奇怪,如果人是有理性的話,那這樣一個看似對自己有好處的事情為什么許多人不去做?
難道因為努力是一件痛苦的事?
打過網游的人都知道,想要取得好成績,就要練裝備、升級。為了升級或者得到一個裝備,你要反復地做出同樣的行為,這個行為會花費你大量的時間,并沒有多少樂趣可言,甚至非常枯燥。
你可能要重復操作上百次,可能要熬夜,要失去很大一部分睡眠,甚至失去好好吃飯的時間。
但這些痛苦似乎沒有難倒游戲的參與者。大量玩家忍饑挨餓,不顧困倦地坐在電腦前“奮斗”。他們為取得好成績努力著,樂此不疲。
游戲世界和現實區別在哪里?除了游戲能夠重新來過而現實不能之外,我時常覺得二者之間是很像的。
有目標,有障礙,有朋友,有敵人。
在游戲里,我們克服障礙,完成目標,結交朋友,對付敵人。在游戲里有些人長于分析,天資高,花更少的成本就能玩得更好;有些人則可以為了得到某種武器或技能,一擲千金——就好像現實世界里的天才與富二代。每個人的起點不同,談不上完全公平,并不是花了時間就一定能成功。但這些不會成為游戲玩家不努力的理由,而且通常玩得最好的,不是花錢最多的,而恰恰是最努力的。
為什么游戲世界和現實世界有如此多相同的地方,但幾乎每個人都愿意在游戲世界里努力,卻沒有多少人愿意在現實世界中努力呢?
我想,那便是游戲的奧妙了。
讓一只貓養成洗澡的習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它每次跳進水盆的時候都給它一些食物。這樣,哪怕洗澡這件事本身不能引起它的興趣,它也會頻繁地想要洗澡。
雖然現實和游戲一樣,終極目標是要做得更好,但現實里努力的結果和努力之間并沒有非常及時的反應。刺激不夠直接,我們就失去了耐性,被其他誘惑牽著鼻子走。
說好要看書,結果看了一下午的美劇;說好周末去鍛煉身體,結果窩在床上打游戲。說意志力薄弱當然沒錯,但更重要的是看書的獎勵和鍛煉身體的獎勵并不是立竿見影的:要看多少書才能達到期末全優的成績?要健身多久才能有馬甲線?
打游戲則不同,雖然一樣要付出“努力”,且過程中并不全都是娛樂,但它的獎勵非常及時,哪怕目標非常遠大,也會有一套評分標準。一旦花時間付出,你的“分數”就會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你就能多得到一個裝備或一個技能,因此,你就會比沒有這個裝備或者這個技能的玩家玩得更好。
任務和目標的細化,省去了你訂立目標的時間,而且只要你付出一點努力,你就能看到及時的回報。就像被訓練洗澡的貓咪一樣,一旦做出行為,就能得到獎勵,很快二者就成了一種操作性條件反射。
我們能用這種方式讓努力成為條件反射嗎?很遺憾,不能。但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法,讓努力變得不那么難。
首先,我們可以具體化我們的目標,向自己描繪目標的藍圖,比如想象出國留學后的美好生活。為了讓刺激更直接具體,我們還可以把自己描繪的藍圖用圖片的形式呈現,貼在墻上、錢包里、冰箱上,時刻激勵自己。
其次,細化目標。藍圖美好但離我們有點遙遠,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很多短小的目標,就像游戲里的裝備和技能一樣,雖然得到它們并不能使你通關,但至少你離通關更近了一步,而且裝備和技能本來就是獎勵。
最后,團體生活很重要。獨自做一件事情難免會懈怠,就像單機游戲遠沒有聯機好玩。加入一個共同的團體,你的行為就有了監督和競爭。你甚至可以和隊友互相配合,約定一旦對方做出理想中的行為,就給予對方獎勵,或者,做出一套有效的評分系統,努力就會變得更容易一些。
完全靠意志力去做一件事太痛苦。朝目標邁進的過程中,努力之所以困難就是因為它運用到的意志力太多,趣味太少。與其想著怎么增強自己的意志力,倒不如把努力變得有趣一些。
(摘自《你原本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圖/憐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