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活動一工程”組織實施以來,祥云縣總工會整合資源抓合力、完善機制抓基礎、集中力量抓突破、培育特色抓典型、立足實際抓創新,基本形成工作機制長效化,活動格局系統化,內容載體群眾化,創新發展品牌化,陣地建設規范化。
一、黨政支持,各方配合。一是縣委高度重視。縣委成立“一活動一工程”領導小組,出臺了《祥云縣云嶺職工跨越發展先鋒活動實施方案》和《祥云縣云嶺職工人才工程實施方案》,并把“一活動一工程”納入了縣委、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內容。二是縣政府大力支持。每年至少召開兩次聯席會議,研究協商解決活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縣政府對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證,鼓勵職工進行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對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中涌現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支持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當知識型職工”活動和職工技術協作、技能練兵比武活動,充分調動和發揮好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三是部門積極配合。積極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做到黨政機關全覆蓋,全縣職工人人知曉、個個參與“一活動一工程”,擴大了活動的影響力,推動了活動深入開展。
二、創新思路,目標明確。一是認識上形成了“四個必然”。深刻認識“一活動一工程”是工會推動“三個發展”、發展工人階級先進性、發揮職工主力軍作用、踐行工會服務宗旨的必然要求。二是結合上發揮“四個作用”。發揮好“一活動一工程”促進跨越發展的引擎作用、繁榮文化發展的推動作用、培養高素質職工隊伍的陣地作用和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保障作用。三是載體上抓好“四項活動”。抓好勞動競賽活動、職工技能提升活動、“四德”教育活動、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四是內容上突出“四項工程”。強化職工主人翁意識的培育工程、文化技術的提升工程、職業道德的鑄造工程、民主法制的推進工程。五是目標上達到“四化標準”。充分體現活動的“群眾化、特色化、品牌化、規范化”。
三、措施有力,規范運行。一是六個人手構建活動新格局。從認識、規劃、計劃、典型、督查、考核6個方面人手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各方配合、工會運作、職工參與、單位推動”的活動格局。二是六項措施打造活動新成效。組織保障上各單位成立了以黨政領導為組長的活動領導組,并以黨政印發文件組織實施,增強了執行力;經費支撐上形成了單位行政主體投入、工會經費及時補充、上級工會積極支持的經費支撐體系,縣總工會先后共投入活動經費298萬元;規劃引導上形成了區域活動特色化、行業活動品牌化、基層活動多樣化的規劃體系和“市場供單、職工點單、單位買單、工會補單”的素質工程運行體系;典型示范上打造了12個縣級示范點和23個鄉鎮、系統行業示范點;督促落實上成立了“一活動一工程”督導組,以交叉檢查的方式對各級工會開展活動進行指導和督查;激勵推進上建立了“政府獎勵為導向、企業獎勵為主體、工會獎勵為補充”的激勵機制。三是六有標準形成活動新規范。按照有計劃、有安排、有實施、有宣傳、有表彰、有總結的6有工作標準全面進行規范。
四、突出重點,整體推進。一是把基礎工作做實。三年來,創建了一批“工人先鋒號”和“先進班組”,評選表彰了一批學習型組織和知識型職工,建立了一批“職工書屋”、“勞模創新工作室”和“技師工作站”,編撰發行了《祥云勞模風采》,開展了勞動關系和諧企業、雙愛雙評、民主管理示范單位、職工之家創建活動,成立了職工廣場舞文體活動園,形成了長效活動機制,常年覆蓋職工9000多人。二是把重點工作做細。3年來,組織全縣性技能大賽15場次,行業性技能大賽22場次,覆蓋職工16000多人,舉辦各種職業技術培訓班19期,培訓職工5200人,取證職工5060人,師徒結對活動培養青工1200多人。三是把創新工作做精。鄉鎮工會組織開展高原特色產業勞動競賽、農產品加工技能競賽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系統、行業工會突出行業標準、抓實行業規范,基層工會按照“個性活動多樣化”的要求,與單位文化、職工文化和工作實際相結合,在建功立業、學習創新、遵規守德、維護穩定上充分作為,形成了五彩繽紛的活動局面。一批規模以上企業工會強化科技創新,開展技術攻關,3年組織職工創造42項專利發明,一大批機關單位重視職工道德教育,強化技能提升、開展職工之家建設,豐富職工文體活動,基層工會之間聯誼活動蓬勃興起,凝聚了發展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