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屯門友愛村的跳樓事件接二連三地出現后,很多人開始關注友愛村。從犯罪心理學(criminal mind)和自殺心理學上來分析,一個經常出現犯罪活動的場所,罪犯會有從眾意識。在美國出現很多變態的BTK殺手(捆綁“bind”、折磨“torture”、殺死“kill”)被抓捕后進了州立監獄,外面還是有相同連環殺手的案件,那些兇手就是BTK殺手的粉絲團,他們崇拜BTK殺手,模仿其作案手法和過程,會去監獄探望偶像,給偶像寫信討論,很多案件破獲也可以從這些行為里找到線索。同時自殺亦然,當某地的自殺成功率很高時,別的自殺者也會有參考意識,欣然前往選擇自殺。
跳樓事件發生最多的,除了第一兇樓愛明樓,就是很有名的錦華花園了。
錦華花園的跳樓自殺者也有個共同點,就是伴隨其他惡性傷人案件或各種不同刑事案件,估計自殺者都比愛明樓的人孤單,喜歡有人陪著一起去死。香港屯門錦華花園2005年6月3日發生了催婚變成催命的悲劇,從此拉開了波瀾壯闊的錦華花園恐怖氣氛。男死者是原國泰航空公司一名空中少爺,女死者是原國泰航空的馬來西亞籍華裔空姐,死因分別不同,男死者是利器所殺,失血過多導致死亡,女死者是跳樓自殺,同時也是殺死男死者的犯罪嫌疑人。
男死者叫林曉東,當年28歲,英文名Mark,2001年加入某航空公司任職機艙服務員,即空中少爺;女死者是33歲的歐惠貞,亦曾任職某航空公司空姐,1996年轉到其他航空公司。兩人因工作關系認識,感情發展迅速,不久兩人同居,林兩個月前斥資逾100萬元,購入屯門屯隆街錦華花園11樓一個單位,作為愛巢,女友三個月前持旅游簽證來港,與林雙宿雙棲。斥資百萬的住宅最后被警方定為兇殺及自殺現場,怕是現在無人敢住啊。2005年10月,案發前較早些時間,林一度向友人傾訴,指大他5歲的馬來西亞女友性欲甚強,每天多次要求床笫之事,亦頻頻催婚,令他身體和心理皆吃不消。
雙方感情可能因此受到影響,較早前林主動提出分手,女友亦已答允并表示會于10月3日返回馬來西亞。
2日晚,兩人分手在即,但仍在愛巢共宿。后據IB的法醫解剖尸體分析,在3日清晨時分,男死者林曉東睡夢中被人用一柄10.5英寸長,約30厘米的尖頭切肉刀狂插,左頸大動脈及右胸中刀。警方后來分析,刀身太長,死者身體前后都是窟窿,形成多個穿刺傷導致床單都被扎破了。警方在現場看見到處是噴濺血跡,各處動脈的血跡噴灑到房間的各個角落,恐怖至極。
至早上8時許,歐女身穿紅衣危立客房窗外。據對歐女的死后分析,自殺死者的紅衣服原來就是紅色,再加上男友被殺害時噴濺的新鮮血液,導致她手上、臉上,全身各處都是紅色。清晨在樓下的鄰居發現馬上報警,警員趕到時,歐女已由11樓躍下,穿越七個樓層,重傷倒臥于四樓平臺,救護員將她送院搶救,延至早上9時04分不治。
播后來調查,林曉東3日原被編派為后備更,須隨時候命登機,但因有同事請假,2日晚突然接獲航空公司通知須上早班。3日晨7時,同事發現他未有準時往赤鱲角機場報到,致電家中亦無人接聽,心知不妙通知其父母。林的胞姐及姐夫登門查探,連同警員一起登樓調查,發現大門并沒有上鎖,只扣上防盜鏈,警員弄開防盜鏈入內,發現客廳、廚房及廁所地上血漬斑斑。警員進入睡房,赫見恐怖兇案現場,林曉東面向天倒臥地上,林姐睹狀情緒激動。警方在歐的行李中并未發現有機票,估計她早有死意,此次來港會面,早已想好殺人計劃,有來無回。警員立刻呼叫總臺,增派人手,此案最后歸屬屯門警署重案組。
重案組探員將兇案現場封鎖調查,鑒證科人員在女死者攀窗躍下的房間掃取指模,探員在屋內及男死者伏尸的睡房拍照存檔,并在廚房的刀架上發現可疑兇刀,刀鋒已被清洗,但刀柄仍有血漬。除了兇案房間睡房里血跡凌亂,其他房間也有血腳印和血指紋,而且多件物品上有男死者的血跡,相冊、相框、衣服、日記本、信件以及禮物等,警方分析應該是歐女殺死林男后,在各房間內徘徊回顧二人過往生活和回憶,最后下定決心跳樓自殺,共赴黃泉路。至下午3時許,林的遺體送殮房,重案組探員則搬走數箱證物,包括兇刀、手袋、已開啟的汽水罐等。后來航空公司發言人證實男死者是該公司員工,但以私隱為由拒絕透露林的個人資料。
這個案子最終結案,新的事件卻出現,開始了連鎖事件。隨后多日,錦華花園開始出現靈異事件,深夜巡邏的錦華保安員在花園里發現一對怪異男女,于是準備上前詢問,剛走到近處問他們干什么呢,兩人就在眼前瞬間消失。那個位置的上方就是女死者墜樓之地,保安員兩腿哆嗦,迅速跑回值更室叫來同事,無絲毫發現,只得回去燒香拜佛求神保平安。也有好幾個深夜回家的人投訴,在樓層碰見樓道盡頭有模糊人影站立不動,走近看即消失。
幾月后,錦華花園又出事了。警方接到報警說有人跳樓,到現場查看是一名中年婦人,調查發現,死者居住單位內,還有一名7歲女童溺死在浴缸內。經過現場分析,7歲女童為自殺死者的女兒,因死者離婚后帶著女兒獨居,性格孤僻,精神輕微分裂,因為女兒淘氣,一時氣憤,把親生女兒溺死之后,畏罪跳樓自殺。警方搜索現場時,在一摞未拆封的信件內發現一封寄錯了地址的信件,而收件人是歐惠貞,正確地址就是樓上11樓的單位地址。
具體有無關系,無人得知,但是警方已證實此案是兇殺后自殺案件,內中原因和玄機已塵封檔案。隨后,錦華花園跳樓案件如雨后春筍而出:2006年3月一失業男子從頂樓天臺跳樓;2006年8月,一位感情受挫的女子飲用大量酒后跳樓自殺;2007年4月,一位鐘太穿戴整齊留有遺書從17樓跳樓自殺……太多自殺案件發生,足可以窺見香港社會不管生活還是工作壓力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