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年是調結構、轉方式,今年聚焦于質量提升、生產綠色安全食品。當前,我國農產品總體供給數量過剩,但優質產品仍然短缺。今年的改革核心是把綠色生產、產品質量安全提到一定高度,這也是落實“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綠色生產要求。具體措施包括農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建設、規模經營、優質產業帶、結構調整等。endprint
源流2017年3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生職業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