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保護稅法的出臺,表明我國多年醞釀的環保費改稅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也是我國綠色稅制進程中的關鍵步驟。環保稅若要發揮更大的效果,仍然需要進一步完善。了解國外環境保護稅的先進經驗,以及針對我國的借鑒意義,為環保稅的順利推行和實施具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環境保護稅 綠色稅制 借鑒
一、引言
環境問題已成為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話題。霧霾治理的緊迫、水污染防治的難題等等,種種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加劇,倒逼環境保護稅改革的進程。環境保護稅最早是由英國經濟學家庇古提出,西方發達國家普遍認同庇古的觀點。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起,不少西方發達國家開始采用稅收手段維護生態環境,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國開征環境保護稅的工作刻不容緩。環境保護稅征求意見稿于2015年6月公布,環境保護稅法草案于2016年8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本文對于荷蘭、澳大利亞在環境保護稅法實施進行了分析,為我國順利實施該舉措提供經驗啟示。
二、國外環境保護稅經驗分析
(一)荷蘭
荷蘭的優美環境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同時也是世界上較早開征環境稅的國家。荷蘭在設置環境稅方面有其獨到之處。根據不同的排污種類設置不同的稅種稅費,可謂種類繁多,名目復雜。荷蘭的稅種之多,主要包括噪音稅、垃圾稅、水污染稅、排污稅、地下水稅、燃料稅、狗稅、釣魚稅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荷蘭的環境稅的一大亮點在于??顚S谩纳鲜鰧商m環境稅種類的舉例不難看出,稅種都是根據特定的污染種類劃分設置的。因此荷蘭的環境稅目的性特別強,而稅收作為專用基金,最終收繳起來又回歸到對該項污染物的治理上。這種做法對保護環境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專款專用最典型的方面主要體現在垃圾稅上。垃圾稅的征收方式,以獨立家庭為單位進行考量。因此人數少的家庭可以減征或者免征。對垃圾所繳納的稅,對于日后垃圾的分類、歸集和治理提供了資金支持。
另外,在排污費的征收方面,荷蘭也有其獨到之處。荷蘭在對污染物排放方面的治理,可謂力度大、手段硬。由于污染物主要基于電廠、化工廠、水泥廠等大型工廠企業,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成分。因此在對其征收的方式和力度上更需要下大力氣謹慎考量。荷蘭政府對排放污染物的費用設定了標準,為每噸40歐元。荷蘭當局的工作人員也明確表示,大額的排污費用對于有效減少排放污染物有重大的意義。荷蘭有環保方面的法律明確規定,所收取的稅費必須??顚S谩<磳ε盼圪M的收取,取之于排污,用之于排污。主要表現在這比費用將要用于治理污染的整個流程,從對污染源的監測,到建立數據模型進行實驗分析,到最后的證明定論,以及對排污進行的跟蹤報道到最后的治理。由此可見,涵蓋范圍之廣,有效利用率之大。此外,但凡某些工廠企業的費用未及時上繳或者上繳程度不夠,需要由企業所在地的政府買單。政府需要有詳細的調查分析表,來確定當地政府有充足的資金來保證上述流程的具體落實。
(二)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在環境稅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致使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走上良性循環之路。澳大利亞政府高度重視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兩者的相互作用,利用稅收等手段促使環境的進一步優化。通過征收環境稅等經濟手段,來保障生態資源環境的正常運行與持續發展。澳大利亞的環境稅大體上分為四大類,主要包括資源稅、交通稅、能源稅以及污染稅。在四大類中又包括了多種類別,主要包括垃圾稅、水污染稅、大氣污染稅等等,同上述講的荷蘭一樣,也是種類多樣、稅目繁多。不過澳大利亞的環境稅,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主要集中在對生物、海洋、森林、水源的保護上。
在環境稅的具體實施方面,澳大利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為了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澳大利亞政府向自然人征收垃圾費和水污染費,這些都是具有稅收性質的。而征收這些費的依據也不盡相同。繳費依據根據當地的情況各有不同,比如房屋價格、房屋面積、家庭人數、垃圾桶數量、廁所數量等等??此普魇找罁碗s,但是成效顯著。澳大利亞政府還采取了一系列鼓勵措施,例如對于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了的工廠,在稅收政策上給予優惠,減征或少征稅費。對于企業主動保護水資源和森林資源的行為,政府同樣給予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澳大利亞還對化肥征過稅。雖然在稅收征管方式和稅率設置上有所弊端,致使在稅收上成效甚微。但是從長遠來看,對澳大利亞整個國家的化肥的合理使用,包括使用數量和使用方式以及類型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澳大利亞的環境稅除了上述方面以外,還有一大特色。政府不論實施哪項環境保護稅,在新稅種落實之前,都注意的一點就是保障公眾的認同。當然這里的公眾也包括工廠企業。目的是為了獲得公眾的支持,并且最重要的一點是讓公眾意識到納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其感受到作為納稅人應該享有的福利。但是政府在做到這一點方面任務艱巨,必須采取合理的方式讓公眾接受。這就需要政府下大力氣,一方面有效保護環境,另一方面實現財政收入,同時還得保障工廠企業的正常運行,甚至高效增收以及維護公眾高質量的生活水平。在這幾方面達到平衡,方能實現稅收的目的。澳大利亞政府在這方面做得卓有成效,值得深思和借鑒。
三、國外環境保護稅對我國的啟示
財政部長曾指出,本次環保稅立法遵循“稅負平移”的原則,是將現行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的轉移。盡管如此,但也有若干值得討論的問題,值得進一步優化。
(一)環境保護稅的征稅范圍進一步擴大
通過對上述西方國家的經驗分析,不難看出,在稅種設置上種類繁多,名目多樣。雖然我國這次環境保護稅實現的是排污費改稅,但是其征收范圍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排污稅,其范圍應該予以擴大。特別是可以考慮適時將征稅對象擴大到二氧化碳的排放。
我國已經成為二氧化碳排放第一大國,加之國家對于生態環境和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碳稅不僅對碳減排發揮著直接作用,而且更是間接影響著污染物的減排??梢姡级愖鳛檎{節手段和工具的作用之大。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相繼開始征收碳稅,其先進的實踐經驗可以資借鑒。鑒于我國特殊的國情和發展現狀,剛開始設置時可以因時因地設置,必要的話開展試點先行。在稅率設置方面可以采用低稅率的方式??傊龅窖驖u進、逐步試行。
(二)環境保護稅的稅率設置進一步提高
目前對于稅率的設置有些偏低,有研究分析當前的低稅率,遠低于污染治理的邊際成本。在過渡性方案的設計上存有不足。例如分級分階段設置不同的稅率、過渡時間方面,以及對開放性條款的規定方面尚有缺陷。這些問題容易導致環境保護稅開征之后,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蘇明,邢麗,許文,施文潑.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的若干看法與政策建議[J],財政研究,2016(1):38-45.
[2]吳建,陳青.環境保護稅:中國稅制綠色化的新進程[J],聚焦,2017(2):28-32.
作者簡介:董陶然(1991-),女,山西臨汾人,山西財經大學2014(法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