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鐔壬
美覽
歐洲游學記
■ 張鐔壬

我喜歡寄宿家庭門前的森林。飯后漫步,走過麥田,越過草地,穿過蘋果林,就來到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漫山遍野都是參天大樹,陽光透過樹林,斑駁的樹影映在地上。走過碎石路,不遠處,鹿在其中悠閑地漫步,兔在草叢中愉快地奔跑……世間所有的寂靜仿佛都在這里。
這不禁引人思考,中國的大片土地被用來修建房屋,其他國家從中國大量進口一次性筷子,明明是在中國生產的物品卻在中國成為奢侈品……我們應該深思了:我們要愛護自然,不然霧霾將永遠不會遠去,藍天也不會久留。
沿著塞納河,迎著微光,我們來到了盧浮宮。透明的三棱錐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周圍的金色建筑提醒著我們她的輝煌。
步入盧浮宮,那才是一場真正的視覺盛宴。漫步其中,莊嚴而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人山人海也阻止不了它的蔓延。那一件件珍品映入眼簾,“殘缺”的雕像卻給人完美的感覺,斷臂維納斯、勝利女神、狩獵女神……她們的活力依然清晰可見,時間的流走只是讓她們變得更加氣勢磅礴!我驚嘆于古人的想象力與智慧。
法國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浪漫,無論是熾熱的陽光,還是在咖啡店享受時光的人。
在奧地利薩爾斯堡我們聽了一場小型的家庭音樂會,溫馨的四口之家和他們的朋友一起演奏,爺爺是這場音樂會的主持人。他們真正是因生活而喜愛音樂的人,在彈奏的時候與音樂融為一體,身體隨著不同的音樂律動,在音樂中能感受到他們對待生活樂觀積極的態度。他們會把音樂與涂抹黃油相比、會為小孩彈奏樂曲,不同的樂器在他們的手中都閃著生命的光輝。
他們的音樂是屬于自己的音樂:用不同的小玩意模仿不同鳥類的聲音,創造出不同的樂趣。他們的音樂是富有彈性的,如跳舞的小人,生命不息,舞動不停。
維也納的一切都是為音樂而生的,那夢幻的金色大廳,并不如想象中的富麗堂皇,它的存在只是因為音樂,一切都是音樂至上,這顯示出了維也納一顆為音樂而跳動的心。
此次旅行于我有諸多感悟:歐洲人之于中國人的區別在于自律!為何歐洲人能把各個規章制度都執行得如此徹底,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中國人不能相比的自律精神,他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應該做什么。同時,他們也非常清楚哪些是自己不應該涉足的。
當救護車鳴笛而過時,無論前方是否堵車,車輛都會自行退散,形成寬闊的生命之橋。他們還有拉鏈式行車法,這能保證在前方堵車時,后方車輛通暢地前行……他們為何能如此完美地執行任務?是因為根植于他們內心的自律精神。
我愛歐洲,但我更愛中國。中國雖有許多的不足,可我堅信,當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我們需要自律時,那就是中國真正的騰飛之日。
(摘自《初中生輔導》2016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