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成長,老化,死亡——這似乎是人類生存的自然循環。可是在這樣的循環中,有人活得長久安康,有些人則過早終結了人生的旅途。法國的珍妮·路易斯·卡爾門特活了122年164天,成為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最長壽命的保持者。究竟有沒有辦法能讓普通人的壽命延續得更長久,讓更多的人能像卡爾門特一樣活過百歲呢?
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在延緩衰老、延長壽命方面最有潛力的三種方法。
端粒酶大作戰
我們身體里幾乎所有細胞都有23對染色體,每個染色體都包含一條長長的DNA分子鏈,在分子鏈的末端存在一個叫作端粒體的結構。端粒體在延緩衰老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細胞進行分裂,端粒體都會變短一些。最終,端粒體變得太過短小,無法協助細胞繼續進行分裂。身體無法產生新的細胞取代老去的細胞,因此身體活力不足,逐漸老去。
不過,科學家發現,從某些干細胞中可以提取一種酶——端粒酶,在這種酶的作用下,端粒體可以重新變長。癌細胞之所以能存活那么久,其中一個因素便是端粒酶的作用。既然端粒酶如此神奇,為什么不嘗試用端粒酶來幫助細胞分裂,讓身體永葆青春呢?
實際上,早在2011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就已經成功實現了這一過程。他們在一組已經出現老年性生理退化的老鼠身上實施了端粒酶療法,結果非常神奇,這些老鼠身上與老化有關的疾病逐漸痊愈了,老鼠們表現出更佳的生理狀態,顯得更加年輕了。
但這一實驗的最終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延長壽命,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老年階段的生命質量,這才是這項研究的真正落腳點。老化的細胞會加快老年疾病的產生,而這些疾病讓許多老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痛苦不堪。利用端粒酶修復因老化產生的身體損傷,延緩衰老的過程,有助于我們以健康的狀態,活得更加長久。
抗衰老藥劑
通過服用藥劑來延緩衰老,這個主意聽起來就不太可信,但是科學家們確實已經找到了這樣一些藥劑。雷帕霉素和二甲雙胍就是其中兩種相對有效的藥劑。
雷帕霉素是一種用于預防器官移植排斥的藥物,而雷帕霉素靶蛋白是雷帕霉素的靶標(藥物靶標是指具有藥效功能并能被藥物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是藥物中起主要作用的精華成分),對營養非常敏感。當細胞營養充足的時候,雷帕霉素靶蛋白會促進細胞的生長,但是一旦營養不足,雷帕霉素靶蛋白就會發揮魔力,讓細胞可以回收自己的老化分子,對其進行加工,變廢為寶,自我循環,自給自足。實驗表明,雷帕霉素可以延緩蠕蟲、蒼蠅和老鼠的衰老過程。不過,這種藥物對人類的影響目前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另一種抗老化藥劑是二甲雙胍。這種藥能增加肌肉內葡萄糖無氧代謝,減少葡萄糖對肌肉組織的能量供應,主要用于治療糖尿病。在蠕蟲和老鼠身上進行的實驗表明,二甲雙胍可以延長這些動物的壽命,并且還有助于降低這些動物患糖尿病的風險。目前還不清楚這種藥物對于健康人延長壽命是否有所裨益,美國的研究人員希望未來能夠通過臨床試驗來驗證該藥的延壽效用。
未來的抗老之路
我們處于一場科技變革之中,誰也不知道幾百年后究竟會發生些什么。許多科學家或技術人員執著追尋長壽,希望能夠保持健康,活到醫療技術更為先進超凡的時代。隨著超級智能、納米技術和人工智能崛起,到時候,我們應當可以解決與人類衰老有關的極為復雜的問題。
依照當代的技術,科學家已經能夠制造出比較成功的機械手臂,可以依照穿戴者的意念完成動作。未來,我們或許可以超越生理上的束縛,在科技的助航下,用一些先進的方式成為“超級移植人”——不僅可以替換肢體的某些部分,還可以通過基因修復和克隆技術延長壽命,甚至能夠把所有的思想和記憶存儲下來,像機器一樣永遠存在。
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機會成為超級移植人,我們就可以活得更長久,輕而易舉瀟灑地活過百歲,最終甚至能夠完全騙過死神,根據自己的意愿決定何時終結一生。不過,真要邁入那樣的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