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帆 黃小篩 唐琦 周珊虹 兀旭輝



摘要:采用室內浸漬法研究不同藥劑處理對南方根結線蟲胚胎發(fā)育的影響,并在田問測定了3種藥劑與有機肥配施對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結果表明:供試藥劑均對線蟲卵胚胎發(fā)育起抑制作用,多數(shù)胚胎停在原腸期和1齡幼期階段,其中9.00 mg/L 1.8%阿維菌素乳油,16.00、32.00 mg/L 3.2%甲維鹽·氯氰微乳劑的死亡卵比例分別高達48.49%、49.97%、54.23%,均顯著高于滅菌水對照;不同藥劑與有機肥配施對白菜根圍土壤中的侵染性根結線蟲幼蟲均有較好的防控效果,藥后18 d,10.5%阿維·噻唑磷顆粒劑速效性最好,線蟲減退率為46.76%,防效達49.36%;藥后35 d,3.2%甲維鹽·氯氰微乳劑持效性最好,線蟲減退率為85.42%,防效達90.36%。
關鍵詞:藥劑;根結線蟲;胚胎發(fā)育;防治效果
中圖分類號:S433.8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1—0146—02
海南島地處熱帶,可為發(fā)展反季節(jié)農業(yè)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與氣候條件,因此反季節(jié)蔬菜已經成為海南省熱帶高效農業(yè)的支柱產業(yè)。根結線蟲(Meloidogyne spp.)是一類植物土傳病原物,據(jù)調查,海南島大部分地區(qū)瓜菜根結線蟲病株發(fā)病率在50%以上,以南方根結線蟲(M.incognita)為優(yōu)勢種群。大棚蔬菜由于其特殊的栽培環(huán)境,蔬菜生長周期短,土地復種指數(shù)高,根結線蟲主要以卵、卵囊和幼蟲在土壤中持續(xù)危害,線蟲無明顯越冬越夏現(xiàn)象,蟲口密度大,最終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基于蔬菜對農藥殘留的特殊要求,適用于線蟲防治的藥劑較少,目前登記用于蔬菜根結線蟲病防治的藥劑僅十幾種,國家明令禁止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線蟲病防治。為了篩選高效、低毒、低殘留且對蔬菜安全的殺線蟲劑和施用方法,筆者以南方根結線蟲為靶標,測定不同藥劑處理對線蟲卵胚胎發(fā)育的抑制效果,并通過田間試驗比較了不同藥劑與有機肥配施對根結線蟲的防治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材料
1.1.1供試農藥及肥料 主要農藥有:(1)1.8%阿維菌素乳油,江蘇豐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產品;(2)3.2%甲維鹽·氯氰微乳劑(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含量0.2%、氯氰菊酯含量3%),上海滬聯(lián)生物藥業(yè)(夏邑)股份有限公司產品;(3)10.5%阿維·噻唑磷顆粒劑(阿維菌素含量0.5%、噻唑磷含量10%),北京燕化永樂農藥有限公司產品。供試肥料:雙春牌有機肥料粉劑[總養(yǎng)分含量(N+P2O5+K2O)≥5%,有機質含量≥45%],澄邁恒富肥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產品。
1.1.2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為南方根結線蟲,由海南大學環(huán)境與植物保護學院線蟲實驗室采用番茄苗培養(yǎng)擴繁獲得。供試植物為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早皇京白皮球大白菜),由汕頭市金韓種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1.2試驗方法
1.2.1不同藥劑處理對南方根結線蟲胚胎發(fā)育的影響 將番茄根結線蟲病根洗凈后挑取卵囊,用0.5%次氯酸鈉溶液振蕩消毒15 min,過325、500目篩,用滅菌水沖洗直至沒有次氯酸鈉氣味。回收500目篩上的卵懸液,用移液器吸取10粒單胞卵到單凹玻片上,分別加入不同稀釋濃度的藥劑各100μL,其中1.8%阿維菌素乳油為9.00(2000倍液)、6.00 mg/L(3000倍液),3.2%甲維鹽·氯氰微乳劑為32.00(1 000倍液)、16.00(2000倍液)、10.67 mg/L(3 000倍液)。每個處理設6次重復,以滅菌水作為空白對照(cKn),將單凹玻片置于保濕的培養(yǎng)皿中,于25℃培養(yǎng);48 h后將藥液除去,置換成滅菌水后繼續(xù)保濕培養(yǎng);6 d后于解剖鏡下觀察記錄胚胎各個發(fā)育階段的卵數(shù),并按Duncans新復極差法測驗各處理的差異顯著性。
