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品管理是食品檢驗機構品質管理環節最主要的一步,其是增強食品檢驗品質的重要基礎。若無法較好的把好此關,后期檢驗環節全部的質量管理均毫無意義可言。融合《食品檢驗機構資質認定工作指南》、《實驗室資質認定工作指南》相關規定以及自身所具有的工作經驗,針對食品檢驗機構的樣品管理進行深入的分析。
食品樣品的接收與識別
接收委托單位送來的食品檢驗樣品,仔細審核委托樣品的外觀、包裝、規格、數目以及材料的充分性,確定客戶的檢驗目標、需求以及出具報告的時間限制等等。不滿足需求的樣品需要進行退回處理,同時進行說明,再次送樣;對于那些達到檢驗需求的樣品,需要指引與幫助委托單位準確的編寫委托書.委托書一共有三聯,第一聯由業務室保留,第二聯由檢驗室保留,第三聯需要交給委托方,針對樣品的形態、材料以及外觀等實施充分的描繪與記錄。在對樣品是否滿足要求存在質疑的時候,需要在檢驗之前咨詢委托方,以獲得更加深入的說明同時進行登記。委托方對于檢驗若有獨特的需求,需要邀請技術人員的參與。
所接收的樣品需要創建起相應的樣品管理登記臺賬,樣品經過接收人接收以后粘貼相應的唯一標識,需要標記:樣品編號、來樣日期、樣品名稱、來樣單位、樣品狀態(待試、試中、試后),樣品處置(損耗、留樣、原樣退回、殘次退回)等信息,以確保不管在什么樣的狀況之下對于樣品的辨別均不會出現混亂。全面落實分類別記錄、編號辨別,同時根據備用樣品、檢驗樣品以及退樣分不同的區域進行保存。樣品的制造、流轉、檢驗、保存以及退樣等所有的流程,均需維持樣品標識的唯一性,保證樣品的可追溯性。
樣品的流轉
進行樣品交接的工作者需要對檢驗樣品的流轉進行簽字確認。樣品的流轉需要按照以下的步驟來完成:(1)在實施檢驗以前,檢驗工作者需至樣品室提取樣品以及有關的材料,同時需要在樣品領樣表上進行簽字確認。(2)業務室在接收到要求的時候需要立即將《委托檢驗協議書》、抽樣單以及相關標準材料等傳遞給檢驗工作者,完成好相關的交接手續。(3)檢驗室在針對所接收、傳送的樣品進行交接記錄的時候,若發現樣品和檢驗需求不相符合,又或是和委托單、抽樣單不一致,需要立即將其退回到業務室,同時進行退樣記錄,并按照樣品的檢驗現狀,在相應的標識卡中需要寫明“待試”、“試中”又或是“試后”等。(4)樣品管理人員需要對樣品室中的樣品管理情況實施檢視,針對管理的主要要素實施審核,對于那些和管理需求不同的情況需立刻進行完善。
樣品的貯存
食品檢驗的樣品具有易發生腐敗、變質等特點,為確保檢驗樣品的品質,保證檢驗結果的精準度與代表性,食品檢驗部門需要具有相應的貯存裝置。往往有以下兩種不同的貯存形式:常溫貯存和低溫貯存。低溫貯存所代表的是使用冰柜又或是低溫冷庫,溫度往往在-29℃~5℃間;常溫貯存需要避光、恒溫、通風以及恒濕等。正常情況下,冷凍飲品、畜禽制品、水產品以及速凍食品等其它有關樣品均需運用低溫貯存的形式;瓶裝飲料、調味品、糖果、米面制品以及食用油等其它不易發生腐敗、變質的樣品運用常溫貯存的形式。當然,樣品如果有什么特殊的需求,便需要按照說明書又或是產品標簽所制定的貯存形式實施貯存。樣品管理人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增強安全保衛工作觀念。切實做好安全保衛工作,無任何“麻痹思想”。做好防蟲、防鼠、防盜、通風、清潔工作。每日做好冰箱及室內溫濕度的記錄,每周五除霜一次。每日對樣品間樣品貨架實行巡查,檢查樣品狀態是否出現異常,并做好檢查記錄。
樣品的處理
樣品留樣的時間不得短于報告的申訴時間。由于遭受保質時間的約束,部分備用樣品的留樣時間并非是完全一樣的,例如:調料食品的保質時間相對較久,大都是六個月以上的時間,糕點等其它速食產品的保質時間相對較短。針對那些產品檢驗結果不存在任何異議的,且留樣期滿的樣品,若樣品委托機構需退回的樣品,檢驗部門需要根據相關工作流程退回到委托機構;針對留樣的樣品沒有退回需求的委托單位,檢驗部門需要根據樣品處理流程以及驗后樣品處理作業指導書對樣品實施報損。報損記錄表需要充分標記好樣品委托機構的具體需求,樣品的數目等有關信息,并將樣品的處理形式、時間、最后的結果以及處理人、批準人等相關信息實施較為全面的登記。
伴隨我們國家質檢市場更加深入的開放以及社會制度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的逐漸深入,有關主管機構對于食品質量的檢驗工作也有了更為嚴格的需求,各個層面對于檢驗結果產生懷疑的情況偶有出現。為了能夠妥善的處理爭論與訴訟,增強樣品檢驗報告的可靠程度,維護食品檢驗機構的信譽度,便需要質量檢驗人員在工作環節重點關注樣品管理環節所出現的問題,逐漸的摸索出相應的處理方式并歸納經驗,更加深入的創建起完善的樣品管理機制,促進食品質量檢驗工作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