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淘寶、天橋下的雜貨攤、家門口的夫妻店……
——你以為最接地氣的生意是什么?
兩三年前,大家熱衷談論的是電商如何干死實體店,現在,大家又憂心于純電商會死于新零售。這個世界并沒有永遠的好生意,但卻有支撐好生意的“好位置”,比如離消費者生活最近的“社區”。
“房子只賣一次,但社區服務可以做70年。”據說,到2020年,全國住宅物業面積將達到300億平方米,商品服務消費將超萬億元。
這是一片看得見的星辰與大海。號角之下,代表新興商業力量的互聯網公司,放下身段深入社區,建立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商業模式。更重要的是,深植于傳統生意土壤的中小創業者,在家門口苦練“地頭力”,謀求商品服務的升級。
巨頭能夠俯身彎腰,普通創業者也能伸手觸摸,這樣的商業,就是最接地氣的生意。本期策劃將從多個維度解讀社區商業的進化邏輯、方法論和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