1.2.2不同藥劑與有機肥配施防治大白菜根結線蟲病的田間小區(qū)試驗 (1)試驗地點:試驗地點設在海南省現(xiàn)代農業(yè)展示示范園區(qū),立柱蔬菜大棚,試驗田平坦,根結線蟲病普遍發(fā)生。(2)試驗方法。本試驗共設5個處理,4次重復,共20個小區(qū),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10m2(1.2 m×8.0 m),小區(qū)間以排水溝作為隔離保護行。有機肥作基肥的處理在整地時撒入拌勻,使用量0.6 kg/m2。施藥后2 d撒播大白菜種子,除受控因子外,田間管理按當?shù)亓晳T進行,各小區(qū)其他管理一致。具體處理如下:T1處理:有機肥作基肥,耙平后用10 mL 1.8%阿維菌素乳油稀釋2 000倍(9 mg/L)均勻澆灑土壤;T2:有機肥作基肥,耙平后用10 mL 3.2%甲維鹽·氯氰微乳劑稀釋2 000倍(16 mg/L)均勻澆灑土壤;T3:有機肥作基肥,用10 g 10.5%阿維·噻唑磷顆粒劑拌毒土,與有機肥一起在整地時撒入拌勻;T4:6 kg有機肥作基肥,整地時撒入拌均勻;CK:整地時拌入6 kg細沙并澆水作為空白對照。(3)調查方法:分別在藥前、藥后18 d、藥后35 d采用5點取樣法取大白菜根圍(0~20cm深)土樣,每個小區(qū)土樣充分混勻后量取200 mL采用淺盤法分離線蟲,在體視解剖鏡下統(tǒng)計侵染性線蟲數(shù)量,并用以下公式計算線蟲減退率和防治效果。
式中:CK為空白對照區(qū)線蟲減退率,%;PT為藥劑處理區(qū)線蟲減退率,%。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藥劑處理對南方根結線蟲胚胎發(fā)育的影響
圖1中Ⅰ至Ⅴ為南方根結線蟲胚胎正常發(fā)育各個階段的卵,Ⅵ、Ⅶ為停止發(fā)育的死亡卵,可以看出正常發(fā)育的卵內含物清晰可辨,而死亡卵內含物模糊,細胞處于離析降解狀態(tài)。結合圖1、表1分析可知,隨著藥劑濃度的增高,死亡卵的比例呈正相關增加,9.00 mg/L 1.8%阿維菌素乳油,16.00、32.00 mg/L 3.2%甲維鹽·氯氰微乳劑處理組的死亡卵比例分別高達48.49%、49.97%、54.23%,差異不顯著,但與滅菌水對照相比均差異顯著;各處理組卵胚胎發(fā)育多數(shù)停止在原腸期、1齡幼期階段,正常孵化的2齡幼蟲比例均為0,而滅菌水對照中2齡幼蟲期所占比例高達59.60%,且在6 d后鏡檢時原腸期前卵態(tài)已極少,僅見1.85%的多胞期卵。
2.2不同藥劑對大白菜根結線蟲病的防治效果
表2結果表明:不同藥劑與有機肥配施對大白菜根圍土壤中的侵染性根結線蟲幼蟲均有較好的防控效果。藥后18 d,阿維·噻唑磷處理組線蟲減退率為46.76%,防效較其他2個藥劑稍高,達49.36%,說明阿維·噻唑磷的速效性較阿維菌素和甲維鹽·氯氰好;藥后35 d,空白對照組線蟲數(shù)增多,達2 471.25條/L,而3個藥劑處理組線蟲數(shù)明顯下降,線蟲減退率均超過70%,甲維鹽·氯氰防效最高,達90.36%,說明3個藥劑中甲維鹽·氯氰的持效性最好;同時,有機肥處理組對線蟲影響不大,藥后18、35 d線蟲減退率分別僅為9.28%、6.21%。
3結論與討論
卵胚胎發(fā)育試驗結果表明,隨著不同藥劑處理濃度的增高,根結線蟲停止發(fā)育的死亡卵比例呈正相關增加,盡管發(fā)育到原腸期或1齡幼期的卵也不能正常孵化成2齡幼蟲,處理濃度為9.00 mg/L的阿維菌素乳油與16.00、32.00 mg/L的甲維鹽·氯氰微乳劑對卵的致死率差異不顯著,即阿維菌素較低濃度的作用效果仍與較高濃度的甲維鹽·氯氰微乳劑相當,說明根結線蟲卵的胚胎發(fā)育對阿維菌素的敏感性較高。漆永紅等研究表明,10%噻唑磷、3%阿維菌素單劑分別對根結線蟲卵囊、卵表現(xiàn)出極強的抑制作用。田間藥效試驗結果表明,藥后18、35 d,藥劑對線蟲的減退率均超過40%、70%,防效均超過40%、80%,說明藥劑對侵染性線蟲有直接的致死作用,同時影響線蟲卵、卵囊的發(fā)育與孵化,直接干擾線蟲的有效侵染。本研究中,有機肥的施用不僅起到增產作用,而且對植物寄生線蟲種群數(shù)量表現(xiàn)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說明有機肥能有效調控土壤環(huán)境、抑制侵染性線蟲的種群數(shù)量,但其在土壤中施用對線蟲病害的防控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綜合以上試驗結果,生產中建議藥劑與有機肥配施,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強植株的抗病蟲能力,并注意藥劑輪換使用,防止病原線蟲產生抗藥性。對于葉菜類作物生長周期比較短的蔬菜可在播種或定植前施用1次藥劑即可;生長周期較長的茄科、豆科植物建議在藥后35 d以后,根據(jù)作物生理特點追施1~2次藥劑。